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摸底中国页岩气储量

2012-08-22 13:36来源:价值中国网关键词:页岩气天然气煤层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有人说,世界上生产页岩气最多的是美国、而谈论页岩气最多的是中国。谈论的多,说明此事重大。上下关心众说纷纭,似乎也说明还没有去深入研究、更没有投入大量实际工作,因而许多问题莫衷一是。在众多质疑中有几个问题关系到页岩气的起步,而目前从美、中两国已进行的工作中能够找到较明确答案。

中国有多少页岩气

人们都知道,油气来自生烃的源岩,即富有机质暗色细碎屑岩,不管地质家用多少更细分的专业术语描述它,一般人却统称暗色页岩。正是其产生出的油气聚集到疏松多孔的岩石(如砂岩)中,特别是富集到其圈闭中就成为我们多年来的主要勘探对象,即常规油气。

而残留在页岩内仍有不少油气,但因分散、品位低且难采,人们把它归入非常规油气而暂时放在一旁,不去勘探开发,因而为许多人所不熟悉。但为了找到油气我们必须从“源”上认识油气的生成富集规律,对这些暗色页岩已有了相当深入的认识。公开发表的成套的《石油地质志》等书藉和数以百计论文中可以系统地反映出中国这类页岩的层位、分布、深度、厚度以及其他许多反映生油气特点的参数。

正是利用以上资料美国研究者将它与己知富气的美国页岩作比较,得出对中国页岩油气的初步判断。其中大家熟知的是2011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对33个国家页岩气资源量的估算:他们共计有187万亿立方米、其中美国为24万亿立方米、中国为36万亿立方米。2012年他们根据新资料和对经济可采性更严格的标准重新估算美国页岩气资源量为13.7万亿立方米。

于是这就产生了中国页岩气丰富、可能居世界首位的说法。这种依据各种参数以类比法对资源的远景评估(即估算其资源量)是各国地质学家在做初步评价时通用的方法。随着工作的深入认识提高和对技术可采经济可采性门限值的改变,计算的资源量值会有相当大的变化、可信度不断提高。显然,EIA所做的初步评估是有一定依据、有参考价值的,谈不上什么“忽悠”,更不能说成是故意抬高评价使中国上当的“阴谋论”。

中国石油地质学家也按同样思路做出自已的初步评价。只不过我们的工作比EIA更全面、深入、细致,更多利用了新资料。在国内不同单位、不同时期的估算值也肯定有差别。值得提出的是国土资源部组织全国生产科研部门和高校在2011年发布的数据,其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为25万亿立方米,这个数值大于已多次被评价的全国性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量。

业内人士称,美、中目前对中国页岩气各类资源量值为估算,是因为他们所依据的是页岩本身的参数,都缺乏从地下页岩样品中实测的含气量数据、页岩压裂投产后产量变化等一系列实际(而不是估计或推算)的参数,而这是测算接近实际的地下资源数量所必须的。只有通过对不同类型页岩的实际勘探(哪怕每类每大区仅有少量探井)才可取得第一批参数,参数积累越多、涉及的层系类型越普遍,依据其计算的资源量可信度越高。显然,目前估算页岩气资源量时思路停留在“如果页岩好,那么页岩气的含量就相应的高”这一初步推断上。

对中国石油地质特点已有深入认识的专家对这种思路有所保留。中、美地质条件的差异使上述类比法可能产生偏差。

美国所产的气页岩时代较新,多为距今约0.7-4亿年的中生代至晚古生代,而中国相当部分的优质页岩时代较老、多为距今约4-10亿年的至早古生代至晚元古代。而较老的页岩就有更多机会散失、含气量降低。

中国地壳构造较破碎复杂,页岩产生油气后所经历多次,特别是晚近时期的改造破坏,使油气保存条件变差、散失的程度更大。以上两点使“页岩好、页岩气含量不一定就高”。中国的不少时代较新(中-新生代)的页岩为陆相,难与美国的海相页岩作简单类比,至少其纵撗向的不均质性更大。

中国许多优质页岩分布区地形相当崎岖(如南方中高山区、黄土高原),或埋藏很深(塔里木)、缺水和相应的基础设施(如西北区),有的处于人口稠密区(东部)。这些条件难与美国页岩气主产区的中部相类比。以上这些认识使人们认为,中国的页岩气资源量估算值应低于美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页岩气查看更多>天然气查看更多>煤层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