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编者按:重庆电力公司在试点单位成功搭建了电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并正在深化GIS平台系统在生产管理、营销、配网自动化和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方面的应用,以推进电网精益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抢修人员通过GIS系统查找到抢修最短路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抢修。(资料图)
GIS移动作业平台。(资料图)
采集建模
充实平台基础数据
“协调一致,统筹规划,统一设计,分步实施。”今年3月,在去年试点建设成功上线试运行的基础上,重庆公司全面启动电网GIS平台推广建设工作。建设之初,该公司就加强了对GIS平台系统建设和应用的制度规范,出台工作标准,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建设的有序性和规范性。该公司科信部联合各业务部门成立了工作组,协同实施,建立35千伏及以上主网及城区10千伏配网资源数据库。
“平台建设的重点就是采集电网设备空间信息,这项工作需要清理整个电网的台账,工作规模可以用浩大来形容。”负责电网GIS平台建设的工作人员陈珏介绍说,本次建设通过集成电网GIS平台与PMS等各业务系统,优化业务流程,将空间信息列为电网设备的一项基本属性进行维护管理,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同时保障了数据质量。
重庆市区供电局作为试点单位之一,从电网数据采集,到完成所辖区域内数据建模,再到平台上线试运行,仅用了5个月的时间。其中,数据涉及配网线路1628条、杆塔25549基、站房9447座、电缆8762段。据了解,重庆公司利用已有雷电定位系统,将输电线路空间数据成功移植到电网GIS平台,共包含变电站370座、输电线路955条、输电杆塔33377基。
集成应用
支撑各项业务开展
“以前新员工要在老员工的带领下,才能清楚地了解到线路设备信息和分布情况。现在,通过GIS平台就可以自动生成电网单线图,新员工能很快地熟悉设备,提高检修和运维效率。”重庆市区供电局配电运检工区的马昊在谈到运用电网GIS平台的便捷之处时这样说。
重庆公司通过建设电网GIS平台,与现有营销管理、生产管理、调度管理和车辆调度等系统应用集成起来,同时建立了完备的电网结构模型,为业务应用提供可视化的电网实时信息采集和分析,以助于专业人员管理各类电网资源,实现对各项业务的基础性支撑。
据了解,重庆市区供电局正借助电网GIS平台的结构化管理和可视化展现功能,力争实现示范区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9%的目标。马昊说:“目前,电网GIS平台系统能够准确掌握渝中区所有输、变、配电设备的空间地理位置、拓扑关系和设备运行状态。该系统与示范区配网生产指挥、在线监测等系统集成,实现了网络状况、设备缺陷、计划检修等业务的可视化分析。”
营配协同
提升效率与服务水平
“家里停电了,你们派人来看看吧。”4月3日9时,袁先生拨通了95598客户服务热线电话。重庆公司95598坐席员接到电话后,根据客户电话号码、利用GIS平台系统实行自动语音定位,很快便确定出袁先生家位于重庆市区供电局局配电运检工区服务范围。通过GIS系统查明,此次属非计划性停电,初步判断为故障停电。坐席人员点击生成检修工单并派发。市区供电局远程工作站内待命的专业人员在察看工单信息并确认后,将任务派发到该局配电运检工区。
工区班员郑洪文接到了故障信息和工单提醒短信,沿着抢修最短路径,立即组织队伍赶赴现场抢修。从接到电话到,到抢修人员出发,不过15分钟的时间。到达现场后,抢修班组负责人拨打客户电话,告知袁先生已到达现场,并对现场故障拍照。9时32分,GIS平台系统上自动生成了相关信息。故障排查后抢修开始,远程工作站和95598通过GIS平台系统,清楚地了解到现场抢修场景。10时06分,抢修完成。“你们太迅速了,而且还能随时告诉我抢修进展情况。”在电话回访中,袁先生对这次抢修非常满意。
据重庆公司营销部工作人员介绍,借助GIS平台,该公司的95598客户服务中心可与现场抢修人员实时联动、传递信息,大大提升了服务品质。营配协同管理,同时使95598远程工作站和配电远程工作站实现合署办公。“通过电网GIS平台,寻求抢修最短路径,实现整个故障抢修全景式与闭环管控,效率大大提升。”该公司营销部负责人如是说。
持续深化
引领管理水平新提升
以开放的架构、通用的技术、标准的方式提供电网空间信息服务,构建一体化空间数据支撑平台,为生产、营销、ERP、调度、通信、规划设计、应急和实时系统等业务应用提供服务。随着电网企业管理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电网GIS平台作用将更加明显。
“电网GIS平台建设对设备精益化管理非常重要。从长远眼光看,该平台的建设是实现设备基础管理终极目标的必经之路。”重庆公司生技部负责人在谈到GIS建设时,颇有感触,“在建设中,消除广大员工对GIS的神秘感,立足现实,因地制宜;在应用中,狠抓GIS平台实用化,及时阶段总结再进步,为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坚实的支撑。”
随着试点建设的成功,重庆公司正在全面推广电网GIS平台建设。今年,该公司将分3个批次在32家供电企业推广GIS平台。“GIS平台不仅能为现有电网管理提供有效的设备空间信息服务,更是支撑坚强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重庆公司科信部专业人员介绍说。结合今年系统推广情况,下一步该公司将建设三维GIS平台,实现精细模拟仿真,充分发挥电网GIS在电网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为业务运用和管理水平带来更大的飞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4年我国持续推动“双碳”战略和“新基建”建设,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充电桩等政策机遇带来输变电设备需求新的增长点。在此背景下,公司紧抓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电网投资加速增长的机遇,持续聚焦输变电设备制造主业,深入实施大集团客户营销战略和“铁三角”营销模式,大力拓展新能源发电、电网
3月31日,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推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六项举措,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深化数字服务、强化政企协同等措施,全面提升民营企业用电保障水平与能源服务效能,进一步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绿色转型,助力山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供电更可靠。聚焦民营经济
近日,上能电气助力新疆华电天山北麓50MW/200MWh微电网储能项目顺利并网投运,积极探索源网荷储友好互动的新型电网形态,成功打造又一世界级微电网储能项目标杆。该项目是新疆华电天山北麓6.1GW新能源大基地的先导项目,整个项目覆盖在近1000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宛若储能界的“变形金刚”,天然具备
2024年12月15日,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2025年坚持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大力推进风电光伏开发利用,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统筹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各地紧随其后,陆续召开省级能源工作会议。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16省2025年能源工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月17日,2025年青海省能源工作会议在西宁召开。总结2024年能源工作取得的成效,谋划2025年能源重点工作任务,并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解读讲座。会议指出,2024年全省能源领域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以高地行动方案为引领,五年规划为支撑,要素规划为保障的规划体系初步
