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风电平价时代洪流下,既要发电量,又要便宜,更重要是还需确保可靠性。
为追求更低的成本,传统的低风速风机已不能满足平价要求,更长叶轮直径、更高轮毂高度、更大功率风机成为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的主要应对方式。
但叶片加长也有一定的限度,为此业内开始想办法通过加高塔架来提高风机利用小时数。一般认为,塔筒高度超过100m,即被称为高塔筒。
我国中东部和平原地区风速低,风资源较差,但风切变相对较大,塔筒高度的提升,能显著提高发电量增加风场效益。随着塔筒攀高,风电高塔技术也随之不断突破。
柔塔、混塔&桁架塔技术大比拼
风机大型化是大势所趋,与之相对应的是塔筒高度的提升,传统刚性塔架重量指数也呈直线上升。90米高的传统塔架一般重约200余吨,120米高则已接近600吨...出于轻量化、钢价等考量,全钢柔塔、混塔、桁架塔应势而生,赢得了一席之地并被市场认可。
全钢柔塔:塔筒重量明显降低,经济性提高,但存在一定技术风险点。柔塔在叶轮转速到某一个点上会产生共振,容易导致“塔筒共振”和“涡激振动”;塔筒高度增加带来摆幅增大,影响机组稳定运行。
高度在120米及以上的钢制塔筒,已多数采用柔塔,而其材料、工艺、运输、吊装和传统刚性塔架并无实质区别,所以,相比于钢混塔筒、桁架式塔筒,柔塔的供应链完整。
柔塔的“柔”,与叶轮额定转速有关,叶轮额定转速下的1阶频率称为1p,3阶频率成为3p;当塔架自身的频率在叶轮1阶频率以上的,是传统塔架,1p以下的,是柔塔。
坎贝尔图-柔塔频率示意图 来源:网络
2015年1月7日,国内第一台安装柔塔的金风科技样机吊装;2021年12月,中国风电柔塔刷新纪录,跨入165米+新时代,成为亚洲第一高柔塔。
钢混塔:一般指钢材和混凝土共同构成的塔架,其下部是混凝土段,上部是钢塔段,包括全混和半混。整体结构刚度大,可靠性更强,有现场浇筑、现场工厂整环预制、集中工厂分片预制3种方案。
对于160m级别以上超高风机,全钢柔塔技术方案存在太大不确定性,同时,钢材等原材料成本上升,混塔技术成为提升风机高度与保障机组可靠性运行的另一选择。
2018年10月25日,我国首个采用140m钢混塔的风电场实现全场并网。此后,160m、165m、166m风电钢混塔风机相继吊装,整机商自主研发技术取得里程碑式的突破。
据了解,当前全球最高陆上风电机组达230m,就采用了上部钢结构,下部混凝土的混塔技术方案。
桁架塔:此种塔架结构大大节省用钢量,并且可以在多种场景下应用,经济性和稳定性较好。但相比传统塔架,螺栓用量极多,安装紧固和运维工作量等较大,且存在一定风险。
2020年9月,160m预应力构架式钢管塔的风机在山东鄄城并网,一举刷新当时我国风电机组高度记录;2021年10月,全球首座170m超高桁架式塔架风电机组于山东项目吊装。
百花齐放 超高风机不止于“高”
业内分析表示,未来3年的市场商机,风切变大于0.2的容量超过3100万千瓦,占总商机容量的22%;风切变大于0.16的容量超过4300万千瓦,占总商机容量的30%。
2015年前,70m级叶轮直径的风机塔筒高度在70-80m,CWEA数据显示,2018年,风电机组平均高度为91m,最高风机达140m;2019年,风电机组平均高度为96m,同步往年增加5m,最高风机达147m,同步往年增加7m。到2021年,国内的塔筒高度普遍超过140m。
据北极星了解,目前最高为金风科技发布的Double 185高塔(包含185米钢混塔架和185米钢制柔塔),产品基于钢塔,对行业未来资源开发范围给与了延伸。
国内高塔筒技术虽起步较晚,但目前已然成熟,“柔塔”占绝对优势,钢混塔其次。
但随着塔筒不断升高,质量和成本控制难度加大,对控制技术、制造运输等多方面核心技术都带来新的挑战。为攻坚克难,斜拉索式、分片式塔筒、自提升技术、3D打印、木质塔筒等新技术也在不断突破。
图片来源“中国海装”
作为国内首个“分片式”风电钢混塔筒批量项目,江苏国源宝应巳丰项目采用30台中国海装H136-2.2MW机组,搭配140m分片式钢混塔筒。
风电高塔技术,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毋庸置疑,但这绝非只是靠一个简单的“高”字,而是涉及到机组控制策略、运输、安装、施工等一系列技术问题的整体工程解决方案。
市场决定技术,展望未来,高塔技术将会催生新的技术变革。除风电钢柔塔、混塔、桁架塔之外,不同结构形式的高塔架百花齐放,成为市场上重要的技术补充形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2月29日,大连市庄河海上风电场址V项目正式开工,这是东北地区开工的首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此次庄河海上风电场址V项目开工,也标志着东北地区海上风电产业正式开启从政策驱动逐步向市场化需求的过渡。大连市庄河海上风电场址V项目是由三峡能源与招商局太平湾合资成立的大连太平湾新能源投资发展公司
12月2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聚焦平价海上风电,对我国平价海上风电引领者——中国海装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国海装副总经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海上风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卫民和市场总监张海亚分别接受了“中国之声”采访,围绕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现状、优势以及中国海装如何因势而上
12月20日9时38分,随着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汕尾甲子二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最后一台风电机组并网发电,中广核汕尾甲子9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正式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标志着全国最大的平价海上风电场建成投运,也标志着中广核汕尾近海浅水区1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全面建成投产。中广核汕尾甲子
