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市场正文

我国水电发展: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

2012-07-06 14:26来源:新华网关键词:三峡工程水电工程中国水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7月4日,三峡工程最后一台70万千瓦巨型机组正式交付投产——这标志着世界装机容量最大水电站三峡电站经过10多年的安装、调试开始全面发挥效益,总装机容量达到2250万千瓦。

“三峡电站的建成投产,不仅在缓解受电区域夏季、冬季用电紧张局面,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对发展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产生显著生态效果。”三峡电厂厂长李平诗说。

截至7月4日,三峡电站发电量累计达到5648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烧近2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4亿吨、二氧化硫500多万吨。

三峡电站的发展历程是十年来我国水电大发展的一个缩影。

十六大以来,我国水电实现量的突破,每年新增水电装机均超过1000万千瓦。2004年我国水电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到2010年我国水电装机规模已突破2亿千瓦,为保障能源供应、调整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俯仰之间,日新月异。从引进设备到自主制造、从制造简单设备到制造复杂的世界顶尖设备、从自己制造到走出国门,水电发展的每一次进步都同中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随着我国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的压力和责任越来越大,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水电的紧迫性愈加显现。水电作为我国目前可开发程度最高、技术相对成熟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规划中有重要战略意义。

纵观“十一五”,这是我国水电建设规模和建成投产机组最多的5年。龙滩、景洪、构皮滩、拉西瓦、小湾、瀑布沟等大型水电站先后建成,水电发展跃上新起点。如今,溪洛渡、向家坝、白鹤滩、乌东德等电站正在或准备建设。

除了提供清洁电力外,水电建设以其防洪、交通、向下游补水、旅游、养殖、移民致富等综合效益显示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三峡工程,长江中游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洪灾对人民生命财产威胁大大降低,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1500万人口得到安全保护。

如果说大的水电工程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那么农村“小水电”则宛如一颗颗“夜明珠”照亮了中国广袤山村,改变了亿万农民生活方式。农村水电开发区域多处于边远山区,水电建设使百姓出行更便捷,部分移民搬入乡镇和县城。

“以前我们祖祖辈辈都靠上山砍柴来烧火做饭,现在用上小水电,每度四五毛钱,方便清洁又便宜。”在湖南省衡东县高湖镇兴旺村村民黄志生家里,记者看到电冰箱、电视机等电器一应俱全。

近年来,我国重点实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小水电代燃料、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等三项工程。目前,全国已建成农村水电站4.5万多座,装机容量6212万千瓦,年发电量1757亿千瓦时,解决了全国二分之一地域、三分之一县(市)、3亿多农民的用电问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三峡工程查看更多>水电工程查看更多>中国水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