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农电报道正文

黟县供电公司:沐浴阳光,茶园飘香

2012-07-09 17:55来源: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供电公司作者:李梁、汪文斌关键词:黟县供电公司低电压制茶负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安徽省黟县地区地处皖南山区黄山南麓,九山半水半分田,茶业经济是黟县农业的支柱产业,也是山区农民年收入的主要来源。长期以来,农村居民茶叶加工的模式仍主要是农户自行采摘、加工、销售茶叶,加工模式为用小电动机鼓风立条,柴火炒茶烘干,这种传统的加工模式生产效率低下,茶叶品象较差,市场价值不高。最为关键的是户户加工的模式,导致在茶季期间,台区用电负荷十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突增,茶季结束,又趋于回落正常,给农村配电台区供电带来极大矛盾与压力,造成茶季季节性低电压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近年来,市场茶机功率日益增大,单台茶机功率在30千瓦以上,而且制茶时间均集中在晚高峰,如不加规范管理与科学引导,一个普通山区山村集中制茶负荷将达到上千千瓦以上,给电网供应带来极大矛盾,茶季电压质量差成为普遍性难题,严重影响制约茶叶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也严重影响供电企业供电服务与企业形象。针对茶季用电负荷集中突增严重影响供电质量的现象,黟县公司不断采取应对措施,台区增容,子母变、调容变等措施的采用,均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尤其制茶户分散于台区各处,低压线路的瓶径问题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

如何破解茶区制茶负荷不断无序激增而给电力供应带来的严重问题,化解广大茶区客户与供电企业在供电质量上的紧张矛盾,真正让电力助推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黟县供电公司在近年来,积极探索制茶负荷的需求侧管理,走出一条扶持重点大户,集中专业电气化生产,普通村民供应鲜叶茶的茶区专业分工台区制茶需求的管理之路。

走村访户促宣传,试点引导集中制茶

从2008年起,黟县公司就积极利用供电企业直接面对广大客户这一沟通平台,主要领导利用台区巡查等契机,深入各村,不断与全县各乡镇、各村两委、部分农户进行宣传,引导各村发动村中制茶大户,改变以往半柴火半电力的小户加工方式,全部实行电加工,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其他普通村民则不需要自行加工茶叶,只卖鲜茶。

西武光村,历来为传统制茶大村,一年制茶15万斤以上,户户加工面临极大困难瓶径:制茶柴火价格不断攀升,全村年需耗柴75万斤,山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茶叶品相差,无人跑市场,价格被二道贩子压制到最低点。同时配电台区虽改造,但年年新增的负荷供电无法满足。为此,黟县公司不断深入该村,与镇、村两级不断探讨集中专业化加工模式,并争取县委主要领导亲临该村调研,一是对于村中五户意向专业经营的大户给予政策扶持,批复厂房土地用地,在村口公用配变处加盖五间厂房,实施专业电气化制茶加工。二是公司对台区进行了增容,并对厂房架设了专用线路。五户专业经营后,集中制茶,跑市场,茶叶品质与价格得到了很大提升,收购茶叶的价格也同时提高,其他村民只需采茶,就地买鲜叶,价格提升,收入反而增加。而且也摆脱了白天采茶,晚上通宵制茶,还要赶去卖茶的超强劳动状态,在增收与减负的同时也让普通村民尝到了甜头。

光村的试点成功,给全县农村茶区走专业集中电气化加工制茶模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由此带来的台区负荷合理分布与可靠科学供电,也让黟县供电公司找到了解决制茶台区短时负荷无序激增带来的供电矛盾有效办法。

寻访带头治富人,重点扶持解困难

自2008年开展新一轮的电网改造以来,黟县供电公司利用农网完善工程、农网升级工程改造契机,重点对茶叶产区进行电网升级改造。并将光村集中茶叶加工,供电扶持保障,政府有力支持配合的模式在全县进行推广。

