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软件安防软件评论正文

美狙击中兴华为:“自卫”是假再设贸易壁垒是真

2012-11-15 11:14来源:《经济》杂志关键词:华为中兴信息安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自卫”是假 再设贸易壁垒是真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上的贸易大国,美国很是不爽,总是找中国企业的茬,针对中国企业设置的反倾销、反补贴、特保等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商务部研究院市场部主任白明一针见血指出美国狙击中兴华为事件。一名华为公司的法律顾问指出:“随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断增加,美国已经意识到不能用知识产权手段来抵制中国产品了,于是不得已而虚构了威胁国家安全的手段。这种手段是很可笑的,如果一两家中国企业就能够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那么美国也太不自信了吧!”一个对世界负责、对企业有信心的国家将会用产品来赢得世界的尊重,而不是设置贸易壁垒、固步自封。

“威胁国家安全”已是惯用伎俩

原本就是两国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行为却被无端的上纲上线,甚至还被扣上了“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帽子。“对于抵制IT和通信企业而言,使用威胁国家安全的方式是比较普遍的,往往也比较奏效。”长期从事跨国企业管理与国际产业经济研究的国务院产业经济专家张耀寰先生告诉记者。其实我们只要稍加分析便不难发现,堂而皇之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理由的背后隐藏的是美国惯用的伎俩,即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打着“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幌子,阻碍中国企业在美国乃至全球拓展市场,进而打击中国的新兴战略产业,遏制中国的崛起。

在10月24日召开的“科技创新全球化进程中中美知识产权保护和反倾销法律实务高峰论坛会”上,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平告诉记者:“近年来美国已经针对中国开展了多项337调查,其名为保护知识产权,实为设置贸易壁垒,此次威胁国家信息安全的本质就是设置新的贸易壁垒。”

此时,美国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正在紧张的博弈之中,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抛出了建议美国公司不要与华为和中兴有商业往来的报告,也很耐人寻味。因为在美国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惯例,每逢总统大选政客们都喜欢拿中国说事。探其根源,除了中国的国力与日俱增之外,也因为美利坚的政客们对当前的经济下滑之势束手无策,从而翻出“中国威胁论”,企图转移民众视线,以谋取更多的选民支持。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这几年美国的恐华情绪不断升温,受其影响往往以“国家安全”、侵犯知识产权、涉嫌腐败等为由来抵制中国的企业,其中有些指责我们看似荒谬,却很符合美国人思维逻辑,还容易被选民接受获得选民的支持,并顺理成章地成为政客捞取选票的重要手段。

如今,华为和中兴已直接威胁到了美国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思科公司的商业利润,而美国有73名国会议员持有思科公司的股票,一向视华为是最大竞争对手的思科利益集团岂能善罢甘休。来自非营利机构Opensecrets的统计数据显示,思科2011年的游说支出达280万美元,今年截至目前的支出也达到121万美元,相比之下从1999-2002年,思科公司的游说支出仅维持在二三十万美元的水平。可以说思科公司对美国国会持续不断的游说,与此次报告的出炉不无关系。据分析,美国国内市场占据思科公司收入的一半以上,为了维护自己的市场份额,思科利益集团就会想尽办法去影响国会出台打击中国企业的措施。博客网创始人方兴东称,此次事件的核心是利益之争,它并不是单独的事情,是思科十年多来系统游说和运作的必然结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