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电力行业可助碳交易破题?

2012-06-28 09:32来源:《中国科学报》关键词:电价改革碳排放权碳交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国际市场的压迫下,我国7个省市率先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要求,2013年底将在试点省市启动碳交易市场,2015年建成全国性市场。

但记者在日前的采访中发现,业内专家普遍预期,执行该时间表难度较大。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现有试点主要还停留在研究阶段,同时市场也无强烈需求。但由于“十二五”规划已经提出要求,碳排放交易面临着“不搞不行”的局面。

在这样两难的境地下,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与国际能源署(IEA)日前联合召开成果发布会,建议率先在电力行业推广“不以市场化为前提”的碳排放权交易。

由于涉及电价改革等敏感问题,碳排放交易一直未在电力行业试点,而电力企业由于成本问题也并无热情。该新模式前景如何,值得期待。

电力突破口

从7个试点省市已经公布的方案来看,主要是针对区域范围内的水泥厂、供热站等排放大户。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和IEA此次提出的方案正是以行业划分,而非区域。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邹骥认为,按行业划分对碳排放交易意义更大,也更有利于电力等重点行业拿出减排目标。

数据显示,包括五大发电集团在内,中国主要的十家电力企业在2008年的装机容量一共是4.5亿千瓦,而当年中国的总装机容量是7.8亿千瓦。虽然国家采取了“上大压小”的措施,但中小型燃煤电站的排放量仍然是巨大的。

在此次发布会上,IEA研究员Richard Baron指出,2009年中国发电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占了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2%。他认为,中国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存在很多小型发电企业的电力结构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提供了空间。

目前,电厂的调度一般基于当地政府的计划。北京中创碳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人虎直言不讳地指出,现有制度不是根据技术先进性发放指标,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落后。

此前,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监会等部门曾联合发布《节能发电调度办法实施细则(试行)》,有利于高效的燃煤电站和清洁排放技术,但却由于发电企业收益无法获得补偿而难以推广。

作为项目完成人之一,姜克隽解释说,新的碳排放交易体系鼓励清洁发电,煤耗低的电厂将分配到更多的配额用以交易,而煤耗高的则必须额外购买配额,由此逐渐引导新建电厂向清洁发电发展。

不过,上述看似合理的方案,却可能面临着电力企业的集体抵制。

电价难突破

在谈及碳排放交易时,一位电监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发电企业的负债率已经达到80%,再加上碳排放费用,“企业肯定得亏”。

而电力企业的表态则更为直白:“只要电价能上调,我们肯定积极配合;如果不调电价,肯定不加入。”

说白了,在现有的电价体制下,采取清洁发电技术后增加的运行成本难以被发电企业消化,也难以转嫁给消费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价改革查看更多>碳排放权查看更多>碳交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