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市场正文

8厘钱不够 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还差200亿

2012-11-25 21:28来源:经济观察报 记者 余寒 张向东关键词: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新能源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补贴的力量

地方政府的信心并不能完全让新能源发电企业放心。中节能太阳能公司的一位高层11月21日对本报说,“补贴太重要了,从事新能源发电的企业,尤其是太阳能发电基本全部靠补贴才能保证利润”。但对于补贴不到位,该高层说,“没办法,这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大家都很看好新能源能产业,但是要想得到比较好的发展,补贴政策需要跟上。”

目前国家对太阳能发电标杆电价是每度1.15元和1元两个标准,风电根据资源区域划分,分为每度0.51元至0.61元不等;生物质能发电标准定为每度0.75元。按照目前的补贴办法,新能源发电上网,由电网公司先按照当地火电价格结算,缺口由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补贴。

11月22日,国电宁夏太阳能公司的一位高层对本报说,按照宁夏当地的火电价格,每度电不到0.5元,这就是发电企业能够卖给电网的钱,但光伏的标杆电价在1元左右,中间一倍以上差价,都是要靠财政补贴。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孟宪淦说,全国目前平均火电上网电价大约在0.5元左右,以此相比可再生能源的上网电价看以看出,风电对财政补贴依赖最少,每度电大约在0.1~0.2元,但风电是发电最大的,需要补贴也最大。生物质能每度电需要补贴0.2~0.3元。

事实上,即便是按照国家发改委确定的新能源标杆电价,不少新能源企业也面临着很大的成本压力。据称,中节能光伏发电的成本在每度3.2元。中节能太阳能公司副总经理宋爱珍曾对外表示,如果按照每度1.15元的标杆电价执行,中节能运营的一个太阳能的电站至少需要近28年才能收回全部成本,而一个太阳能电站太阳能电池的平均寿命却只有25年。

高成本的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以常规能源为价格标杆,因此可再生能源企业必须依赖财政扶持才能维系正常生产。现行的主要制度包括总量目标制度、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分类电价制度、费用分摊制度和专项基金制度。对新能源企业主要补贴方式还是通过电价附加来分摊高出常规能源价格的成本。

在这样一个政策推动的市场,除了抗风险能力强的国企,也有实在抗不下去的民营企业。据国家能源局官员介绍,补贴不能及时到位,影响最大的生物质能企业。“对于太阳能风能企业没有太大问题,他们只是欠着款,现在反应最大的是生物质能企业,要买秸秆,没钱就没法运行了”。

不过,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企业涉足新能源发电。11月21日,英利集团宣传部部长王志新对本报说,英利正准备进入电站投资运营领域,目前在新疆上马的一个光伏电站正在建设之中,预计明年可以投入运营。据悉,该电站建设规模为100兆瓦。

英利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光伏企业之一。王志新说,虽然光伏行业目前遇到了困难,但是英利对新能源发展的前景很乐观。此前英利主要做太阳能组件业务,运营的一些金太阳工程,很容易拿到补贴。对于投资和运营电站,王志新表示会争取进入国家补贴的大名单。

英利确实有乐观的理由。据了解,相关部门目前正在研究如何解决200亿左右的新能源补贴漏洞。国家能源局的官员称,有两个方案,“要么调电价,要么财政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电价附加查看更多>新能源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