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在3月3日北京开幕

2012-03-04 12:46来源:新浪关键词:两会聚焦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两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伟大的团结凝聚伟大的力量,伟大的力量成就伟大的事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今后10天,来自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的全国政协委员将围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人民大会堂大礼堂内,灯火辉煌,鲜花竞艳。象征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协会徽悬挂在主席台正中,十面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廖晖、杜青林、帕巴拉·格列朗杰、白立忱、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黄孟复、董建华、张梅颖、张榕明、钱运录、孙家正、李金华、郑万通、邓朴方、万钢、林文漪、厉无畏、罗富和、陈宗兴、王志珍、何厚铧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在主席台就座,祝贺大会召开。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应出席委员2262人,实到2192人,符合法定人数。

下午3时,王刚宣布大会开幕,全体起立,唱国歌。

大会首先审议通过了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议程。

贾庆林代表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他说,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一年来,人民政协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广泛凝聚智慧力量服务科学发展,积极协调各方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文化建设,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人民政协事业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

贾庆林从强化思想理论建设,切实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紧扣主题主线协商议政,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围绕文化建设献计出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独特优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广泛凝心聚力,加强同港澳、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联谊;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积极营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坚持强基固本,切实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7个方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

贾庆林强调,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人民政协承担的任务重大,肩负的责任光荣。我们必须认清使命、恪尽职守,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开拓进取的工作干劲,努力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人民政协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加强履职能力建设,着力提高议政建言质量,着力突出社会服务成效,更好地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林文漪代表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一年来,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专门委员会共提交提案6076件,经审查,立案5603件。截至2012年2月20日,提案已办理答复5583件,占立案总数的99.64%。

在主席台就座的领导同志还有:王乐泉、王兆国、王岐山、回良玉、刘淇、刘云山、刘延东、李源潮、汪洋、张高丽、张德江、俞正声、徐才厚、郭伯雄、薄熙来、何勇、令计划、王沪宁、路甬祥、乌云其木格、韩启德、华建敏、陈至立、周铁农、李建国、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蒋树声、陈昌智、严隽琪、桑国卫、梁光烈、马凯、孟建柱、戴秉国、王胜俊、曹建明等。

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开幕大会。各国驻华使节应邀旁听开幕大会。

贾庆林从6个方面部署2012年人民政协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政协重要责任

据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3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会上向大会报告工作时,从6个方面对2012年人民政协工作作出部署。

——进一步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按照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扎实做好迎接中共十八大的各项工作。中共十八大召开后,及时组织参加人民政协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

——积极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议题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协调民主党派、工商联组织、政协专门委员会、地方政协等力量,积极建言献策。密切跟踪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态势,加强动态研究,为中共中央、国务院科学民主决策服务。要坚持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召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协商会。

——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联合各方面力量,开展调研视察和研讨交流。切实做好文化惠民工作,鼓励广大政协委员创作生产更多的优秀文艺作品。

——不断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积极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推动对台交流深入务实发展。

——继续深化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支持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开展双边和多边交流与合作。

——切实提升人民政协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两会聚焦查看更多>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查看更多>两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