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综合正文

为北国“调水”的人:走近南水北调中线建设者们(图)

2012-06-14 10:52来源:光明日报关键词:南水北调京石段工程漕河渡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精益求精——

“敢有一点儿马虎?长江水会检验一切的”

“请各界监督举报工程质量、安全、合同、资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经查实后,给予实名举报人最高五万元奖励。”一块蓝底白字的牌子立在位于河南平顶山的沙河渡槽工地上,这就是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前不久主动设立的“南水北调建设举报公告牌”。

在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的显著位置,每隔5公里就有这样一块牌子,目前已竖了407块。

沙河渡槽工程建设监理部总监王真民从新闻里了解到,公告牌设立后,群众举报很踊跃,截至5月20日,举报受理中心已接到各类举报723件(次),其中有31项涉及工程质量问题。

“南水北调对工程质量要求空前高。”王真民说。

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抽调了30多人组成稽察大队,分组随机到施工现场,对在建工程质量进行飞行检查。

去年秋天,沙河渡槽曾被连续查出问题——之前的浇筑方法,容易造成混凝土不同部位石子和泥浆的配比差异,产生蜂窝甚至裂缝。王真民和同事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尽了最大的心”,提出了分层浇筑、改变浇筑模板等建议,成功解决了难题。

质量是高压线,质量是证明书。52岁的沙河渡槽I标监理站站长胡修明说,这可能是他退休之前的收官之作了,希望把它做成“最棒的工程”,“敢有一点儿马虎?长江水会检验一切的。”

在湍河渡槽施工,30岁的冯松始终盯在现场。每个工序都有记录,每个环节都有检验。作为湍河渡槽项目部的监理,他比谁都清楚工程进度已经很紧张,但要为此放松质量要求?不行。

为了能追溯到产品的源头,冯松不厌其烦地给每个钢筋笼编号,严格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桩基。

工程质量再怎么抓都不过分。为此,穿黄工程测量队队长李连朝练出了一双“火眼金睛”。他的工作是布控测量,确保精确的掘进方向。

2008年5月12日下午,李连朝正在监理部开会。突然间,大地开始猛烈抖动:汶川大地震。他立马想到了那些布控点:它们会不会被震得发生变化?

他一把抓起仪器,撒腿就往竖井平台上跑。经过测量,平台上的高程变化了5毫米左右。“了不得!以前的控制点都要重新测量。”李连朝当即决定。

此后,测量队四位成员整整花了两天时间,把几百个加密控制点过筛子一样复测了一遍。

“这活儿,如果不踏踏实实干,世界上最先进的GPS都不管用,”李荣智说,“人是最主要的因素。”

3、忘我奉献——

“只要能早通水,苦些累些也高兴”

进舱—加压—出舱—作业,22岁的高杨波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这很像航天员出舱,只是他们在太空,我在地下隧洞。”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南水北调查看更多>京石段工程查看更多>漕河渡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