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风云突变——标准化成就中国SOA市场

2012-08-28 11:11来源:支点网关键词:SOA甲骨文标准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技术的兴起必然伴随着一系列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诞生,SOA也是如此。短短几年之内,在厂商、研究人员和标准化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制定出一大批SOA标准和规范,有力地推动了SOA的发展。面对众多的SOA标准和规范,很多人可能会感到迷茫和疑惑,进而愈发觉得SOA太复杂而高不可攀。

标准成就SOA市场

SOA的概念最初由Gartner公司于1996年提出,但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易观国际高级IT分析师梁新刚介绍,“2000年前后,人们提出了WebService的概念,SOA开始走向实际应用。”随着SOA发展的深入,各种SOA相关技术标准也随之发展和完善。SOA的优点和特点,已经为大多数厂家和用户所熟知,如松耦合、业务敏捷性、基于开放式标准等,那么在SOA中如何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标准呢?

我们知道谁控制了标准,谁就控制了游戏规则,就能够在未来的软件行业立于不败之地。制定标准无论是对厂商还是用户都很重要,厂商可以获得更多的竞争机会,而对用户而言可选择性增加,可替换性就有了保障。

因此,几乎当前所有的主要工具供应商和平台提供商都参与了SOA标准的制定,包括微软、IBM、BEA、Oracle、Sun、SAPAG、诺基亚、IONA、Xcalia、Zend、SonicSoftware等等。,每个企业都在制定一套以企业自身出发为基点,并且适合于用户的标准,每个企业都想通过一套可被市场、用户认可的标准来管理整个SOA市场。2008年基于SOA的软件产品将占领70%的市场份额,SOA的市场充满了辉煌的前景,许多的厂商越来越关注SOA这块大“蛋糕”,但SOA市场并不是一块很容易被某一家企业能吃掉的“蛋糕”的。标准已经成为SOA市场的重要杠杆之一。著名的第三方研究机构易观国际认为分两个方面看待SOA标准的问题:

第一、对SOA厂商: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往往意味着某一利益集团的胜利,有实力的软件厂商应主动投入到SOA标准的制定中。

第二、对企业用户:易观国际认为,不遵从SOA标准规范的,将使其整合异构系统的功能大打折扣。企业用户在技术选型时,应当对IT厂商在SOA国际标准或规范的遵从方面加以考察。

SOA技术标准

近几年SOA概念的推广及相关技术标准的发展,SOA逐渐为众多的用户所接受,并在企业应用的建设中逐步得到应用。但是,面对众多纷繁复杂的SOA相关技术标准,IT企业在开发SOA相关软件产品及用户实施SOA进行选择时,往往分不清楚哪些技术标准是他们所需要的,而且相当部分的SOA技术标准的定位,有一定的重合。因此,选择适合的SOA相关技术标准,成为IT企业和实施SOA用户的面临的难题。有消息表明SCA规范和SDO规范有望正式成为SOA标准。虽然目前已有了SDO和SCA标准,为SOA实现和广泛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从整个技术水平来看,SOA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标准需要完善和补充,这将是SOA未来的主要工作。甲骨文工具与中间件副总裁兼首席架构师TedFarrell说,SCA规范是一种实用的技术。目前甲骨文的WebCenterSuite就使用了SCA规范,使开发人员方便开发SOA和Web2.0项目。

但SOA的技术标准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技术总监陈渌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国内在开发层面SOA是有一些标准的,但是由于标准比较多,反而使的技术标准比较混乱,”

如同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其它软件一样,支撑SOA的产品也将从诞生、发展到完善的阶段,每一阶段的产品应该满足当前业务的需要,并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不断进行产品的完善。SOA爆发期渐近,但在我国信息化应用主要停留在数据整合阶段,完善和补充标准已经成为SOA普及的一个重要因素。

东方通科技公司首席架构师朱律玮对于SOA的标准表示:“SOA的标准现在需要强调两方面,一是技术标准,二是业务标准。技术标准更多的是需要针对软件厂商的,有了技术标准实现不同产品的互联。围绕SOA相关的技术有可能强调实现方式的标准,比如WS、SCA/SDO,JBI很重要的是建设业务标准,在业务标准中有可能一个企业的内部标准,要建设SOA的系统就是企业内部系统的整合,也可能是行业内部的业务标准。”同时朱律玮讲道,“只有标准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实现整合,包括企业内部的整合也包括行业之间的整合。”除此之外还有数据的标准、流程的标准,也很重要的是需要考虑管理方面的工作。

SOA标准组织

长风联盟

长风联盟全称为长风开放标准平台软件联盟,成立于2005年4月14日,首批22家成员单位自愿加盟,截止2007年4月,联盟成员已达37家。长风联盟将基础平台软件厂商、应用平台软件厂商、第三方中介机构联合起来,利用联盟方式扩大市场影响,规范产品标准,探索平台软件产业化的新路径。

目前长风联盟成立了SOA-RA-TF、SOA-AP-TF、SOA-ITSM-TF、SOA-QA-TF四个工作组,逐渐形成能代表成员意志的联盟开放规范。长风联盟确立了四大SOA目标:第一,带动500至1000家软件企业向SOA专业服务转型,并实现SOA相关产值超过20亿美元;第二,在SOA的软件咨询、软件服务及软件中介等领域培育3至5家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大型企业;第三,通过国际合作和交流,推进SOA标准分析、标准应用,逐步成为SOA国际通行标准的积极参与者,增强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政策制定工作中的影响力;第四,自主研发行业应用标准与规范,持续深化我国SOA行业实践。

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4月,长风联盟已正式加入OASIS国际标准组织,同时长风联盟还成为OASIS的中国代表处,在中国不仅成为OASIS的成员企业,而且更代表OASIS开展工作。

OASIS国际标准组织

OASIS是英文OrganizationfortheAdvancementofStructuredInformationStandards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结构信息标准化促进组织。OASIS是以开发、整合和推广包括Web服务、安全、商业事务、供应链、电子政务、互操作性和符合性所需的标准为主要目的非营利性的国际协会,它旨在推动电子业务的发展,聚合以及接受。这个协会比其他任何组织都生产更多的网络服务标准,包括公共部门和特定应用市场的安全,电子业务以及标准化努力。OASIS成立于1993年,5000多名成员,代表来自于100多个国家的600多个组织和个人。

OASIS与ISO,ISO/IECJTC1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企业协会标准化组织具有标准合作关系;通过OASIS可以直接提交国际标准化组织,成为国际标准。代表成员包括IBM、Microsoft、SunMicrosystems、Oracle、Adobe等。

OASIS对中国公司吸引力在于它所鼓励的互操作性方面的国际合作,例如:WebService、SOA等,通过对开放标准的采纳和推广,将消除目前所面临的孤岛多、信息沟通难、应用互操作性差等方面的问题

开放SOA(OSOA)组织

开放SOA(OSOA)组织,IBM、BEA、Oracle、SAP、普元软件等公司成立了OSOA(Open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协作组织,共同发布了两项SOA的技术规范:服务构件架构(SCA)和服务数据对象(SDO)。

2006年3月,迅速扩大到18家厂商的OSOA组织宣布了SCA(ServiceComponentArchitecture,服务组件架构)和SDO(ServiceDataObjects,服务数据对象)规范中关键部分的完成,并将正式提交给OASIS(TheOrganizationfortheAdvancementofStructuredInformationStandards,结构化信息标准促进组织),通过其开放式标准过程进行推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