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第十五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2023年7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
1月2日,汕尾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汕尾市供电可靠性管制计划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指出,为配合提高汕尾市供电可靠性,汕尾供电局要不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努力打造国内领先电力营商环境。(一)对标国内领先标准和水平,出台相应的优质供电服务承诺和保障措施,并严格执行。(二)加强坚强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数据显示,目前全省新型储能规模达655万千瓦,2024年以来,通过多种储能方式促进新能源消纳8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7%,新能源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7.5%以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
近年来,伴随全球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能源已成为各国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新能源特别是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然而,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新能源消纳问题也日益凸显,影响了新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电网稳定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
近日,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印发《天河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强化节能降碳目标引领,实施八大行动。方案提出,2025年,天河区目标为实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5.5%,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全文如下: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天河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穗天府〔2024〕8号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清晰擘画了“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为新征程上将改革进行到底提供了根本遵循。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把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
近日,国网甘肃电科院完成110千伏龙首变1113间隔GIS设备X射线检测。此次检测利用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对设备内部进行了细致检查,目前,已完成4个变电站共6台罐式断路器、23个间隔GIS设备的X射线检测,为这些关键电力设备进行了全面“体检”。射线检测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通过穿透物体并记录不同部位对
·EconiQ550kV无六氟化硫(SF)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将技术扩展到高电压等级变电站,彰显了日立能源在该领域的技术领导力·全新开关技术将不仅能确保电网的可靠性,还可以显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日立能源将持续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展开合作,携手推进可持续、环保高效能源解决方案的应用,为中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中国西电“聚焦价值创造,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目标,西开电气坚持以“11563”战略目标为指引,以质量为根本,以创新为主线,以效益为中心,奋勇争先、勇挑重担,在市场开拓、科技创新、工程建设等各方面团结奋进,不断刷新高质量发展“成绩单”。西开电
4月30日,阿瓦提县粤水电能源有限公司发布了阿瓦提粤水电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构网型储能项目EPC总承包工程预招标招标公告,项目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本期建设构网型储能容量为200MW/800MWh。根据本项目接入系统批复,本项目新建1座阿瓦提粤水电储能220kV升压汇集站,通过1回220kV线路接入粤水电阿瓦提2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5月2日,由特变电工高压开关(GIS)智能工厂自主研制的126kV绝缘真空开断型环保GIS开关成套设备,共20组批量在武汉舵落口220kV变电站投入商业运行。据悉,在其全寿命周期预计可减少等量二氧化碳用量约10万吨。武汉舵落口220kV变电站也成为我国首个大规模应用洁净空气绝缘真空开断
今天的电网,像人类的毛细血管,把电力输送到千家万户、商厦工厂。上面串联着大量的电力设备(如智能电表),不仅能实现计量计费,还实时传递着电网用电数据与运行状态。如何确保海量设备的稳定运行,实时感知电网运行状态,是摆在眼前的难题。计量设备AI指挥官的诞生,改变了这一困局。计量设备AI指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云南两大共享储能项目EPC开标,总规模350MW/700MWh,平均报价约0.758元/Wh。其中中国能建云南院0.7627元/Wh中标国家能源集团文山市秉烈150MW/300MWh储能电站EPC,中国电建上海院0.7505元/Wh中标深能景洪200MW/400MWh共享储能项目EPC。据悉,国家能源集团文山州秉烈储能项目位
最近,由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的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550千伏大容量真空开断环保气体绝缘型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推进会在西安召开,这不仅是对公司科研实力的考验,更为点亮电网未来之光迈出了坚实步伐。作为国网江苏公司牵头的首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其长周期、高经
4月30日,四川省甘孜州巴塘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成都金融城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标志着四川电网(2025年)2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顺利建成。“十四五”以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社会用电需求持续提升,预计2025年夏季,四川最大用电负荷需求将突破7000万千瓦。为此,国网四川省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第四批物资类专项单一来源采购项目单一来源公示(采购编号:CG0700062002040051)1.采购条件本采购项目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第四批物资类专项单一来源采购项目,采购人为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资金已落实。该项目已具备采购条件,现对该项目进行单一来源采购。2.
