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运维市场正文

8厘钱不够 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还差200亿

2012-11-25 21:28来源:经济观察报 记者 余寒 张向东关键词: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新能源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地方的事,中央的钱

近些年中国新能源的发展,远远超出了监管者当初规划时的设想,对新能源发电企业的补贴也跟着水涨船高。

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风电并网容量新增1600万千瓦,累计达到4700万千瓦,年发电量8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以上。光伏发电增长更为强劲,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比上年增加3倍以上。

事实上,在2008年、2009年、2011年先后三次上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时,有关部门就已经对全国未来新能源发电量做过估算,按照估算,上调标准后,每年征收上来的电价附加是可以补得起的。但补贴漏洞仍然年年出现,并不断增大。

近几年来,为了鼓励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我国推行了各项经济激励政策,如税收减免、价格优惠、投资补贴等。2006年以来,国企、民营纷纷“跑马圈地”,掀起一股“风电投资风暴”。但血拼之后有些中标企业往往因为没有利润空间终放弃项目。部分地区投资风电只拼装机容量,却不考量上网电量。

国家能源局官员说,“大家懂的不懂的,看热闹的都来了,好像抱着个发财的心理。投资之前要考量为什么要建,能对技术带来多大的好处,能学到什么东西。不能说为了拉动GDP所以才建,能不能发电先不管”。

今年8月份由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争取达到总发电量的20%以上。自国家鼓励政策实施以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十一五”规划中原定为目标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但到“十一五”末期实际装机容量已超出目标接近两倍。国家能源局官员称,“现在增长得太快了,控制不住了,现在发展得完全超过了预期”。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于今年6月份发布的《2012可再生能源投资全球趋势报告》,在可再生能源投资方面,中国以520亿美元的投资总额高居全球首位,这一数字还不包括大型水电项目上的投资。从风电的装机容量来看,直至去年,中国连续两年蝉联世界第一。

以西部省份贵州为例,该省计划到2015年,实现风电装机450万千瓦,2020年实现装机700万千瓦。“十二五”期间,仅风电项目总投资就达到约450亿元。华能、大唐、国电、中广核等一批有资金实力的央企已经纷纷在贵州展开新一轮风电竞赛。

贵州省能源局的官员说,“新能源投资和发展是一个大趋势,项目本身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一些风力资源充裕的地方,一般都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更加需要这些项目的带动”。

该官员称,前往贵州投资新能源的企业大都是央企,“因为前期跟贵州对接的时候,基本就没有民营企业。新能源发电存在利用小时数的限制,往往都是微利的。央企做新能源无论是技术、资金还是后期运营管理上都会有明显的优势。”

新能源投资在各地风起,也缘起于2004年国务院下放投资权限、进行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光伏产业、生物质能产业都是新起之秀,当时没有列入投资项目目录中,长期以来由地方核准备案。

国家能源局的官员说,“项目核准权限在地方,补贴的权限又在中央。这就是地方办事,中央掏钱。地方要搞GDP,弄了很多新能源项目,都挤着要钱,哪儿有那么多钱?”

前述贵州省能源局的官员并不担心新能源电站建立起来之后,遇到的电价补贴问题。他说,“补贴是统一上缴国库的,一个项目我们只负责配合前期的申报,帮助该项目拿到国家能源局的批文,然后企业在根据这个批文找国家财政部核算补贴金额就可以了。”至于补贴不足的问题,他认为,国家最终是能够从其他途径调剂的。“中央财政可以通过各种调控手段,对补贴资金缺口进行调剂。这是不用担心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电价附加查看更多>新能源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