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中国页岩气开发写照:灿烂前景与技术“零”起步

2012-08-24 09:29来源:搜狐关键词:页岩气能源中石油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根据能源战略规划,到“十二五”末,页岩气的年产量也仅仅停留在65亿立方米,到2020年,产量也仅在600-1000亿立方米之间。国泰君安分析师吴凯对记者表示:“几十亿立方米的规模听起来数字庞大,但实际在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仍然有限。放大到整个行业,对具体公司的业绩推动,其实并没有听起来的那么强效。”

中国页岩气开采较晚

经过十几年的开发,美国已经拥有页岩气日产量90万桶的规模。与美国开发页岩气的时间相比,直到2011年12月31日,中国有关部门才正式确定页岩气的资源地位,成为国内第172个独立矿种。但巨大的资源储量和“零”发展的技术,让页岩气的开发备受市场关注。

根据能源战略规划,到“十二五”末,页岩气的年产量也仅仅停留在65亿立方米,到2020年,产量也仅在600-1000亿立方米之间。国泰君安分析师吴凯对记者表示:“几十亿立方米的规模听起来数字庞大,但实际在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仍然有限。放大到整个行业,对具体公司的业绩推动,其实并没有听起来的那么强效。”

另一位资深海外投资人士则明确表示:中国的页岩气概念不具有投资价值,因为国内没有真正的页岩气概念股。“国内市场除了开采成本、技术问题和相关配套的短板以外,更重要的是国内缺乏良好有序的投资环境。特别是在技术问题上,就算有资金投资相关项目,最后也很可能是实际成本大于项目收益,而复杂的利益链条更加恶化了行业的投资环境。”

技术瓶颈的尴尬

今年以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中字头公司开始大刀阔斧地向页岩气进军,而在这之前,国内油企也开始布局海外,通过收购、投资等方式涉足国外页岩气产业。可以说,国内页岩气发展是一片大好形势。

不过,中原证券分析师王志磊却仍然谨慎:“和传统采油所用垂直勘探技术相比,页岩气的主要开采方式是水力压裂法,这属于水平勘探,两种技术之间有很高的门槛。即使中石化等企业投资海外钻采公司,对方也将实行严格的技术保密,只接受收益分红方案,拒绝中方人员加入。因此,国内要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是真正的任重道远。”

而能源产品及服务供应商哈里伯顿公司压裂增产顾问王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言:“国内企业确实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正因如此,我们的工作才有存在空间,能够为中石油、中石化等公司提供非常规油气资源技术支持。”

除了开采技术限制以外,王强还指出,国内的复杂地质构造更是难题之一,很难借用他国经验来克服。“国内页岩气实验井多在川渝地区选址,最大的原因不是因为这里的资源储量最多,而是因为该地区的地质条件与美国类似,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取成功经验,在最短的时间里见到成果。但换做是其他地区来开采页岩气,风险则很大,根本无法预测项目进展。”

此外,美国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和管网建设对于页岩气开发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水力压裂法需要在开采时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美国页岩气井多在沿海地带,所以用水不是问题,但换在川渝,就变成硬伤了。一方面是很难找到大量的水资源来支持开采,另一方面,开采用水的运输也是问题。另外,美国的管道网络布及全国,采出来的气体可以直接由此向需求端运输,国内没有完善的管网设施,运输会占据高额成本,就算现在开始布局管网建设,也会花费很大的时间成本和基建成本。页岩气最大的优势就是天然气比原油便宜,如果加上这部分多出的成本,页岩气的价格优势则难以体现。”王强补充道。

实质性公司较少

消息面上,页岩气探矿权二次招标将在9月正式启动,对于投标人的要求是注册资金3亿元以上的内资企业,这是我国首次全方位放开油气资源的勘探权。对此,华泰证券分析师徐天竹对记者表示:“能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话题的敏感性,页岩气由此成为市场热点,加上二次招标的门槛较低,所以引发了市场的想象空间。”

吴凯认为,相对于上半年页岩气一次招标结果被少数寡头垄断的局面,二次招标会有更多具体的公司参与,招标细则进一步明确也有助于确定标的。“相对来说,钻采设备类公司受益较为明确,比如杰瑞股份,本身有原油压力设备的业务支撑,而富瑞特装还有煤层气等非常规气概念,这类公司相对稳妥。”

虽然整个页岩气概念都有一定表现,但领涨的两家公司山东墨龙和宝莫股份本身并不像其它标的一样,具备“正统”的页岩气概念。对此,李俊认为,从行业层面来说,虽然对页岩气行业偏乐观看待,但市场中的公司却分化明显。资金前期会因题材而对标的盲目追捧,到了后期,市场恢复冷静,离谱上涨的公司会向正常价值回归。

总体而言,华泰证券分析师徐天竹也指出,指出,A股目前不存在真正的页岩气概念。“目前有页岩气业务的只有中石油和中石化,其他概念公司只不过是提供一些钻采设备而已。页岩气井还处于试验研究阶段,对相关公司的业绩拉动也非常有限,资金的盲目性由此可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