正值海上风电国补退坡元年,海上风电市场的火热势头却丝毫不减。海上风电整机商陆续推出最新款海上风电机型,海上风电整机市场正重新洗牌。截至今年第四季度,我国多个沿海省份陆续放出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招投标规模。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海上风电项目招标总容量已超过1300万千瓦,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日前,中广核汕尾甲子一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以下简称“甲子一项目”)顺利实现全场78台风机并网发电,标志着国内首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也标志着粤东地区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包括中广核汕尾后湖50万千瓦、甲子一50万千瓦)正式建成投产。该项目建成投产具有标志性意义,
反内卷,共聚琼州夯实基础,聚力创新——推动海上风电平稳有序发展年底将至,如果提及2022年风电行业的关键词,那么热度最高的词一定是:“内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22全球海上风电大会”于11月10日-12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会议围绕“夯实基础,聚力创新——推动海上风电平稳有序发展”展开。
10月22日,随着最后一台风机15#机位的叶轮在117米高空与主机精准对接,标志着由保利长大承建的国内首个海上风电平价项目——华润电力苍南1#项目(一标段)圆满完工。继今年6月份完成中国首台深远海浮式风机“扶摇号”建设以来,保利长大在中国海上风电施工领域取得又一新突破,将对平价时代下的海上风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今日,三一重能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的自愿性披露公告》。经初步测算,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62-6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5.72亿元到8.72亿元,同比增加10.17%到15.50%。
御风者语度电成本始终是风电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重要课题,未来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降低成本的空间还有多大?请听来自企业的声音。高玲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CWP展位号:1-B01近十年来,我国风电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驱动了发电效率的提升以及成本的下降。从当前的风机
海上风电“国补”已取消,未来海上风电要实现规模化,助力加快可再生能源替代,主要须依靠哪些方面的推动力?请听来自企业的声音。1、张广军国家能源集团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CWP展位号:2-A17海上风电“国补”取消后,部分省份及时出台了“地补”支持政策,对海上风电的平价过渡起到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月7日,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与盘锦市辽滨沿海经开区管委会举行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大金重工总经理孙晓乐、辽滨沿海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张继宽代表双方签约。大金重工董事长金鑫、盘锦市委副书记、市长邢鹏出席并见证签约。根据协议内容,大金重工将在盘锦辽滨沿海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海力风电发布《关于大股东及部分董监高人员减持计划预披露公告》称,于近日分别收到沙德权先生、陈海骏先生、宋红军先生、邓峰先生和钱爱祥先生出具的《关于股份减持计划的告知函》,减持原因:自身资金需求。2021年11月24日,海力风电正式敲钟,挂牌A股市场。海力风电主营业务为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2月27日,天能重工发布《关于选举董事长暨变更法定代表人的公告》。公告披露,天能重工于2022年12月26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董事长议案》,公司全体董事同意选举黄文峰先生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至第四届董事会届满时止。根据《公司章程
“阳江日报”报道,近日从广东粤水电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了解到,近期该公司投入3000多万元购置了两台可以承接单机容量16MW以上海上风电塔筒制作的设备,是我市目前唯一一家拥有该设备的企业,对我市海上风电产业向深远海挺进具有重要意义。临近岁末,许多企业都在开足马力赶制订单,下料、坡口打磨、卷
2022年12月19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行长陈伟、副行长高文及上海分行公司金融部、宝山支行团队陪同,访问天顺风能集团进行考察调研,并与天顺风能集团董事长严俊旭、董事会秘书兼战略与投资总监朱彬、新能源投资开发事业部融资负责人李国鑫等举行座谈,双方在会后签署了《战略合作协
