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合同能源管理“看上去很美”!

2012-10-12 14:00来源:中国合同能源管理网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二氧化碳热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节能服务业总产值2015年有望突破3000亿元,多方面发展瓶颈尚待突破

近日,清华同方与辽宁省煤炭局所属灯塔市红阳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由同方节能公司投资建设余热回收城市供热系统,配置吸收式热泵机组总计113兆瓦,回收热电厂循环冷却水余热,实现总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项目可实现年节约标煤2.4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3 万吨。

而这仅仅是诸多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的一角,业内专家指出,作为一种市场化的节能服务模式,合同能源管理在进入我国10多年后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迅猛

一个化工企业,由于设备和工艺流程老化,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仅电费每年就要开支3000万元,同时,余热废气排放让企业长期背负减排压力。化工厂想进行设备和工艺改造,但苦于没有数千万元资金投入,有心无力。此时,有节能服务公司主动上门,与该化工企业签订了8年期合同。节能公司免费提供节能改造技术资金和设备,化工企业由此顺利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当年节约电费1000万元,并获得销售余热废气的部分收益。按照协议,节能公司每年获得节省电费和余热废气销售收入的八成收益。

“这就是典型的合同能源管理。”国内最大的节能系统集成服务商、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葛亚飞说,该模式利用市场化机制,使用能企业在“零投入”情况下提升能效、减少排放、节约成本;节能公司挖掘了潜在市场机会,合理分享节能收益;政府部门减轻环保民生事业财政支出压力;百姓则享受到节能减排带来的碧水蓝天,“由于能够让多方共赢,合同能源管理已逐渐成为国内节能减排市场的重要运营模式”。

从定义上来看,合同能源管理是指由节能服务公司与用户签订能源管理合同,为用户提供节能诊断、融资、改造等服务,并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和获得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模式。

1996年,合同能源管理这一概念被引入我国。到2010年,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投资已经达到40亿美元。而合同能源管理的发源地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其投资也就40亿美元~50亿美元的规模。如今,我国的合同能源管理产业还在持续增长。

为支持合同能源管理发展,国务院2010年4月印发《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对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的项目考虑实施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政策支持等。

国务院今年6月底正式印发的《“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更是把节能环保服务业培育工程列入八大重点工程。提出要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到2015年,力争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到2000多家,其中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节能服务公司约20家,节能服务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累计实现节能能力6000万吨标准煤。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也提出,“到2015年,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业销售额年均增速保持30%。”得益于政策的推动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自身的良好市场表现,合同能源管理已成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一大利器。

发展瓶颈尚待突破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虽然看上去很美,但也面临投入大、回收慢、融资难、信用差、节能量测算难等难题,这已成为制约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障碍。

资金投入大、回收期长,是考验合同能源管理的头号难题。对节能公司而言,强大的持续融资能力是其做大做强的前提。中国节能协会的相关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中小型节能服务公司现阶段最大的困难就是融资难。

世界银行高级能源专家王晓东对此深有感受,“中国的银行对风险控制很严,他们最看重企业的信用和抵押,而大多数节能服务公司无法过关”。她对此提出了建议,“做节能服务项目,可用节能量作抵押,根据项目的投资和盈利来做融资,而不是根据公司的资产来融资。从资产融资转到项目融资,这是最大的一个观念转变,国外很多都是项目融资。世行跟浦发银行在上海正在准备一个项目,就是一个用节能量作为抵押的业务。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突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合同能源管理查看更多>二氧化碳查看更多>热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