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风电在经历了“十一五”的超高速发展之后,正进入一个调整期。“十一五”是中国风电迅速崛起的一段时期,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集中开发模式,将中国推向了世界风电装机之冠。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风机制造技术全面提升,国产化率不断提高,风电的全产业链日趋成熟。然而,当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时,这种模式也带来了难以避免的困境:弃风限电、产能过剩、利润下滑……一系列纷至沓来的问题似乎昭示着风电行业的寒冬已经来临。
“十一五”时期的努力,让中国的风机成本一降再降,技术进步也使原来的风能贫乏区开发风电成为可能。政策、技术与市场的推动,让南方地区日益成为风电行业发展的下一个增长极。便利的并网条件和极低的弃风率,也诱惑着风电企业不断向南方“挺进”。回归理性,寻找出路,或许,在广阔的南方地区,仍然孕育着风电新的历史机遇。
不久前,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加强风电并网和消纳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国能新能[2012]135号)。通知中显示,2011年度我国风电弃风限电总量超过100亿千瓦时,“平均利用小时数大幅减少,个别省(区)的利用小时数已经下降到1600小时左右。”通知指出,并网接入与电力消纳是目前影响风电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后,各省(区、市)风电并网运行情况将作为新安排风电开发规模和项目布局的重要参考指标,风电利用小时数明显偏低的地区不得进一步扩大建设规模。”
“风电三峡”不可承受之重
在通知附件中,国家能源局详细列出了2011年各省级电网区域风电的利用小时数。其中,吉林省仅1610小时,成为2011年风电利用小时数最低的省份。而规划的中国八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就有一个位于吉林西部,以2300万千瓦的规划装机容量排在第三位。同样,蒙西、蒙东、甘肃、江苏这些规划中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所在地,其风电利用小时数分别为1829、1863、1824和1849,全部低于1900小时。
“去年底采暖季,蒙西地区的弃风率甚至高达30-40%。”内蒙古电力公司(下称“蒙电”)一位熟悉内情的人士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热电机组启动起来后必然挤占风电的发电量,政府部门下达发电量指标后,风电弃风在所难免。内蒙古是能源大区,区内显得“过剩”的风电装机容量一度急于寻找区外的消纳途径,但这一切都因输电通道的匮乏而变得力不从心。以至于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出现了极为吊诡的事情,一方面是蒙西地区的风电发电量占比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风电利用小时数却不断下降。
在去年的一次访谈中,蒙电总经理张福生曾对《中国能源报》记者一再谈起区外消纳通道建设之事。张福生用非常无奈的口吻呼吁,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促进跨区输电项目的审批,但一切都是徒然。位于内蒙古草原上的“风电三峡”就像一个沉重的包袱,让人无法释怀。
风电具有的随机性和间歇性特点,使其无法像其他常规电源那样进行调度和控制,大规模集中开发对电网的安全运行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同时在电源结构配置上要留有调剂的容量。我国电源结构以煤电为主,系统调峰手段有限,风电的大规模集中开发使电网调节更为困难。对于蒙电来说,或许他们宁愿风电少一些,也不愿看到风机闲置,尽管绞尽脑汁地减少弃风率,但有限的市场终难以承受“风电三峡”之重。在中国的电力环境中,弃风限电、资源浪费已成为“风电三峡”的隐痛。
建于安徽来安的国内首座低风速风电场。
甘肃酒泉风电基地是我国规划建设的第一座千万千瓦级风电示范基地。
内蒙古自治区辉腾锡勒风力发电场。
大理者磨山风电场是云南省首家风力发电场。
调整策略 风电南下
与上述大风电基地相比,南方大部分地区的风电利用小时数普遍较高,如福建高达3096小时,云南达到2440小时,江西和河南也都达到了2300小时以上。把风电并网运行情况作为新安排风电开发规模和项目布局的重要参考指标,无疑在过审批关时这些省份的风电项目将加分不少。
实际上,自去年以来,南方省份通过核准的风电项目明显增多。最近,云南、贵州、湖北、江西、广西、安徽、福建等地都先后有风机并网、风电场开工建设、项目获得核准、签订风电开发协议等消息传出。这也就从侧面印证了风电的发展思路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大批风电开发商南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国家能源局“十二五”第二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就更多地向南方省份倾斜。
“建电站的目的就是要贡献发电量。‘十一五’新能源的发电量都不够,去年风电浪费了100亿度电,现在一些光伏电站还要轮流发电。大规模集中开发模式和新能源发电的特点不太吻合,新能源发电有断续性和瞬时性,所以在开发利用新能源时还应该注意扬长避短,靠近负荷中心的分布式能源接入系统,比较适合新能源发电。”孟宪淦说。
早在去年,国家能源局就已有所动作,当时“风电三峡”暴露出来的问题已经让不少业内人士担忧,在风电新的发展阶段,政策调整势在必行。国家能源局“关于分散式接入风电开发的通知”(国能新能[2011]226号)在此背景下出台,通知指出:“根据我国风能资源和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规模化集中开发大型风电场的同时,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探索分散式接入风电的开发模式。”
去年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等也都公开表示,为突破并网瓶颈,在风电发展方面,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改“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模式为“集中+分散”的方式,发展低风速风场,并鼓励分散接入电网。
低风速风电是指风速在6-8米/秒之间,年利用小时数在2000小时以下的风电开发项目,就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全国范围内可利用的低风速资源面积约占全国风能资源区的68%,且接近电网负荷的受端地区。以前这些区域的风电开发,几乎一片空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贵州省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导目录的公示,涉及能源产业等14个行业,促进工业领域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详情如下:贵州省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2024年11月)为更好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促进工业领域高端化
