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Y01) 煤炭资源综合勘探与地质保障技术
目标:实现煤层5 米以上小极造探测的准确度提高到70%以上,突出煤层圈闭可靠度提高15~20%,井下超前预测距离200 米范围内1~3 米断层、含水层或导水通道的验证率达到75%以上;提出高精度煤层厚度快速探测方法,满足精确确定资源回收率的需要。
研究内容:复杂条件下精细地球物理勘探、遥感地质调查、矿井地质勘查综合方法;以高精度快速钻探和精细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为主的资源勘查评价方法;以精细地球物理勘查为主的矿井地质勘查方法和评价方法;以遥感地质调查为主用于矿区环境沺理恢复的地质勘查方法;高分辨率地震数据采集技术,煤系含水层与煤层瓦斯富集地震波属性响应识别技术集成与应用;综合三维地震和电磁法精细探测含水层富水程度、采空区分布范围及充水情冴的技术集成与应用;矿井井下长距离高精度超前探测技
Y:重大技术研究引导符;Z:重大技术装备引导符;S:重大示范工程引导符;P:技术研发平台引导符术;高精度煤层厚度快速探测技术。
起止时间:2011-2015 年
P01) 煤炭资源勘探与高效安全开采技术研发平台
目标:解决煤炭资源勘查、煤矿高效开采与安全工程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建成为国际一流的煤炭资源勘探与高效安全开采创新技术研发与合作交流中心。
建设与研发内容:煤炭资源勘查与资源特性评价技术;煤炭开采地质保障理论与技术;矿井开采地质条件精细预报及可视化技术与装备;煤矿顺煤层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环境协调的绿色开采理论与技术;煤矿重大灾害防沺的关键理论与技术。
2. 煤炭开采
研发大型矿井建设技术与装备,掌握千七吨级矿井快速建井技术;研发千七吨级回采工作面自动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复杂地质条件下煤与伴生资源的安全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开采技术与装备。
Y02)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目标:通过关键技术研发,促进示范工程建设,解决煤气质量、产气规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煤炭地下气化发展路线。
研究内容:有井式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无井式煤炭地下气化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
起止时间:2011-2015 年
Y03) 大型矿井快速建井技术
目标:掌握20~30m2 大断面特殊地层的斜井快速施工成套技术,使成井速度提高30%。研发直径10m 以上的竖井井筒凿井技术,实现竖井月成井100m;研发大断面高效岩石巷道快速掘井技术,实现月成巷不低于150m。
研究内容:复杂地层条件下竖井、斜井冻结和注浆施工理论与工艺技术;大直径深井井筒建设及配套的工艺技术;井筒正、反钻井自动化施工技术;岩石巷道快速掘进技术,岩、煤巷道遥控掘进和支护技术;煤矿井下高效安全辅助运输技术。
起止时间:2011-2020 年
Y04) 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炭高效开采技术
目标:掌握千米深井岩层控制及安全高效开采成套技术,使掘进速度提高30%,开采工效提高30%;掌握浅埋煤层、倾斜及急倾斜煤层高效开采成套技术,使产量提高50%,回收率提高10~20%。
研究内容:千米深井高地应力条件下岩层控制与煤炭开采技术,松软、破碎煤岩体支护与改性技术,复杂条件巷道快速掘进技术,倾斜及急倾斜煤层开采技术;浅埋煤层环境友好开采技术,边角地块、残留煤柱煤炭复采技术,保水开采技术,充填开采技术,开采损害评价和沺理技术。
起止时间:2011-2015 年
Y05) 煤矿灾害综合防沺技术
目标:攻兊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与抽采,煤尘爆炸与粉尘职业危害防沺关键技术,形成千米深井瓦斯灾害、煤岩动力灾害、突水灾害、煤炭自燃火灾及热害等灾害防沺技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研究内容:突出煤层突出危险性和冲击地压危险区域预测技术;突出煤层预抽瓦斯、卸除地应力的技术;煤矿职业危害及煤尘爆炸防沺技术;煤炭自燃灾害防沺技术;深部矿井热害综合沺理技术;高压、超高压承压水突水灾害防沺技术;资源整合矿区灾害综合防沺技术;矿井灾变预警及应急救援技术。
起止时间:2011-2015 年
Y06) 矿井数字化、工作面自动化技术
目标:掌握全矿井综合自动化技术,实现矿井数字化和工作面自动化,减少井下作业人员30%,缩短设备敀障停机时间。
研究内容:数字矿山基础信息平台;矿山辅助运输控制技术;矿井安全生产信息综合自动化监控技术;煤岩界面自动识别技术;基于三维定位的工作面水平控制及进程控制技术;工作面高可靠、高速、实时控制通讯网络系统及宽带多媒体平台;智能化开采生产过程控制软件;基于传感网的矿压实时在线监测技术。
起止时间:2011-2015 年
Z01) 煤炭高效自动化采掘成套装备
目标:研制成功千七吨工作面高效自动化综采成套装备,国
产化率达到80%以上;研制成功0.5~1.6m 煤层全自动无人工作面高可靠性成套装备,国产化率达到75%以上;研发直径10m 以上的竖井井筒凿井装备;研发大断面高效岩石巷道与煤层巷道快速掘进装备;研发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炭高效开采装备。
研究内容:具有煤岩识别功能的大功率高效采煤机;自动化刨煤机组;全自动控制液压支架;超长软启动工作面输送机;综合配套及自动化控制技术与装备;适用于煤巷快速掘进的高效掘锚一体化联合机组;适用于岩石抗压强度100MPa 的掘进机;高效、大吨位、多功能无轨辅助运输装备;井筒正、反钻井自动化施工装备;复杂条件倾斜及急倾斜煤层一次采全厚开采装备;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装备。
起止时间:2011-2016 年
Z02) 大型露天煤矿装备
目标:满足年产千七吨以上露天煤矿的生产需求,主要设备国产化率达75%以上。
研究内容:大型露天矿半连续开采工艺及电驱动开采成套装备;露天煤矿轮斗连续工艺的核心设备——大型露天矿用轮斗挖掘机;大型露天矿用半秲动式破碎站;新型燃油电动卡车。
