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市场正文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缘何受冷落

2012-03-14 10:09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抽水蓄能水电站水力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南方电网发布消息称,2012年将投入17亿元用于调峰调频电源建设,其中包括惠州抽水蓄能水电站工程竣工专项验收、清远抽水蓄能电站实现上水库下闸蓄水条件等多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在我国,电网公司原则上是抽水蓄能电站的开发和建设者,电网公司的大手笔能否加快推进“十二五”期间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

时间拉回2009年8月,国家能源局召开了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作座谈会议,要求电网公司及相关部门“认真做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布局的研究和规划工作”。在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完成了19个省市的抽水蓄能电站选址的规划,同时复核和新选了一批站址。据统计,规划站址100个、总容量达到120460万千瓦。然而其中许多项目,记者向多位业内人士求证,都变成了有规划没开工的“蓝图项目”。到目前,我国已投产的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仍不足2000万千瓦。

规划有余,发展不足

据悉,截至2009年底,我国大陆已建成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为1454.5万千瓦。虽然最初的规划是“十二五”期间实现4000万千瓦装机,但就目前的情况看,能投产的机组容量达不到这个水平。一位水电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周期比较长,要8—10年的时间,在“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的项目,2015年之前是无法投入生产的,到2015年能投产的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也就是3000万千瓦。”此外,根据《中国水利发电年鉴(2010年版)》中的统计数据,2006年,日本和美国调峰电源的比重分别达到74.5%和58.17%,而我国的平均水平不到25%。此外,在电源结构中,以我国华北电网为例,截至2009底,其抽水蓄能所占的比重仅为2.6%,而日本2006年时就已达10.71%。

然而,随着我国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能源结构调整越加紧迫,抽水蓄能电站的定位也将从调节峰谷的工具向保障特高压电网安全、配合可再生能源发电等“多元化”方向转变。这种转变需要与其发展规模成比例,但我国的抽水蓄能电站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至今还没有实现大规模发展。

技术不是主要制约因素

“我们在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上起步较晚,走的路线和三峡模式差不多:以市场换技术再进一步实现国产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水电工程师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从独立自主国产化角度来看,我国抽水蓄能电站设备的主要不足在主机机组上。”当问到技术问题是否是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时,这位工程师认为,技术虽是一个方面但不是制约其发展的唯一问题。“从已投产的机组来看,目前技术上的问题并不是所谓‘技术门槛’,我认为我们已经迈过技术门槛,现在的困惑是前面的路不清楚,因为相关的经验少,所以遇到一些特殊、比较棘手的情况时,我们在技术上的不足就会凸显出来,尤其是和有先进技术的国家相比。技术层面上,缺乏经验是我们当前发展的主要障碍。”他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抽水蓄能查看更多>水电站查看更多>水力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