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技术正文

中国核电技术路线图:从“万国牌”到“统一国家队”

2012-07-13 13:27来源:21世纪网 李彬关键词:中国核电核电技术AP1000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984秦山一期核电站浇灌第一罐混凝土以来,中国核电建设已经走过了近28个年头。

根据中国核电协会资料,目前,中国已运行的核电机组有15台,总装机容量为1256万千瓦,主要布局在浙江、广东、江苏三个经济强省。在建机组26台,约占全球在建机组数的40%,并开始向内陆挺进。

处在重启前夜的中国核电,正怀揣着核电大国之梦。

与此同时,在经历了建设初期“万国牌”历史到成立专门的核电研发机构再到敢为天下先上马三代技术,在核电技术上,中国更是雄心万丈。

“万国牌”历史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核电就确定了一条清晰的技术路线图——“引进+国产化”。

由于在核电站建设上起步较晚,中国不得不去向国外购买技术,试图消化吸收再创新后实现自主化,由此来追赶世界核电先进水平。

在这样的思路下,中国核电经历了“三轮引进”之路。

“1980年代的第一轮发展中确立了以“引进+国产化”为主的路线;1990年代,又经历了以纯粹购买电容为目的第二轮引进;2002年末至2003年初所确定的新一轮核电发展路线,再一次是依靠对外引进。”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企业与政府研究所所长路风表示。

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核电国产化的努力也一直在进行当中。

除了完全引入国外技术和资金建设的大亚湾核电站,1984年开建的秦山核电站(一期),则为中国完全的自主开发。

上世纪90年代,在相继购买了加拿大的重水堆(秦山三期)、俄罗斯的压水堆(田湾)、法国的压水堆(岭澳—大亚湾后续项目)的同时,也开工建设了自主设计的秦山二期核电站。

但遗憾的是,由于中国核电经营体制所限和缺少一个统一的核电设备研发机构,导致几大经营公司各自为战,在引进技术时,选择更是五花八门。

在目前已运行的核电站中,有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一期;有完全由法国和加拿大引进的大亚湾和秦山三期;有基本与大亚湾相同,但采用一些国产设备的岭澳一期;也有借助于大亚湾的经验,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秦山二期。在堆型上,除秦山三期是由加拿大引进的重水堆型的外,其它均是压水堆型的。

核电的技术标准五花八门,给实现核电技术的标准化、系列化和国产化造成很大困难。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科技委主任赵志祥表示,堆型不同,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国家现在有美国的技术,法国的技术,俄罗斯的技术,但如果堆型不统一,设备加工这块就很难国产化,如果有统一的堆型,加工制造厂可以根据统一的技术要求来做,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核电查看更多>核电技术查看更多>AP100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