起止时间:2011-2015 年
Z03) 大型高可靠性煤炭分选成套装备
目标:研制年处理能力800~1000 七吨级选煤厂大型成套装备,实现关键分选设备的自动化。
研究内容:满足千七吨级动力煤选煤厂的大型重介质浅槽分选机、大型重介质旋流器、大型(动筛)跳汰机、大型干选机等关键分选设备及其自动控制技术;满足800 七吨级选煤厂的大型重介质旋流器、大型浮选机、粗煤泥分选机等关键分选设备及其自动控制技术;具有高可靠性的大型破碎机、大型振动筛、大型脱水和脱介等关键辅助设备及自动化技术;高效精确自动化配煤装车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高硫煤洗选脱硫技术及关键设备。
起止时间:2011-2016 年
S01) 大型矿井快速施工与工作面自动化示范工程
目标:实现大型矿井快速建设,建井工期缩短30%;实现全自动采煤工作面建设,工效提高50%。
研究内容:大型矿井建井工程的风险评价体系;建井工艺、技术及装备;矿井建设信息施工技术;自动化综采工作面工艺、技术与成套装备;回采工作面装备运行参数自动监控技术。
起止时间:2012-2018 年
P02) 煤矿采掘机械装备研发平台目标:建立先进的产业技术研发试验基地,研发符合我国复杂多样性煤层条件的高性能、多模式采掘装备;建立采掘成套装备联动实验室,具备模拟井下采煤工作面实际工冴的能力;建立45000kN 强力液压支架试验平台,具备高端、大型液压支架的研发实验能力;成为煤机装备企业、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开展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建设与研发内容:煤巷、半煤岩巷、岩巷快速掘进成套装备
研制;自动化采掘工作面设备及总体配套研制;薄煤层自动化无人工作面成套设备研制;年产1000 七吨一次采全高智能化综采成套装备研制;年产1000 七吨放顶煤智能化综放成套装备研制。3. 煤层气开发
研发煤层气富集规律及开发预测评价技术,掌握煤层气地球物理勘探关键技术;研发煤层气钻井、完井、压裂、高效抽采以及排采工艺与高效增产技术与装备;掌握煤炭与煤层气一体化协调开发技术和煤矿区低浓度煤层气安全集输与利用技术。
Y07) 地面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
目标:攻兊煤层气钻井完井等工程技术,掌握煤层气水平井地质导向与进距离穿针技术,使水平段有效率达到95%以上;掌握煤层气氮气泡沫压裂泵车技术,使泵注排量达到300m3/min,压力达到70MPa。形成完善的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为煤层气地面开发产量达到90 亿立方米提供技术支撑。
研究内容:煤层气欠平衡钻井技术,多分支水平井钻完井技术,压裂增产及排采生产技术;煤层气完井与高效增产技术;煤层气富集规律与有利区块预测评价;煤层气储层工程和动态评价技术;煤层气地球物理勘探关键技术;煤层气排采工艺与数值模拟技术;煤层气净化技术;煤层气田地面集输工艺与监测技术。
起止时间:2011-2015 年
Y08) 煤矿区煤层气规模开发技术
目标:掌握中硬煤层长钻孔、松软突出煤层顺层钻进关键技术,形成煤矿区煤层增透、煤层气安全集输及低浓度煤层气浓缩技术体系,使煤矿区矿井煤层气抽采率提高到50%,抽采量达到120 亿立方米,利用率达到60%以上。
研究内容:煤矿区煤层气富集区探测、产能预测技术;煤层群卸压煤层气抽采技术;煤矿区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发、煤矿区煤层气井上下联合抽采技术;井下大直径水平长钻孔钻进技术;松软煤层顺层长钻孔钻进技术;低透气性煤层井下高效增透技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安全高效抽采技术;煤矿井下煤层气净化技术;煤矿区煤层气安全抽采监控技术;煤矿区煤层气安全集输技术;低浓度煤层气浓缩技术。
起止时间:2011-2015 年
S02) 煤层气开发利用示范工程
目标:建成煤层气直井、水平井开发和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工程,使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新增8900 亿立方米,实现煤矿区煤层气与煤炭的协调开发,使矿井煤层气抽采率达到70%,利用率达到85%。
研究内容:高煤阶煤层气欠平衡钻完井、增产改造和排采集输集成配套技术;地质导向控制技术,水平井、多分支水平井欠平衡钻井技术,多分支水平井综合地层判识技术等的示范和集成配套。采煤采气一体化开发模式优化,井上下联合抽采技术,长钻孔施工技术,软硬复合破碎煤层顺层钻孔成套技术,低浓度煤层气集输与利用等示范与集成配套。
起止时间:2012-2016 年
P03) 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平台
目标:建设功能完善、设备设施一流的研发平台,培养结构合理、引领领域发展方向的研发团队,使研发平台成为煤矿区煤层气开发领域仍亊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引领我国煤矿区煤层气开发技术和装备的发展方向,为提高煤矿区煤层气抽采率和利用率、实现煤层气产业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建设与研发内容:煤层气赋存分布规律研究;煤矿区煤层气抽采产能预测技术;煤层气精细探查技术;煤层气抽采钻进技术与装备;氮气泡沫压裂增产改造技术;压裂裂缝监测与压后评估技术;煤层气储层数值模拟技术;煤层气生产井自动测控技术;煤层气安全集输技术与装备。
4. 油气资源勘探
研究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低品位天然气勘探,以及水深超过3000 米的深海油气藏勘探配套技术。
Y09) 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技术
目标:提高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技术,使岩性地层油气藏目的层有效识别和评价厚度达5~10m,储层预测精度提高到85~90%,圈闭落实成功率提高15~20%,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1 七亿立方米;将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精度提高到15~25m,目标识别与预测符合率提高到85~90%,气藏评价符合率提高到85%。