4月25日,在距离且末县城30公里外的且末75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建设现场,随着液压导轨、枕木敷设完成,工程第二台高压电抗器就位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站内一次设备安装、二次接线等工作也在紧张有序地开展,工程建设全速推进。且末750千伏变电站是新疆第四座750千伏全站HGIS变电站,是750千伏新疆
4月27日,作为国家首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单位的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正式完成虚拟电厂注册,开启增量配电网转型发展新纪元。通过数智化技术聚合分布式能源、储能及可控负荷,成功构建起“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虚拟电厂运营体系,实现传统配电业务与新兴能源服务的深度融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
4月23日,在吉林长春供电公司汽开区供电中心,运检计划技术专责司宇航应用现代供电服务指挥平台实时监测配网设备运行状况等信息,为制订线路特巡特护计划等工作提供数据参考。该平台是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为推进配网运维管理数智化转型、提升供电服务协同指挥能力而开发的综合应用平台。2024年以来
4月24日晚间,云涌科技披露2024年度业绩,实现营业总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5.18%;归母净利润亏损约3509.31万元。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对于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客户需求加速重点产品、重要项目落地实施,在工业信息安全产品业务方面,公
在电力系统中,人工智能技术贯穿于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各个环节,通过优化运行参数、调度策略和用电设备控制,显著减少了能源浪费和损耗,提高了整个能源链路的效率。在发电侧,人工智能可以优化发电机组的运行参数,提高发电效率;在电网侧,可以优化电力调度,减少线路损耗;在用户侧,则可以通
4月7日,在国网青海西宁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配网自动化运维人员安晓婷使用青海首个智能配电网调度系统巡检平台,对配网调度系统进行全天候全面的智能监测,确保配网调度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这一成功运用也标志着西宁电网调度系统运维正式迈入智能化新阶段。据了解,配网调度系统是集配电网数据采
近日,在贵州六盘水六枝特区中寨乡,南方电网六枝供电局成功投运配电网智能化联络开关,标志着六枝特区配电网自愈覆盖率达到100%。据了解,配电网自愈功能可以在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时,自动隔离故障区域并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大幅减少停电时间和影响范围。六枝供电局将配电网自愈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山西电网配网智能化建设实现新突破,长治黎城10千伏532古城线、上党10千伏585城西I回线等4条重点线路完成自适应智能型馈线自动化装置升级改造,标志着山西10千伏电网正式迈入“秒级”故障自愈新阶段。据了解,此次在10千伏线路加装的自适应智能型馈线自动化装置,是一种全新的智能
3月25日,国网攀枝花市西区供电公司在西区成功完成了西南山区首条全自动馈线自动化(FA)系统测试。据悉,攀枝花地形以山地为主,配电网线路多跨越复杂环境,传统故障排查耗时长、复电效率低,对此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构建了“智能终端+高速通信+智能研判”的全链条故障处置体系。此次采用的“全自动FA
近日,甘肃白银供电公司线损监测人员贾启亮通过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台区线损X值分析法”微应用监测台区运行情况时,发现月亮湾台区配电变压器线损率异常。他通过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中的“台区售电量”模块核对该台区供售电量数据,看到该台区存在居民用电异常情况,立即通知供电员工赶赴现场进行
从2021年的6.34小时,到2024年的100分钟以内,福建全域户均停电时间降幅超76%。户均停电时间——是评价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也是用电客户最能直观感受用电是否可靠的指标之一。这一指标的大幅提升对于福建来说,尤为不易。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超90%地形为山地丘陵,海岸线曲折漫长,山
“延安变电站10千伏Ⅱ段母线B相接地选线结果:延罗线涉及绍兴第二医院。”2月17日,浙江绍兴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配网抢修预警应用监测到延安变电站一条线路出现故障,经过研判后自动发送“频繁停电和敏感客户预警”信息给设备主人,提醒设备主人到现场处理。配网抢修预警应用于近期在“调控云”平台上线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