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发布(全文)

2012-03-01 11:35来源:工信部网站关键词:工业节能铅酸蓄电池余热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重点节能工程

组织实施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内燃机系统节能、电机系统节能改造、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热电联产、工业副产煤气回收利用、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节能产业培育等九大重点节能工程,提升企业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技术和节能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电子工业窑炉:热效率达到60%以上。平板液晶电视:待机功耗小于0.5 瓦/小时,能效指数达到2 级。

笔记本电脑:待机功耗小于0.5 瓦/小时,使用功耗达到笔记本电脑能效限定值标准。

台式机电脑:待机功耗小于1 瓦/小时,使用功耗达到台式机电脑能效限定值标准。

(一)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工程

针对工业锅炉窑炉自控水平低、平均负荷低、装备陈旧落后等问题,实施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技术改造。区分锅炉运行效率和使用燃料等情况,重点推进中小型工业燃煤锅炉节能技术改造。淘汰结构落后、效率低、环境污染重的旧式铸铁锅炉;采用在线运行监测、等离子点火、粉煤燃烧、燃煤催化燃烧等技术因地制宜对燃煤锅炉进行改造;采用洁净煤、优质生物型煤替代原煤,提高锅炉燃煤质量,在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区进行煤改气,在煤、气资源贫乏的地区推进太阳能集热替代小型燃煤锅炉。

采取窑体减少开孔与炉门数量、使用新型保温材料等措施提高工业窑炉的密闭性和炉体的保温性。对燃煤加热炉采用低热值煤气蓄热式技术改造,对燃油窑炉进行燃气改造。重点实施石灰窑综合节能技术改造和轻工烧成窑炉低温快烧技术改造,推广节能型玻璃熔窑。到2015 年,工业锅炉、窑炉运行效率分别比2010 年提高5%和2%。

(二)内燃机系统节能工程

以内燃机产业升级和提升产品技术水平为核心,加强节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内燃机整机、部件、替代燃料应用领域,开展节能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示范推广和应用。推广高压燃油喷射、增压、排气后处理、高效滤清、低摩擦和高密封等技术,提高内燃机的综合效率,降低内燃机燃油消耗。开展燃用替代燃料内燃机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以醇醚燃料、生物燃料、气体燃料为重点,着力解决替代燃料应用中关键零部件的适应性和可靠性。采用先进的内燃机制造工艺及材料,优化整机与配套机械的匹配技术,大力推广废气涡轮增压技术,重点支持电控燃油高压喷射系统、高效增压器和关键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到2015 年,内燃机产品燃油消耗率比2010 年降低10%,投放市场的节能型内燃机产品占市场保有量的20%。

(三)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工程

针对电机系统运行效率低、系统匹配不合理、调节方式落后等问题,在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轻工等重点领域,加快既有电机系统变频调速改造,优化电机系统控制和运行方式。

重点改造高耗电的中小型电机及风机、泵类系统,严禁落后低效电机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采用变频调速、永磁调速等先进电机调速技术,改善风机、泵类电机系统调节方式,逐步淘汰闸板、阀门等机械节流调节方式,重点对大中型变工况电机系统进行调速改造,提高电机系统运行效率。通过软启动装置、无功补偿装置、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等,合理配置能量,实现系统经济运行。以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传动方式改造传统的机械传动方式,逐步采用交流调速取代直流调速,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拖动装置。加快电机系统节能改造步伐,鼓励节能服务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设备融资租赁等市场化机制推动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到2015 年,电机系统节电率比2010 年提高2-3 个百分点。

(四)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工程

在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轻工等余热余压资源丰富行业,全面推广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技术,推进低品质热源的回收利用,形成能源的梯级综合利用。

钢铁行业基本普及焦炉干熄焦装置、高炉干法除尘及炉顶压差发电装置,重点推广焦炉实施煤调湿改造、转炉余热发电装置和烧结机余热发电装置;有色金属行业重点建设冶炼烟气废热锅炉和发电装置,推广粗铅、镁冶炼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化工行业重点推广硫酸生产低品位热能利用技术和炭黑余热利用技术;建材行业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全部配套建设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重点推广玻璃熔窑余热发电技术、煤矸石烧结砖生产线余热发电技术;轻工行业加快对造纸生产实施全封闭气罩热回收节能技术改造。

(五)热电联产工程

在钢铁、有色金属、化工、轻工等行业发展热电联产,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发展热电联产,推广使用背压式汽轮机、抽气凝汽式汽轮机、微型透平机、螺杆膨胀发电机等设备,提高热电联产的装备水平。支持热电联产新增项目采用高效率、低排放供热机组,发展非采暖期季节性用户。支持工业园区内企业按相关产业政策发展热电联产,为园区集中供电、供热、供冷。到2015 年,大幅提高钢铁、有色金属、化工、轻工等行业热电联产的平均热效率。

(六)工业副产煤气回收利用工程

加大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炼化尾气等工业副产煤气的回收力度,促进工业可燃气体资源综合利用。优化工业副产煤气回收工艺,提高副产煤气回收率,减少煤气放散损失,提高煤气净化质量,推广煤气高温高压发电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发展以工业副产煤气为原料的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推广焦炉煤气作为冶炼还原和化工原料,采用转炉煤气、高炉煤气等混合煤气作为替代燃料。到2015 年,工业副产煤气回收利用率达到98%以上。

(七)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工程

支持重点用能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造,通过对企业能源生产、输配和消耗实施动态监控和管理,改进和优化能源平衡,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总结完善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实践经验,逐步开展有色金属、化工、建材、造纸等行业企业能源管控中心推广实施方案。“十二五”期间,支持一批电解铝、铜冶炼、铅锌冶炼、镁冶炼大中型企业,年耗能30 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等大中型企业,年产100 万吨水泥企业和大型玻璃企业,以及大中型造纸企业建设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加强对能源管控中心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组织项目实施情况检查,对项目节能效果进行后评估。

到2015 年,有色金属、化工、建材大中型企业能源管理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节能贡献率达到5%以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工业节能查看更多>铅酸蓄电池查看更多>余热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