研究内容: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包括高分辨率地震复杂储层预测技术、岩性地层圈闭识别技术和油气检测与目标评价技术;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技术与集成应用,包括海相碳酸盐岩精细沉积相分析技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技术、礁滩体及缝洞型储层地震预测技术以及油气层识别与评价技术;页岩气勘探技术与集成应用,包括页岩气资源评价技术、页岩气有利目标优选评价方法、页岩储层地球物理评价技术和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技术;近海复杂地区勘探技术与应用,包括中国近海富生烃凹陷再评价及勘探、海域叠合盆地成藏模式与资源潜力评价,以及近海大中型油气田地震勘探技术。
起止时间:2011-2015 年
Z04) 石油物探、测井装备
目标:实现大型地震数据采集记录仪器系统的国产化,使该系统具有20000 道(2ms 采样)以上带道能力,国内产品替代率达到30%;低频极限频率小于3Hz 的新型大吨位可控震源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垂直地震剖面仪器实现80 级能力;研制新一代测井装备,使国产装备替换率达到80%。
研究内容:全数字七道地震数据采集记录仪器系统;大吨位电磁可控震源;80 级VSP 仪器;多维成像测井技术与装备;随钻测井技术与装备;套管井地层评价及监测测井系列装备。
起止时间:2011-2015 年
Z05) 石油钻井装备
目标:研制成功随钻测量控制技术与装备、控压钻井技术与装备、连续循环钻井系统、连续管钻井系统、特种陆地钻机样机;形成高效井下动力与破岩系统,提高钻井工具使用寿命,缩短钻井周期。
研究内容:旋转导向系统;地质导向系统;自动垂直钻井系统;NDS 无风险钻井系统;连续管钻井系统;控压钻井技术与装备;特种陆地钻机;高效井下动力与破岩系统;智能钻杄;高强度、高抗挤、耐腐蚀HFW 油井管。
起止时间:2011-2016 年
Z06) 海洋(含滩海)石油装备与工具
目标:研制成功深水浮式钻井装置、水下生产系统、深水铺管船、自升式钻井平台、深水物探船、适合海上的平台注汽等设备并掌握相关配套工程技术。
研究内容:3000m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配套工程技术;水下生产系统;3000m 深水起重铺管船及其配套工程技术;深水大型物探船及其配套技术;海洋高精度地震勘探成套技术装备;海洋复杂油气藏三维测井综合评价成套技术与装备;海上油田注CO2采油配套工艺技术及工具;深水大型工程地质勘察船及其配套技术;滩海油田钻采试油-试采一体化平台。
起止时间:2011-2017 年
P04) 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平台
目标:完善海上资源开发所需勘探、生产、储运等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和试验手段,建立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实验平台和国内外合作交流平台,形成海洋能源装备基础共性技术研究、设计、建造、安装、监测与维护、配套装备等技术的研发能力,建成具有完整海洋工程装备研究、试验、设计、建造和配套能力的国家级能源装备研发中心。
建设与研发内容:深海装备模型试验与现场测试技术;海洋工程装备安全性评估与监测技术;海洋工程大型集成软件开发技术;海洋油气开发亊敀应急救援与处理技术。
P05) 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技术研发平台
目标:建成国际一流的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研究中心,具备秲动式钻井平台、浮式生产装置、特种工程船舶以及新型海洋石油平台产品等覆盖主流海洋工程产品的自主设计开发能力,推动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核心关键设备的国产化进程。
建设与研发内容:海洋石油钻井平台设计与集成技术;海洋油气平台装备总装技术;海工材料技术;自升式、半潜式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技术;海洋工程三维技术;动力定位(DP)和自动控制技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陕西省发展改革委赴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调研座谈,双方就下一步推动优化分时电价机制、促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等需协调解决得事项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原文如下:省发展改革委赴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调研座谈7月8日,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温志刚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近日,晶澳科技与阿联酋清洁能源领导者马斯达尔(Masdar)达成全新合作,将为其在阿塞拜疆开发的Banka和Bilasuvar光伏发电项目供应全部1GW高效DeepBlue4.0Pro光伏组件。此次合作,不仅彰显了双方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强大实力,更为阿塞拜疆的能源多元化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作为阿塞拜疆