近日,远景能源印度Khageshree风电场荣获印度工业联合会(CII)颁发的CII卓越表现奖,这是该风电场连续四年获此殊荣。CII卓越表现奖是印度企业界最负盛名的奖项之一,基于国际认可的EFQM卓越模型(EFQMExcellenceModel),重点考察企业/组织七个不同标准下的现实表现,旨在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目标驱动、绩效引领、原则指导,这是创新型企业具备的三种基本品质,而人才是将其紧密串联起来的关键要素。为了实现创新,企业的人才战略要和业务战略保持一致,它是透明且真实的,包含了企业高层的坚定承诺、广泛参与和勇于担责,以及“培养领导者”的企业文化;它能在后全球化时代的复杂局势中帮助企
远景集团旗下的远景能源是全球知名的风机制造商。远景智能风机在印度、中亚、东南亚、沙特等全球多个主要市场占有率独占鳌头。2022年至今,远景国内风电项目中标量也是名列前茅。得益于全球化战略和技术创新,2023年上半年,远景新增风机订单排名世界第一。截止目前,全球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0GW。从中国
2023年10月初,远景能源首个基于自研GTS全栈式塔架系统的170米混塔+135米分片式钢塔项目在台前批量交付,其中混段高达137.3米,是国内已吊装的最高混段。自2022年9月全国最高叶尖EN-192/5.0MW166米混塔项目在江苏盱眙批量吊装,目前远景在手混塔订单已超1100台,其中366台为自研。作为全球首个低风速风
9月6日,由国家能源局、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共同主办的2023年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在江苏省苏州市开幕。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许昆林、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拉·卡梅拉和联合国副秘书长阿里沙赫巴纳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受邀出席,并与中国能源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8月26-28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主办的“2023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在四川省德阳市隆重召开。作为全球化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明阳智能受邀参加。开幕式上,明阳MySE8.3MW级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入选“2023先进清洁能源装备名单”,同时,在大会展览环节明
日前,江西新余仙女湖区党政办公室关于印发《仙女湖区关于规范光伏发电、风电项目实施意见》的通知。通知提到,为合法合规、公平公正地配置土地和电网资源,将光伏发电、风电项目按照项目特征,尤其是根据项目使用土地类型、电网接入和消纳条件,分为三种类型进行引导。分别是优先发展类、限制发展类、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6月26日,远景能源濮阳大兆瓦智能风机装备制造基地成功下线首台6.25MW智能风机产品。继2022年9月远景台前智慧储能基地正式投产,此次主机下线标志着河南省首个风储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正式建成。濮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朱良才,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赵建玲,濮阳市委常委、濮阳县
近日,中国海装在河南地区适配市场主流机型的160米级钢混塔筒完成吊装,标志着中国海装在高混塔技术方面更进一步,可为多地域、多场景、多机型提供定制化风电支撑结构解决方案。风电全面平价形势下,传统的低风速风机已不能满足市场要求,更长叶轮直径、更高轮毂高度、更大功率风机成为降本增效的主要
风电平价时代洪流下,既要发电量,又要便宜,更重要是还需确保可靠性。为追求更低的成本,传统的低风速风机已不能满足平价要求,更长叶轮直径、更高轮毂高度、更大功率风机成为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的主要应对方式。但叶片加长也有一定的限度,为此业内开始想办法通过加高塔架来提高风机利用小时数。一
近年来,中国石油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紧跟低碳发展行动的时代潮流,明确提出“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积极践行“绿色发展、奉献能源,为客户成长增动力、为人民幸福赋新能”的价值追求,加快绿色转型步伐,积极构建多能互补新格局。伴随全球清洁能源转型提速,太阳能光
7月9日,中卫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中卫市清理废止不具备建设条件新能源项目公示。文件显示,中卫市清理废止不具备建设条件新能源项目共4个,分别为沙坡头区靳家泉分散式风电项目(2019年度)、中化瑞泰中卫石墨沟40MW分散式风电项目(2022年度)、湖南水发兴业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42MW分散式风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0日,国家电投发布《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二四年度第69批集中招标(广西钦州海上风电示范项目220kV/66kV海缆和220kV陆缆及附件)中标候选人公示》。《公示》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投标报价:82126.380577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青岛汉缆
近日,中国能建东电三公司联合体中标中国能建哈密光热配套风光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本项目位于新疆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区域,项目总装机容量达40万千瓦(400兆瓦),涵盖30万千瓦风电和10万千瓦光伏发电系统,并配套建设一座220kV升压站(含调相机)及相应送出线路,中国能建东电三公司主要承担20万千瓦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含公开数据及企业提供信息)数据显示,我国11家风电整机制造商在1-6月期间,中标风电机组总规模突破107GW(107096.08MW),其中国内中标87584.38MW,海外中标19511.7MW,呈现出国内国际双轮驱动的强劲发展态势。相关阅读:一季度风机中标规模超38.5GW!中国风电“亿千瓦