近期,电气风电自主研发设计的全钢分片塔架样机在甘肃金昌成功吊装,标志着电气风电已全面掌握了全钢分片塔架的核心技术,该项技术也已获得国际权威机构DNV的设计认证证书。解决全流程关键技术问题全面验证安全性与可靠性历时8个月,项目组成员克服了种种困难,解决了包括仿真、计算、设计、制造、运输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天顺风能(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顺风能”)发布公告称,中国证监会对其提交的关于公司拟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lobalDepositaryReceipts,“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SIXSwissExchange)上市的申请材料进行了审查,认为所有材料齐全,决定对该行政许可申请予以受理。天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有投资者向泰胜风能提问,近两三个月塔筒招标价格高至900元/kw,低至300元/kw,请问主要是哪些因素导致了价格差异如此巨大?泰胜风能回答表示,风电机组设计差异较大,单机额定功率、塔筒高度、重量等多方面设计差异都可能造成单位千瓦的塔筒用量、价格等出现差异。
近日,菲律宾总统小费迪南德·马科斯指示能源部继续推进该国的海上风电作业计划。根据世界银行的路线图,菲律宾有能力到2050年部署40GW的海上风电潜力,市场前景可期。据菲律宾能源部称,截至到10月底,已经有42份授权的海上风电合同,这些合同的最高指示容量超过31GW。同时,随着小马科斯总统近期访华
当前,海上风电已经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路径之一,在能源危机叠加俄乌冲突大背景下,多国政府紧急上调海上风电发展目标,将其作为筑牢能源安全重要支撑产业。世界风能协会(GWEC)预测指出,2022-2030年间全球将新增260GW的海上风电容量,到2030年全球累计海上风电并网容量将达到316GW。全球海上风
过去一年多里,国内陆上风电项目风机招标对单机容量的要求一再提高,主流风电整机厂商也陆续推出超大型陆上风电机组,陆上风电机组大型化进程再提速。近日,内蒙古能源杭锦风光火储热生态治理项目获批。该项目建设总装机容量为170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建设规模预计为160万千瓦,拟采用134台单机容量
近日,国际知名机构DNV为禾望电气在线颁发了全球首张构网型变流器证书,确认禾望电气的风电变流器(WPC),已通过适当的方法得以验证,符合以新能源发电为主体的未来电网对构网型变流器的技术要求。自2021年起,禾望电气与国际知名机构DNV合作,参与了欧盟Horizon2020支持的科研项目Wingrid,在主流风电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到2030年,能源电子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形成与国内外新能源需求相适应的产业规模。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不断完善,5G/6G、先进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能源领域广泛应用,
近期,内蒙锡林浩特京能苏左旗EPC风电项目40台风机全部完成吊装交付,这是电气风电陆上半直驱Xcaliber卓刻平台进入批量投运后的又一个里程碑式项目。此前,该平台的多个项目已在山西、黑龙江等地并网稳定运行,标志着Xcaliber卓刻平台正式迈入成熟稳定的运营阶段,全面引领陆上紧凑型半直驱新时代。图
近日,由中国海装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165米级钢管混凝土预应力格构式塔架在山东中明德州乐陵风电项目顺利完成吊装。该样塔的顺利实施,标志着中国海装已掌握钢管混凝土组合支撑结构的核心技术并已具备批量化、市场化、产业化实施条件。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立,我国风电进入高速发展期。随着
近期,中国风电产业重大事件接连不断,一个个重磅产品发布刷新眼球,一台台超大机组下线创新记录。海上风电15MW+时代22年11月23日,金风科技与三峡集团合作研发的16MW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成功下线,成为当时全球叶轮直径最大、单机容量最大、单位兆瓦重量最轻的风电机组。今年年
产品应市场需求而生,这一永恒不变的真理在2022年的海上风电整机市场再次得到验证。据公开信息统计,2022年我国对外宣布下线的新型海上风电机组达到12款,比2019—2021年的总和还多;宣布下线新型海上风电机组的企业有7家,而2019—2021年合计只有5家。越来越多企业与新机型的加入,使2022年的海上风电
近日,金风、远景两家风机整机头部厂商分别都大张旗鼓地通过媒体渠道宣传其各自的测试实验验证平台。虽然各有侧重,但想要表达核心观点确是一致的——从材料、部件到子系统、整机、场网的全流程、多层级测试实验验证,是当今风机大型化趋势下,风机可靠性的保证,是风机质量和运行安全的重要屏障。无疑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1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通知明确,到2025年,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撑能力持续强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主体进一步壮大,培育一批绿色
深远海域海上风电技术是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是我国风电赶超国际前沿的契机,是未来海上风电发展的一片蓝海,上一篇文章中介绍了深远海风力发电发展现状、深远海与近海风电装备的区别,这一篇文章将从深远海风力发电技术难题及施工难题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为我国深远海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提供指导价值。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