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张基尧:新环境条件下对水电发展的再认识

2012-10-08 11:09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关键词:水电站水电工程水电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水电建设工程环境发展变化,水电工程建设质量更要进一步的重视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电建设的深入,水电工程的工程环境和建设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对水电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都构成较大的挑战,影响到工程的建设运行以及效益的发挥。

首先是工程环境的变化。随着水电工程建设的深入发展,大江大河中下游已有可利用坝址。水电项目大多已移至澜沧江、金沙江、怒江、大渡河以及黄河上游。这些地区人口稀少、交通不便、气候恶劣、地质条件复杂,水文资料缺乏,民族宗教占据重要位置,给水电项目的设计施工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其次是江河上游山高谷深,为开发水能资源往往需要修建高坝、大库和长深隧洞,对狭窄河谷的工程布置,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勘探技术;高坝大库水工建筑物的抗震设计、高速水流的抗冲耐磨;泄洪建筑物消能;以及深厚复杂地层的基础处理等均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工程设计施工都面临诸多新问题;三是气候变化条件下,集中暴雨强度、大洪水灾害风险对水电工程形成新的考验,水库安全、边坡稳定、泥石流防范以及水下工程及水毁工程的修复的难度加大,分属不同管理主体的同一河流若干梯级电站联合调度及风险管理也在考验管理者的协调能力和工程调度控制系统的应变能力。

其次是建设环境的变化。我国实行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后,水电建设已形成多个行为主体,建设、设计、施工单位虽有共同的建设目标,但还有不同的自身利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电建设的发展,不同行为主体的工作环境和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作为项目法人的业主,为了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加快进度,招标压价和合同变更不及时屡见不鲜。个别项目由于先期准备工作筹资困难,资金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为加快施工进度,违背工程建设规律的现象既加大了施工单位的压力,也加大了工程质量的风险。其次是作为设计单位、设计规范的陈旧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水电工程设计的要求。前期投入不足和勘探队伍的老化作为工程基础的勘探工作点少、面窄、质量差,有的项目根本不能满足设计工作的需要。计算机设计极大地减轻了设计人员劳动的,提高了设计效率。但对于差异性极大的的水电工程来说,由于设计人员对就是觉得依赖,往往弱化了个案性的工程分析和设计计算,队伍结构的变化。高学历的设计人员又缺乏丰富的设计经验和对特殊问题的分析能力。这些不利因素都对生产高质量的设计产品和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第三,施工单位的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经验的行业和范围极大拓展,管理跨度增加,项目管理能力下降,工程分包及工序分包只是施工主体由企业职工向农民工转移,施工队伍总体技术能力下降,为追求经济效益,施工工艺陈旧,技术投入不足,农民工上岗培训不正规不规范,设置流于形式。试想,我们沿用陈旧的生产方式使用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施工队伍,如何面对世界级水电工程的各种技术要求,如何保证新形势下的水电工程能够经手特殊水情条件和全生命周期的历史考验。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水利水电工程涉及亿万人民群众的是生命安全,质量责任重如泰山。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日益严酷的技术挑战和多变的外部环境,如何保证其工程建设质量是水利水电建设者必须认真思考和勇敢面对的问题。我认为首先全行业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建立众生质量责任制和多层次多方面的质量保证体系,把保证质量的责任落实到工程现场每个环节,用工程阶段部位、环节的高质量保证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其次是落实科学发展的理念,遵循工程建设的规律,合理安排工期,打足工程概算,规范工程建设市场和招标投标行为,加强合同签订履行及变更的监管。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有效遏制强行压价、超常规赶工、随便变更合同的行为。三是及时修编设计规范、标准、定额,提前安排科研攻关项目,保证合理设计周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设计队伍素质和科技攻关能力,加强设计审查和现场设计组织,维护设计文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把尊重科学、尊重人才落实到水电工程的建设之中。四是强化施工单位的建设责任,充分发挥工程监理的作用,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管。着力提高施工单位的素质和项目管理者的素质,从制度上完善农民工的培训和考核,强化工程建设重要环节和阶段的验收,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为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提供保证。五是建设水电工程建设各方目标一致、团结协作、利益共享的机制。水电工程建设各方共同努力的创作成果相互依赖、荣辱与共,建设过程既环环相扣又相互参差,互为因果,项目法人应发挥组织和牵头的作用,立足工程质量大局,协调设计监理施工各方工作关系,从项目整体效益和长远利益出发正确、及时处理合同纠纷,及时决策技术、经济、工期、环境等条件引起的合同变更。

新环境下水电工程的质量面临诸多挑战。但是再复杂的工程也是人干出来的。只要遵循自然规律,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负责求实的精神,发扬长江三峡建设的传统和经验,我们就能保证水电工程的质量,向人民和历史交一份合格答卷。

四、水电工程流域梯级开发调度运行条件发生变化,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环境下的管理体制和调度运行机制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加快电力工业发展,国务院实施了电力投资体制改革。改变国家军方投资电力工业的作法,实施集资办电及还本付息电价,在水电领域实施流域、梯级滚动开发。但那时,的流域梯级开发依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统一管理,发输配一体化。到本世纪初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由国家电力公司分解为五大电力投资及两大电网公司。五大电力投资公司为占据水电资源,纷纷划区开发,形成了一个流域若干梯级电站,分属不同电力投资公司和不通电站由若干投资主体、控股参股的混乱局面。(如金沙江流域下游由长江三峡水电建设集团,中游由华电集团公司,上游由 投资公司。八级电站有四级由华电投资,其他四级又分别由华电、华能、大唐及私有公司控股或参股)。这对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水电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对电站建成后的流域调度及水资源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对电站安全运行存在一定隐患。其次电力体制改革使发输电分开。国家西电东输战略的实施要求有的电站就近上网,有的电站直流输出,电站所在省、受电地区以及电网的利益相互博弈,电量、电价争论不休,甚至有的水电站已经具备发电条件。但由于电网关系未能厘清而难以上网发电,新环境下的水电工程流域梯级开发调度运行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极需要研究探索流域管理的新机制、新形式,以利于水电站的运行安全和综合效益的发挥。

按照本人十分愚钝的想法。一是进行新的资产重组,对五大电力投资公司的**投资流域的资产进行等价交换或相互收购,力争一个流域有一家最多两家投资公司。作为水电站业主负责运营管理并与电网公司或用电户建立长期稳定的供电关系。二是组建流域水电调度中心。由同一流域内的多家投资公司协商组建流域水电调度运行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接受电网指令,对流域内水电站安全高效运行负总责,建立与水利流域机构的密切联系。在电调服从水调的原则下,有效发挥梯级水库的调蓄作用和水力发电机组的工况,促使水电效率最大化。三是建立同一流域内各水电站之间完善的水情预报、信息系统和统一的风险管理模型。全面评价上游梯级蓄水、泄洪、发电、供水对下游梯级的影响,制定极端气候及降雨条件下,上游水库泄洪及水污染对下游水库造成影响的应急预案。

新环境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及运行提出了新要求,适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切实保障工程安全,努力履行社会责任,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当代水利水电建设者的历史担当和社会责任。

作者为: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原主任、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站查看更多>水电工程查看更多>水电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