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我国电力能源新技术发展趋势

2012-10-16 15:14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关键词:分布式电源煤炭煤化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自主创新 摸索新能源替代之路

过去100多年间,人类的能源利用经历了从薪柴时代到煤炭时代,再到油气时代的演变,在能源利用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能源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但总体趋势是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不断上升。

作为国家能源局成立以来颁布实施的第一个专项规划,不仅将已具备一定基础并在“十二五”期间能够实现产业化的重大能源科技工作作为主要任务,而且部署了未来10年有望取得突破的重大前沿科技项目,如700摄氏度超超临界机组、高温高强度材料、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等。

对于难以在2020年之前实现商业化应用的前瞻性技术及基础研究工作,如核聚变、天然气水合物等,也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予以体现。

从能源安全角度考虑,中国寻求发展替代能源,比如页岩气等,但很多核心关键问题尚需自主创新解决。

如今,中国进入依靠煤电油气等传统能源同时“追风逐日”的时代。

我国能源发展必将从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向科技创新驱动型的发展模式转变;从严重依赖煤炭资源,向绿色、多元、低碳化能源发展转变;从各种能源品种独立发展,向多种能源互补与系统的融合协调转变;从生态环境保护滞后于能源发展,向生态环境保护和能源协调发展转变。

能源科技,前景可期。

能源科技成果及攻关方向

煤炭开采和开发:先进制造、自动控制、信息技术在煤炭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煤层气开发利用方面,高、中高浓度煤层气利用技术已经成熟,低浓度煤层气利用技术处于研究和示范阶段。

油气勘探开发:复杂构造三维建模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地震地质数据采集技术向四维方向发展;成像测井仪器向小型化、集成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高含水油田共享地模、虚拟表征等技术发展迅速;滩海和海上油田开发技术向平台一体化、作业智能化、设备高可靠方向发展。

水力发电和输配电:利用先进的新型输电和智能化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电网安全水平。以能源梯级利用为特征的分布式电源改变了集中式发电和大规模传输的传统模式。

核能发电:三代压水反应堆技术向非能动安全以及采取严重事故预防与缓解措施等方向发展。四代核电技术向固有安全和经济性、减少废物量、防止核扩散等方向发展。

风力发电:风电机组朝着大型化、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已运行的风电机组单机最大容量达到7兆瓦,正在研制10兆瓦以上风电机组;海上风电已解决机组安装、电力传输、机组防腐蚀等技术难题。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利用向采集、存储、利用的一体化方向发展。光伏并网逆变器单机最大容量超过1兆瓦,光伏自动向日跟踪装置已大量应用;以光伏发电产生动力的太阳能飞机实现昼夜飞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分布式电源查看更多>煤炭查看更多>煤化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