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目前,尽管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许多新能源设备还是主要依赖国际市场,国内市场需求非常有限,产业发展严重受制于人。随着近期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及欧债危机的蔓延,许多传统需求大国大幅削减新能源补贴,市场急速萎缩,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同时,国内能源结构转型压力日趋加大、产能过剩风险日益上升,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减少对外需的依赖、加速启动国内市场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扩大新能源国内市场是能源结构转型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也快速增长、总量不断扩大,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使得碳排放居高不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源约束日趋增强、能源安全风险凸显,传统的能源消费模式急待转型。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占全球的18%,而且增速较快,2010年全球能源消费的增速是2%,而中国“十一五”期间的年均增速达5.9%。
包括风电、核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在内的新能源具有绿色、低碳、无污染、可再生的特性,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提升新能源比重,可有效弥补传统能源消费模式缺陷,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实现经济的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制定新能源规划,预计到2015年,水电和核电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提高到9%,其他非水能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也将达到1.1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2.6%左右。而反观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与上述发展目标差距巨大,截至2010年,我国累计光伏装机量800MW,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只有0.08%,几乎不值一提。风电和核电装机国内市场开发程度也非常有限。因此,加速启动新能源国内市场,实现能源结构转型势在必行。
二、扩大新能源国内市场是保障产业安全的需要
新能源产业过高的外向度,不利于保障产业安全,一旦国际市场稍有风吹草动,将对国内相关产业产生较大冲击。从目前情况看,未来国际市场需求前景不容乐观,企业扩大海外市场难度越来越大。
首先,传统需求大国经济状况不佳。我国光伏产业的主要出口市场在欧洲,然而受到欧债危机不断恶化的影响,许多国家的经济状况仍然不佳,财政收入大幅下降,有的甚至徘徊在破产边缘。在此情况下,政府对新能源的财政支持力度必然会大打折扣,倘若政府削弱了扶持力度,将会给私人投资者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对这个尚需政府大力扶持的新兴产业带来极大的困难。
其次,需求大国削减新能源补贴,市场急速萎缩。2011年2月,德国通过光伏上网电价下调方案,光伏补贴下调幅度将增加3%,德国政府希望将安装上限控制在3GW~5GW。 2011年5月,意大利批准的新太阳能光伏发电补贴法案,将每年补贴资金限制在60亿至70亿欧元,并将补贴与装机量挂钩。在这两个主要国家光伏政策调整的影响下,2011年光伏装机市场受到严重影响。
再次,全球经济低迷导致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升级。许多国家新出台的一些政策中均带有不同程度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如意大利新政策中明确指出采购的光伏产品若有60%产自欧盟国家,则补助额外增加10%;印度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政策则规定,光伏项目只有采购该地区一定比例的产品才可获得上网电价法的资助等。
最后,国内企业可能向外转移产能。如果我国应对美国的贸易诉讼不利,来自美国的订单将会有较大的税率风险,对美光伏产品出口可能会萎缩,如果欧盟跟进,情况愈甚。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光伏产业将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以规避贸易风险,除了尚德、阿特斯、浙江万向等企业已在国外设厂,近期重庆大全也加入其中,开始在加拿大投资建设组件加工厂。
三、扩大新能源国内市场是解决国内产能过剩的需要
2006年至今,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热情的双重刺激下,我国新能源产业投资一直居高不下,部分产品已经出现产能过剩苗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56家电池组件企业 2011年的太阳能电池产能已超过35GW,预计2012年产能在40GW以上,产量将超过24GW;欧盟2011年9月份发布的报告也显示,2012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能将达到80GW,我国占据超过50%的份额。当前我国的产能已可满足全球未来2年—3年光伏市场需求,需求增长速度远不能跟上产能扩张的步伐。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多晶硅产能已超过22万吨/年,而2012年世界预计需求不到10万吨。 “十二五”期间,我国地方政府规划建设千亿光伏产业园区就达到20个,规划产值达到2万亿元,而据EPIA预计,2015年全球光伏装机约为45GW,按8元/瓦计,全球市场安装需求也仅为3600亿元。目前国内年均新增风电装机大约1500万千瓦左右,但产能已经超过3500万千瓦。在国内新能源设备供过于求、外需萎靡不振的形势下,加速启动国内市场已成为新能源行业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良策。
四、扩大新能源国内市场的政策建议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必须加快发展。在目前的能源格局下,我国新能源产业要实现快速发展、扩大国内市场,进一步降低发电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是关键。这一方面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扩大市场应用规模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企业也应当通过强化关键技术研发、提升生产工艺水平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1.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政策补贴机制。
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初衷在于降低发电成本、促进产业发展,补贴过高不利于新能源技术进步,而补贴过低则将挫伤投资者信心,不利于产业发展,因此,补贴标准必须适中,并应随新能源技术进步而动态调整,仅在新能源技术、产业尚不能与传统能源竞争的特定阶段实行。同时不断降低补贴幅度,尽可能减轻因发展新能源给国民经济带来的负担。对商业化新能源项目补贴的对象,应是已经具有较为成熟技术且能够通过自身技术进步和商业化规模扩大,不断降低成本的企业。补贴政策的实施,需要建立竞争和比较机制,以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促进新能源发电技术不断进步,积极为新能源发电降低成本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积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体系。