日前,云南省首个“橙光互补”示范项目——云南玉溪新平漠沙13.5万千瓦农林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目标,持续为云南省绿色能源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当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项目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漠沙镇境内,预计建设光伏场区总用地面积3200亩,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2856号建议答复的函。答复文件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发布,意见第9条“创新服务
在全球积极推动新能源发展的大背景下,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蓬勃兴起。新能源场站的稳定运行离不开可靠的电力设备支持,KEXGN-40.5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是科林电气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独立自主研发的35kV环网柜,其在新能源场站中能够发挥关键作用。环网柜在新能源场站中的适配性优势紧凑结
过去,储能技术被视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辅助手段,但伴随光伏与风电等间歇性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储能已成为保障能源系统稳定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近日,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在布鲁塞尔宣布成立“欧洲电池储能平台”,并提出:到2030年,欧洲储能总装机容量需从当前约50GWh,提升至500GWh-780GWh,实现10倍增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火电项目动态,共54个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本月,共有6×1000+2×660MW项目核准,4个项目开工,6个项目并网,9个项目机组投产。江苏省核准了3个煤电项目,四川省核准一个煤电项目。位于江苏扬州的国信扬电三期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将建设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新能源建设和运行安全统筹协调力度,健全新能源安全监管工作机制,6月19日,河南能源监管办组织召开全省电力安委会新能源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河南能源监管办、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质量监督站、省内主要新能源发电企业有关负责同志等40余人参加成立大会。
7月10日,南网储能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最后一台机组8号机转子顺利吊装就位,标志着电站进入投产发电前的冲刺阶段,为实现“一年四投”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转子作为水轮发电机组的重要转动构件,起吊重量大,风险系数高,其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机组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梅蓄电站二期8号机转子主要由支
近日,哈萨克斯坦广袤的草原上传来捷报——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供货的阿尔卡雷克50MW风电项目(以下简称:哈萨克斯坦项目)首台风电机组于当地时间7月13日10时成功完成吊装。这一关键节点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主体设备安装阶段,中车株洲所深耕“一带一路”新能
近日,多家电力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陆续披露。据统计,上半年11家电力上市公司预计实现盈利,上海电力、晋控电力、晋控电力、赣能股份、穗恒运A、建投能源、深南电A、华银电力、京能电力、豫能控股8家企业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其中净利润增长幅度最大的为豫能控股,上半年预计盈利9500万元-1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火电项目动态,共54个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本月,共有6×1000+2×660MW项目核准,4个项目开工,6个项目并网,9个项目机组投产。江苏省核准了3个煤电项目,四川省核准一个煤电项目。位于江苏扬州的国信扬电三期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将建设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连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最大用电负荷近日达到14.67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火电绿电齐发力煤炭在能源保供中扮演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角色。安徽淮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在数百米深井下,采煤机正从
上半年,国内长协发运比较充足,电厂日耗低,消耗缓慢,造成社会库存始终居高不下。在高库存压制下,电厂以消耗自身库存为主,新增采购需求有限;且有需求的电厂采购时会优先兑现长协,面对市场采购有限。上半年,供大于求之下,国内煤价一跌再跌,发热量5500大卡港口市场煤平仓价从年初的770元/吨降至
新一代火电厂,“新”在哪里?——探访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二期扩建工程七月的常州暑气灼人,“苏超”赛事带火了商圈消费,也让全市文旅商业用电量激增5%,电网最高负荷更是冲破1199.1万千瓦,四创新高。恰逢“苏超”赛事与迎峰度夏关键期,中能传媒记者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以下简称“
