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虚拟电力之路:电力阿凡达并不遥远

2012-11-15 13:12来源:EP电力信息化网关键词:电力之路虚拟电力阿凡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记者:电力生产虚拟化对电力安全有哪些影响?是否会影响电力架构的改变?

胥晓山:在服务器虚拟化层面,实在想不出来虚拟化对电力安全能有什么影响。然而虚拟化后,从逻辑上讲,服务器还是服务器,网络还是网络,终端还是终端,和没有部署虚拟化没有什么区别。平台如筐,应用如鸡,信息化相当于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筐里;一旦系统架构瘫痪,全部应用都应该会受到影响。而虚拟化的好处在于,它为这个筐提供了一个更结实的缓冲垫或安全气囊,令筐子不容易破坏,那么鸡蛋将会一直好好的。

但桌面虚拟化有些不同。桌面虚拟化相当于为客户提供了一个干净、安全的客户端,用户的计算机可以仅安装简单的操作系统和应用,所有重要数据和系统仅能通过特定客户端进行访问。如是,虚拟客户端必须完全与用户触摸到的设备相隔离。这种情形类似传统意义的银行柜台,虽然一样可以沟通交流,但中间隔着一层防弹玻璃。

厉青:随着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的增多,电网的日益复杂,事故带来的影响和损失都很大,因而对虚拟化方案和虚拟化的实现手段的要求日益严格;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虚拟化方案日益完善,虚拟化的实现手段的质量日益提高,从实际应用的绝大部分案例来看,虚拟化都改善了电力生产的安全性。随着智能化控制、保护、计量等虚拟化技术的发展,真正形成健壮的智能电网,配合其他平衡方法使用,使得电网更安全、各种发电厂更安全。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等小容量分布式清洁能源的比例会逐渐上升,从这个角度上看,电力架构的改变或才有可能。

刘宇:就目前来看,虚拟化仍存在一些问题。硬件级虚拟化和软件级虚拟化要相互结合才能使系统使用率最大化。虚拟化也存在一定风险,把多个应用放到一台服务器上类似于多个鸡蛋放进一只篮子,一旦出现重大硬件故障可能会影响到所有应用,这种威胁很难消除。服务器合并和虚拟化,用户购买的硬件减少,服务器硬件厂商的销售量和收入有可能下降。虚拟化也许还会带来安全隐患。系统级虚拟化技术应用过程中,用户还有可能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黑客入侵。如果服务器虚拟化走向流行,从技术角度上讲,负载均衡是应用是一个重要问题,这一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

虚拟化的运作也存在相当风险,把太多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有可能“一荣皆荣,一损皆损”。虚拟化的缺点之一是,不能在一个硬件节点上混合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一旦系统内核出现了问题,整个服务器就会产生连锁性故障:一台服务器上出现重大硬件故障,只会影响这台服务器的服务;但如果该服务器运行多台虚拟服务器,面临的问题、风险就会增多。

对用户来说,将一台服务器划分成若干个不同分区来跑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数据库、不同应用,心中总不免不安——如果这台服务器出问题了,所有的系统都可能宕机崩溃。如此风险非同小可。

再者,虚拟化还可能带来一些物理环境下没有的安全隐患。系统级虚拟化技术有可能让用户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黑客入侵,给权限管理和认证等环节增加许多新的挑战。即使物理服务器的管理工作相对减少,但将会有更多台虚拟服务器需要监控和管理,风险自然水涨船高。

居高不下的成本也令人望而却步,为虚拟化技术推广应用制造着阻力。价格、成本是建设和应用虚拟化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目前架构虚拟化环境的初期投入成本都在百万左右,甚至更多,只有大型高端用户才能承受,一般的中小企业无法享用。因此即使厂商向企业用户灌输虚拟化有多好,企业也必须谨慎考虑这项技术的费用。成本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要考虑当前成本,还要考虑长期成本,包括软件升级、维护和将来不断硬件的购入等不菲的费用。另外,SOA是开发虚拟化应用管理软件的最好方式,但由于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对已有软件进行改造,因此,只有非常有实力的ISV才会做,从而导致ISV的热情不高,也制约其大规模的商业推广应用。

目前虚拟化技术只能做到硬件虚拟化,尚无法实现应用程序虚拟化,系统效能延迟在所难免。据专家分析,假设某家公司以前拥有10台物理设备,通过虚拟技术改革,10台可以减少到7台。但他们随后可能需要在这7台物理设备上运行24台虚拟设备。看起来需要管理的物理服务器数量减少了30%,但需要管理的操作系统数量却有可能增加150%左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之路查看更多>虚拟电力查看更多>阿凡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