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软件控制软件评论正文

电力信息化寒冬论: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2012-08-28 10:48来源:E-Works关键词:电力信息化电力软件DCS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力信息化鼎盛时期要在2004年-2007年,那几年,随着电力行业“上大压小、节能减排”,举国上下60万千瓦及以上超临界机组火力发电厂新建项目层出不穷,电力信息化项目也随之大量上马,我们每周要投几个标,项目多的忙不过来。参与国内电力信息化项目竞标和项目实施的国内外知名电力软件厂商培养了一批精通国内电力信息化的顾问专家,这批顾问是在与电厂高层领导们的管理思维撞击中,在现场电力信息化项目实施摸爬滚打中,丰富了自己的电力行业知识,积累了自己的实战经验,提高了自己的现场咨询水平,顾问们的思想在提高的同时也推动了电力信息化事业的发展,顾问们所到之处,传播着先进电厂的管理理念,恰如改革的春风吹遍大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好景不长,这批60后,70后的电力信息化顾问专家们,在完成了N个电力信息化项目后,便都先后跳槽隐身到几家IT巨头、电力企业、自创企业中,或为管理者、或为CIO或为独立顾问,电力信息化的竞技场上再也寻不到昔日英雄豪杰们的影子。

2008年以后,80后顾问成长起来了,煤价也上涨了,火力发电企业普遍亏损,电力信息化项目越来越少,竞标越来越激烈,发电集团批给电厂用来信息化建设的那点钱还不够上一个EAM,电厂却还要在招标需求中列上生产,经营,辅助决策N多模块,这种项目,即使中标,实施下来也是巨亏,国内电力软件公司的大部分顾问都改行去其他行业实施SAP或MAXIMO了,有多少顾问还仍然战斗在电力信息化的前沿,为推动电力信息化建设而奉献自己的毕业精力呢?

2009年,电厂的领导开始在抱怨,软件厂商中究竟还有多少人真正精通电力信息化?近几年再进入电力信息化领域的80后顾问们还有机会去火力发电企业深入调研生产流程吗?还有多少顾问能有机会去新建电厂观摩锅炉点火,系统并网,性能试验,机组168小时连续试运行呢?

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个电力软件公司倒下去了,千百个电力软件公司站起来,国家每年在电力行业信息化上面投资的一百多亿吸引了无数软件厂商蠢蠢欲动,想进入电力行业分得一杯羹,而这些软件厂商在寻找切入口的同时,苦于没有精通电力业务知识和电力信息化项目实施的售前顾问们,其投标方案和投标标书也只能从网上下载前人留下的可供抄袭的只言片语的文章,或去参考制造行业的标书了,这种拼凑出来的方案和标书又怎么能忽悠住电厂领导们那雪亮的双眼呢?我想,这不仅是电厂的困惑,也是厂商的困惑,也是想进入这个领域的顾问们的困惑,国内需要培养一大批精通电力信息化的售前顾问,才能把电力信息化这面大旗传递下去,让它永远插在行业置高点上迎风飘扬!

记得2005年时,我在投标时针对火力发电厂的需求,提出RTE管理模式,即巡检发现异常需要维修时自动触发工单到EAM中产生维修费用,费用超过预算自动转到上级主管那等待特批,DCS、EAM、CBM中的数据最后全部到管理者驾驶仓进行统计分析,电厂一把手可以随时通过辅助决策系统仪表盘上的量本利数据来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但至今为止,哪家软件厂商愿意投资来开发这种模式呢,哪种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能实现这种模式呢?

电力信息化的冬天真的来临了吗?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信息化查看更多>电力软件查看更多>DCS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