目前新能源尚不具备市场竞争力,需要政策扶持才能生存发展。政府应积极宣传引导,提高公众和主管部门对新能源发电的认知度,自愿承担开发新能源的成本。落实并完善新能源“上网电价”实施细则,继续实施“金太阳工程”等扶持措施,鼓励新能源企业与电力系统等加强沟通合作,加快启动国内市场。坚持并网发电与离网应用相结合,以“下乡、富民、支边、治荒”为目标,支持小型光伏系统、离网应用系统、与建筑相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等应用,开发多样化的光伏产品。重视电源电网协调同步发展,形成新能源规划与电网规划互动的协同机制。通过合理的电价标准、适度的财政补贴和积极的金融扶持,积极扩大国内新能源市场。
3.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资金、人员方面的投入,加强产学研结合,支持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全面提升本土化新能源设备技术水平,以科技攻关或其他方式使有关企业在技术、设备、工艺等方面巩固或达到领先地位,力争在新能源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提升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整体实力,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我国新能源发电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实现从新能源大国向新能源强国转变的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新能源发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目标,稳定投资者信心,以调动各方资本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进行长期投入。今后的发展方向,必须注重自主创新和成本控制,把成本下降到可以商业化发电,平价上网,走到老百姓家中。
4.加强技术标准的前瞻性研究与制定。
纵览海外风电市场的成长轨迹,许多国家都是事先明确了风电优先上网、政府补贴电价、可再生能源配额方式等产业规划,此后再着手风电技术的孵化工作。而我国风电行业正是因为忽略了对入门要素的培育工作,才导致如今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我国风电的发展缺失风机制造、质量保证体系标准,缺失安装运营、维护管理以及与国情相适应的实时检测和故障诊断的技术标准。而要实现由风电大国到强国的转变,就要求标准化工作要跟上产业发展步伐,建立先进的风电技术标准体系。(朱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哈萨克斯坦广袤的草原上传来捷报——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供货的阿尔卡雷克50MW风电项目(以下简称:哈萨克斯坦项目)首台风电机组于当地时间7月13日10时成功完成吊装。这一关键节点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主体设备安装阶段,中车株洲所深耕“一带一路”新能
海上风电走向深远海后,对传统的固定式基础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而漂浮式基础目前成本还相对较高,演讲嘉宾们探讨了不同基础结构形式技术发展现状和应对策略。上海交大高震:《深远海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应用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级人才,挪威技术科学院(NTVA)
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为中国经济发
6月30日,历时5天的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圆满落幕。博览会上,中国华电“矩阵式”集中发布了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暨社会责任报告、6家上市公司2024年度ESG报告、16家直属单位和1家基层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受到众多中外利益相关方的关注与青睐。为此,中国华电微信公众号推出
6月26日,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20周年庆典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来自全球的优秀风电企业齐聚一堂,共商风电发展未来。会上,金风科技荣获GWEC颁发的“行业领军者”奖项。该奖项旨在表彰在全球风电行业中持续推动市场增长与技术创新的标杆企业,彰显了获奖企业在风电行业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贡献。G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6月26日,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20周年庆典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远景能源凭借在再生能源领域持续的创新、卓越的全球市场领导力及对全球零碳转型的坚定承诺,荣获GWEC“行业领军者”大奖(SegmentChampionsAward)。这一殊荣不仅是对远景能源技术实力的有力认可,更是对其推动全球
长期以来,海上风电直驱式、双馈式和半直驱式三种技术路线分庭抗礼,各有优劣。但在海上风电技术路线的竞争中,半直驱技术凭借独特的性能优势,正逐步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据CWEA统计的2024年中国下线的海上风电机型数据显示,在2024年下线的全部海上风电机型中,技术路线越发单一,全部为半
近日,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强势登陆我国海南、广东等地。明阳集团位于上述地区及广西区域的36个风电项目、包括“明阳天成号”、“明渔一号”等在内的1205台风电机组受到直接影响。凭借机组过硬的抗台风技术和运维团队周密的应急部署,“蝴蝶”过境期间,1205台风机全部经受住考验,实现了设备零重大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运达股份”),是国内最早从事风电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海上风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多个高能级创新平台,承担
行业挑战:混塔安全和锚索张力监测当前,随着风电机组向更大容量、更高塔筒方向演进,越来越多项目采用“混凝土基座+钢制塔身”的混合塔筒结构以提升整体稳定性与经济性。在这一结构体系中,锚索系统作为连接地基与塔身的“结构筋骨”,其健康状况直接决定着整机的安全命脉。锚索实际运行中存在四大核
