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府谷煤矿塌方:矿难频发的症结何在?

2012-08-17 10:11来源:财讯网关键词:府谷煤矿塌方煤炭榆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府谷煤矿塌方事故与以往其他矿难事故有着相似的因果关联,那就是经济利益驱动。而屡次矿难的事故通报中,也都可以看到“三违”身影,相关的安全生产制度都被虚置。制度得不到执行,是矿难发生最主要的原因。

16日晚上,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瑞丰煤矿发生塌方事故。事故发生时,有20人在井下,有2人安全升井,18人被困。

府谷煤矿塌方事故又一次刺痛人心。翻开每一年的日历,在每一个月份里,都有那么几页沉甸甸的、黑色的日历让人心颤。一次次矿难,一场场灾难,“矿难”这两个字在电视、报纸上出现的频率比比攀高,无不在人们的心里埋下阴影,让那些遇难者家属痛彻心扉。然而,矿难频发的症结到底何在呢?

“安全生产”一直是国家安监总局反复强调、极为重视的一个关键词,也应该是所有企业老总包括煤矿老板烂熟于心的几个字。无视安全隐患的超负荷生产付出生命的代价并不令人意外,而这样的事故一次接一次发生却令人惊诧且愤然。

每一次矿难的背后都有着相似的因果关联,那就是经济利益驱动,而原因也就无外乎那么几点,其一,一些煤炭企业惟利是图,在高煤价的诱惑下铤而走险,罔顾矿工的生命。煤炭企业存在无序开采、超挖乱采的现象,一些小煤窑无照开采,盗采乱采。一些煤炭企业用行贿手段寻求“保护伞”,逃脱安全监管。其二,一些地方政府在片面政绩观的主导下,对一些煤炭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监管不严,个别官员“官煤勾结”,充当违法企业的保护伞,阻挠、干扰执法检查。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执法混乱,选择性执法。其三,煤炭行业的体制落后、僵化,煤炭资源的产权不够清晰,资源价格也没有形成合理的机制。煤炭企业对于煤矿的长远前景缺乏稳定的预期,因此产生短期行为。

事实上,在很多国家,采矿并不是高危行业。我们国家在矿难治理上也不可谓不重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暂行规定》把领导下井作为一项硬性规定,要求确保每个班次至少有1名领导在井下现场带班,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这项措施一出台便引出一喝彩,按照理论推断,这样的措施应该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手段:把领导和工人的安危系在一起,领导还能不重视措施?毫无疑问,如果领导能够与矿工同时下井,前者哪怕基于对自己身家安全的考虑,也会尤其重视安全生产。事实也表明,只要领导坚持带班下井,由于现场有人敢拍板,井下各种安全隐患会得到及时整改,这样,许多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矿领导下井不是陪死,而是共生。然而,如果领导下井制度不能落到实处,再好的制度设计也可能是枉然。危险依然只是矿工的,煤矿高利润低成本的生产方式依然可进行下去,带血带泪的矿难仍然得不到遏制。

而事实上,得不到执行的,又何止是“领导下矿”的规定。在对付矿难的那么多办法中,哪怕只要有个别得到好的执行,矿难就会大大减少。屡次矿难的事故通报中,都可以从原因中看到“三违”身影,相关的安全生产制度都被虚置。制度得不到执行,是矿难发生最主要的原因。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府谷煤矿塌方查看更多>煤炭查看更多>榆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