黟县供电公司根据全县茶产区以及传统制茶加工点的分布情况,逐村逐台区进行走访,与当地村队负责人、村中意向农户就制茶集中加工模式进行探讨与引导,组织山区茶农与制茶户赴县郊试点的光村进行现场观摩,以生动、成功的事实来引导农户,与乡镇府联系配合,争取在每片茶区,根据茶区茶叶产量来合理布点茶叶专业经营加工点,保证茶叶产量、加工能力的有机结合。

在确定各村中有扩大规模,走专业生产经营意向户后,黟县供电公司一方面对于已纳入到完善工程、升级工程改造的台区,在前期测量设计中就将增加的制茶负荷考虑在内,采取扩大新增配变容量、台区布点接近制茶厂房、对专业经营户采取架设专线或厂房所接电源低压线路扩容等方式。另一方面,对未纳入到专项资金改造的台区,积极利用公司自筹资金,使用拆旧配变,对台区进行增容,以点对点的方式更换专业经营户所接电源的低压线路,从电力保障方面全力扶持茶叶的专业经营。

柯村乡,为黟县最为偏远的乡镇,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茶叶收入几乎占到了山区村民80%的收入。但是由于加工落后,户户加工销售,市场开拓无人,茶叶品质虽好,但外观品相不高,茶叶价格不高,农民实际茶叶增收不高。同时,大量烧柴制茶,严重破坏了当地的天然生态,制茶负荷的无序增长,让台区供电质量在茶季根本达不到标准,反向严重影响茶叶加工与正常生活照明。

从2011年下半年起,黟县供电公司就不断与该乡主要领导、主要茶产区的湖田、团结、果铺等村两委以及部分农户进行宣传引导。目前,有两个自然村成立了茶叶加工合作社,以村办专业茶厂形式,统一收购、集中生产、专人跑市场销售。另有4户专业大户,走专业电气经营生产,收购消化本村及附近的鲜茶。黟县供电公司则帮助其进行了台区增容与台区专线改造,解决茶叶加工最为关键的电力供应问题。

制茶负荷集中化,电网供应保平稳

截止2012年3月,黟县供电公司累计扶持茶叶专业电气加工88户,分布在全县茶区的73个村,基本覆盖主要茶叶产地。通过专业集中加工的实施,台区大负荷分散各处、无序激增,变为集中一、两处有针对性专供,极大缓解了困扰黟县公司多年来茶季制茶供电问题。

2012年3月份,春茶采摘前夕黟县供电公司已经完成12个意向性专业加工村的台区增容改造与导线扩容工作,并在茶季期间,在各个供电所成立了“阳光茶园行”服务小分队,在夜间加工高峰期对制茶台区进行巡视以及相关电压质量测试。全县制茶加工电力供应无论在供电质量还是在供电可靠性等方面均得到了坚强的保障。

多点齐上推全面,一户起势带全村

实施少数户专业电气生产,带动全村的制茶加工模式,不仅解决供电负荷供应问题,也在实处给广大茶农带来了增收。目前各点的分布,覆盖了主要茶叶产区,茶叶品质明显提升,销路得到有力拓展,价格得到了较大的增幅,在专业加工户制富的同时,普通村民鲜叶价格也有了提高,虽不制茶,收入不但未减反而增加,并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由于使用电气化加工设备,森林生态也得到了保护,以一万斤干茶需耗五万斤干柴计算,88户制茶一个月至少节省干柴500万斤以上。

与此同时,黟县公司茶区负荷需求侧管理的思路也给当地政府发展茶叶经济带来了新的启发,柯村乡就着手进一步整合当地制茶大户,实现集中收购,集中加工,集中创品牌的集约化生产经营。

黟县供电公司立足黟县实际,以切实服务茶农的真心为引导,以台区改造为基础,以制茶负荷需求侧管理为手段,以地方各级政府有力配合为依托,基本解决了困绕多年的茶季节性供电难题,在缓解供电压力,树立企业优质服务形象的同时,极大推动了山区农村茶叶经济发展,有效带动了山区茶农的收入提升与致富,实现政府、企业、茶农的三赢。

作者: 李梁、汪文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黟县供电公司查看更多>低电压查看更多>制茶负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