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风电借道特高压 新疆2013年总装机容量将达650万千瓦

2012-05-10 09:03关键词:风电场新疆电网风电基地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外送 电力大通道建设使风电消纳不再难

近年来,制约新疆电力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电力的消纳,当然也包括风电。新疆幅员辽阔,但就用电量而言,却是个电力小网。2011年,新疆电网最大负荷为2000多万千瓦,售电量为510亿千瓦时,在全国均排在后几名。疆内电力一直处于盈余状态。

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疆电外送”成为中央和自治区政府的主抓工程,力争尽快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2010年11月3日,750千伏新疆与西北电网联网工程投运,实现了新疆电网与内地电网的互联,也使“疆电外送”成为现实。

然而如今,这条电力通道已经无法满足电力外送的要求。“目前联网工程允许我们输送的最大容量是130万千瓦,还要依据甘肃风机的发电情况进行调节。而按照新疆现在的装机容量,富余的负荷至少在五六百万千瓦。”孙立成说。

要想使新疆彻底摆脱“能源孤岛”的困局,仅仅将新疆电网与内地联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设更加坚强的特高压电网,才能将更多绿色能源转化为电能,并及时输送到更遥远的地方。“现在新疆与西北联网的750千伏线路并不能解决新疆的风电难题,必须要有新的通道,就是特高压。”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白建华说。

为此,“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建设±800千伏哈密南—郑州、±800千伏哈密北—重庆、±1100千伏准东—四川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及新疆与西北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可实现外送电能力3000万千瓦。

这些电力大通道的建设将使大规模风电的消纳不再成为难题,同时依托新疆丰富的煤炭资源,风火打捆外送成为风电送出的最优选择,极大地减小了风电接入对电网的影响。“新疆之所以发展小规模的风电场,就是希望通过分散的方式,避免电网负荷产生大的波动。要想发展大的风电基地,就必须有像甘肃那样大的送出通道。”孙立成表示。他所说的“大的送出通道”正是指特高压线路。

通过特高压、超高压线路输送风电的另一好处是降低线损。新疆风电场一般位于较偏远的戈壁滩上,要接入现有的主网输送距离较长。如马莲泉风电场,接入110千伏巴里坤变电站的线路长达100余千米,高压线损率达到10%以上,这部分损失是由国家电网公司负责的。在哈密北—重庆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后,三塘湖和淖毛湖地区的风电可全部通过特高压工程直接外送,这样线损就不再是大问题了。

“特高压不是一条普通的输电线路,而是空中的政治线、经济线、稳定线、发展线。”对特高压线路发挥的巨大作用,哈密地委副书记张文全这样感慨道。(新疆电力公司供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场查看更多>新疆电网查看更多>风电基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