第七届(2025)风资源技术论坛会议通知各相关单位:风资源技术作为贯穿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支撑风电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当前行业面临风电市场化交易、开发环境条件多样、理论研究迈向无人区、供应链与标准化体系不完善等多重挑战;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等新技术的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日前,湖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印发《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到2027年,全省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长株潭地区整县建成比例达到60%、洞庭湖区整县建成比例达到50%)。到2030年,全省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力争达到65%。到20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首次从国家层面为“绿电直连”模式构建了完整的规则框架。这一政策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相对明确的物理隔离与权责重构,为新能源高效消纳与碳足迹溯源认证带来新的市场机遇。(来源:电联新
7月10日,滨州市沾化区关于解释转发《关于印发滨州市贯彻落实省“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等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提升光伏发电质效,根据国家政策调整,稳妥有序推进海上光伏项目建设。2024年积极推进鲁北风光基地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具备条件的项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7月7日-7月11日)。政策篇重磅!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文件指出,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加强园区及周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支持园区与周边非化石能源发电资源匹配对接,科学配置储能等调节性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模式,鼓励参与绿证绿
日前,山西阳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阳泉市加快推动建筑领城节能降碳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新建建筑应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新建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光伏产品应用面积不低于屋顶总面积的50%,新建居住建筑光伏产品应用面积不低于屋顶总面积的30%。新建建筑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指出,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量需求,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核电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国家发改委将在试点探索、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等方面对零碳园区建设给予积极支持。各地区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本地区工业和信息化、能源主管部门等推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8日,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提高建筑用能电气化水平。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低碳化,在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楼、学校、医院、酒店、写字楼、大型商超、城市综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一、电
7月16日,华电新能(600930)正式登陆沪市主板上市,最高涨幅达215.09%,这一涨幅超越了2007年中国石油上市首日191.14%的峰值,创下A股历史上千亿市值新股首日最高涨幅新纪录。华电新能收盘价涨幅收窄至125.79%,但其市值仍近3000亿元,一举超越龙源电力、三峡能源等风光巨头。这也意味着,华电新能成
7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发改委核准5个项目,风电总装机容量1585MW,具体如下:1、乌兰察布丰镇市铁合金绿色供电项目(一)一期工程新能源项目:一期规划建设风电31.5万千瓦,光伏15.7万千瓦,配套建设7.08万千瓦/28.32万千瓦时储能。拟建1座220千伏升压站,以220千伏线路接入乌兰察布丰川循环
7月10日,华电新能首次上市新股发行结果公告,网上投资者认购数量为21.86亿股、认购金额为69.53亿元,网上投资者弃购数量为823.09万股,网上弃购率为0.375%。经核查确认,共有419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4883个有效报价网下申购,申购数量为101312500万股,网下投资者全额认购。另外根据公告,本次发行初始
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再次点名海上风电——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中国已连续七年新增海上风电装机领跑全球,累计装机量占据全球总量“半壁江山”,但在新能源的技术高地——深远海,运维成本高、便利性差等挑战,仍在深刻制约深远海风电的可靠性及成本竞争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华电新能首次上市新股发行结果公告,网上投资者认购数量为21.86亿股、认购金额为69.53亿元,网上投资者弃购数量为823.09万股,网上弃购率为0.375%。经核查确认,共有419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4883个有效报价网下申购,申购数量为101312500万股,网下投资者全额认购。另外根据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9日消息,浙江省发改委对人大代表建议诉求进行了答复,其中透漏出浙江能源部门对于发展储能、提升储能利用率的决心。浙江省能源局表示,全省三侧新型储能累计投运超4GW。其中截至2025年4月底,用户侧储能装机达1.9GW。人大代表建议指出,目前浙江电价已具备晚上和中午充电的“两充
7月9日,包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2025年上半年全市电力运行情况,上半年,全市累计发电量42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1%。其中,火电累计发电量309.78亿千瓦时,同比降低10.26%。火电中的公用电厂及自备电厂发电量分别为156.38亿千瓦时和143.7亿千瓦时(普拉特垃圾发电厂发电量0.7亿千瓦时),同比分别
第六章非化石能源发展本章作者伍梦尧(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总体发展概况01非化石能源成为发电量增长主要力量2024年,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5.4%,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达到84.2%。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2024年度发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