7月10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点击查看文件全文:《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推动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2026年1月1日起,全省新能源(所有风电、太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汕尾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汕尾红海湾四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核准延期前公示核准前公示》。根据公示,汕尾红海湾四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因用海手续等未办理完成,申请延期一年实施。据悉,汕尾红海湾四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位于汕尾市城区捷胜镇附近海域红海湾海上风电场址内,建设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0日,国家电投二〇二五年度第32批集中招标(2025年第二陆上风力发电机组规模化采购)发布中标候选人公示。本次公布共21个项目的招标中标结果,总规模为1987.25MW。其中,电气风电中标项目规模最大,中标总容量为814.2MW,运达股份中标项目总容量为810MW,东方风电中标112.65
7月10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指出,坚决纠正不当干预电力市场行为,不得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对2025年6月1日前已并网的新能源存量项目,继续执行省配置储
7月10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指出,坚决纠正不当干预电力市场行为,不得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对2025年6月1日前已并网的新能源存量项目,继续执行省配置储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8日,中国能建木兰200MW风电项目在木兰县举行开工仪式。本工程容量为200MW,工程安装27台单机容量7.15MW+1台单机容量6.95MW风电机组及配套附属设施,新建一台220kV升压站。投产后,每年将向社会贡献约5.38亿千瓦时清洁电能,节约标准煤约15.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8万
7月4日,随着9号机组叶片缓缓转动,三峡集团江苏大丰8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实现首批机组并网。三峡集团江苏大丰8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东北方向海域,由H8-1#、H9#、H15#、H17#四个场址组成,其中H8-1#场址中心离岸距离80千米、最远点离岸距离85.5千米,是我国当前已并网发电的离岸距
2025年6月25日,葡萄牙里斯本: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全球海上风能报告》,报告显示,海上风电行业在2024年新增了8GW的并网装机容量,为历史第四高的年份。截至2024年底,全球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83GW,足以为7,300万户家庭供电。去年,各国政府拍卖了创纪录的56GW新容量,同时全球还有48G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5日,山东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第144322号:关于“高质量推进烟台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建议的答复。答复提出,能源结构优化方面。一是打造清洁能源示范高地,全国首个大规模近海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实现山东海上光伏发电零突破,4大核电基地建设梯次推进,222万
6月11日至13日,SNEC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盛大开幕。特变电工携9大系统解决方案、53件核心产品在国家会展中心4.1H展馆迎接展会观众。本次展会,特变电工以“零碳地球、数智能源”为主题,产品覆盖大型新能源电站、工商业、户用、构网型储能系统等全场景光伏解决方案,以
近日,乌拉特后旗100万千瓦风储基地保障性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标志着乌拉特后旗在新能源领域的探索与实践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项目装机容量100万千瓦,采用100台单机容量10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配套新建两座220千伏升压站。自项目开工以来,旗委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将该项目作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近期,山东、广东、内蒙古相继发布省级“136号文”配套细则,旨在通过市场化机制推动新能源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但相较陆上风电起步略晚、且已经在上一轮的国补退出中快速降本的海上风电产业,在造价、成本分摊、供应链韧性、消纳能力及国际竞争力等多方面存在发展难题,亟待优化。电价不确定下,地方
2025年5月31日,山东能源新能源集团渤中海上风电G场址一期项目一次性全容量并网。据了解,渤中海上风电G场址项目一期工程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部海域,总装机容量400.4兆瓦,安装35台10兆瓦、4台12.6兆瓦风机,一次性建成总容量900兆瓦的两座海上升压站、一座陆上集控中心,助力山东省继续引领北方区域海
如何让百公里外的巨量风能跨过波涛汹涌的大海,可靠高效地接入电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历经十余年研发了“海上电力高速公路”——海上风电柔性直流并网技术与装备,为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提供坚实保障。近年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预计到2030年,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提到新型储能有储能电池本体技术、新型储能系统安全防护与智能测控技术2个方向可以申报。其中,高性能液流电池技术的考核指标为全钒液流电池额定功率≥70kW,体积功率密度≥160kW/m³,储能时长≥4
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通知指出,涉及光伏技术方向有4项:1.新型光伏电池制备技术1.AI同步辐射的钙钛矿光伏材料与器件高通量协同研发与设计技术研究内容:开发60亿+参数的钙钛矿光伏电池专用大语言及材料生成式AI开源科学基础模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征集范围包括:绿色燃料、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新型电力系统。其中绿色燃料领域包括电催化合成氨关键技术、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高性能膜电极开发及批量化制造技术、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