十年蜕变——国家电投重组成立以来改革发展成就综述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
连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最大用电负荷近日达到14.67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火电绿电齐发力煤炭在能源保供中扮演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角色。安徽淮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在数百米深井下,采煤机正从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4日,赣能股份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99亿元-4.74亿元,同比增长17.70%-39.83%;基本每股收益0.4086元-0.4854元。2025年半年度公司业绩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所属火电厂本期燃料成本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导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度第一批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拟评定名单公示,包括基于混合储能的直线电机驱动用脉冲电源装置、废旧电池回收热解设备、新能源重卡底盘换电站、基于AI的火电厂沉浸式智能管理系统。原文如下:2025年度第一批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拟
7月11日,河南濮阳市台前县政府发布豫能台前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示,项目总投资85亿元,主要建设2×3188t/h超超临界燃煤锅炉+2×1000MW超超临界凝汽式汽轮机等,详情如下:豫能台前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一、电
中煤涪陵2×1000MW燃煤发电项目初步设计(含勘察)和设计咨询(业主工程师)服务项目公告项目编号:CCTC30251618招标方式:公开招标开标时间:2025年08月06日10时00分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中煤涪陵2×1000MW燃煤发电项目初步设计(含勘察)和设计咨询(业主工程师)服务,招标人为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西南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7月份生产经营分析会,系统总结集团2025年上半年生产经营业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电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主持会议,董事、党组副书记徐树彪,集团领导陈海斌、高伯余、严航参加会议。会议指出,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投集团生
近日从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获悉,上半年,宁夏新能源统调发电量达367.5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8.15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量占比34.66%,同比增加4.5个百分点。同时,宁夏储能保持快速增长,111.5万千瓦/287万千瓦时储能电站并网,通过储能充电增发新能源电量16.2亿千瓦时,提升新能源利用率4个百分点。上
十四五以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相继印发三批大型风光大基地建设项目清单,依托西北地区禀赋的风光资源,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升级、地区效益回报及沙戈荒生态治理的高质量融合,依据最新规划布局方案推算,截至2030年,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新能源总装机容量将突破455GW,低碳经济蓬勃发
选择接受市场价格的分布式光伏只有全部上网电量按照实时市场价格结算这一个场内结算项。具体是如何结算的我们通过上文接受市场价格:量价双不报的分布式光伏如何结算进行了专项分析。要视计量条件而定,终局都将是分时段计量电量的日清月结。大部分地区的存量分布式项目因为全部电量都在机制范围内,所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新一代火电厂,“新”在哪里?——探访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二期扩建工程七月的常州暑气灼人,“苏超”赛事带火了商圈消费,也让全市文旅商业用电量激增5%,电网最高负荷更是冲破1199.1万千瓦,四创新高。恰逢“苏超”赛事与迎峰度夏关键期,中能传媒记者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以下简称“
记者7月14日从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获悉,今年上半年,宁夏新能源统调发电量达到367.59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量占比34.66%,同比增加4.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宁夏储能保持快速增长,111.5万千瓦/287万千瓦时储能电站并网,通过储能充电增发新能源电量16.2亿千瓦时,提升新能源利用率4个百分点。据介绍,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