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云计算市场正文

2012年年终盘点:信息产业十大事件

2012-12-12 13:17来源:通信产业网关键词:年终云计算大数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7、中国联通固移融合计费系统BSS4.2上线

为融合业务提供有力支撑

·事件:2012年上半年,中国联通业务支撑系统BSS4.2版本在北方六省——北京、山东、黑龙江、河南、河北、辽宁全部完成上线工作。2009年,中国联通3G正式商用,提出“统一品牌、统一业务、统一包装、统一资费、统一终端政策、统一服务标准”的“六个统一”策略。BSS4.2系统便是是中国联通为实现IT业务支撑系统“一副面孔、一种语言”的目标而提出的全新架构,并被列为集团信息化部2011年的重点项目。BSS4.2版本强调了对融合业务的支撑能力,提升了融合业务办理的速度,是一张统一的固网移动融合计费系统。

·点评:BOSS系统决定着业务办理速度的效率,效率高,用户感知好,必然提升用户黏性。因此,BOSS被认为是运营商核心竞争力的一种体现,运营商高度重视其建设。中国联通3G正式商用后,把融合业务作为重要抓手,提高对融合业务的支撑能力成为当务之急。BSS4.2作为更高效的融合业务支撑系统,有力地支撑了联通业务的开展。随着北方六省BSS4.2系统的上线,今后各省分的BSS系统将逐步进行统一。

8、BSS系统云化试点成功

改变IT系统“烟囱式”架构

·事件:2012年,三大运营商继续推进BSS系统云化试点工作,将其作为集团层面的重要工作进行部署。湖北联通的核心BSS系统便在今年成功迁移至云计算平台。从联通创建至今,湖北联通BSS系统一直沿袭着传统的烟囱架构模式:UNIX小机加高端阵列。虽然每年的扩容改造可以满足了业务需求,但是随之又带来了很多运维和资源浪费问题。为此,2012年,湖北联通决定对自身的BSS系统进行云平台的底层改造。改造后的湖北联通BSS平台成功上线后,五个相关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I/O效率提高40%、信控性能提速47%、出账效率提速13%、前台响应业务性能提升60%、系统间同步效率提升100%。

·点评:BSS系统作为运营商关键的业务系统,必须保证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一直以来都是基于小型机建设。然而带来了资源浪费和运维费用高等问题。为了改变这些现状,运营商开始将BSS系统迁移至云平台上。但相对于其他增值业务系统的云化速度来说,BSS云化步伐缓慢一些。毕竟运营商更希望以保守的方式来获得BSS系统的可靠性。

9、微软发布Window8操作系统

打通各种硬件

·事件:10月23日,微软公司在上海全球首发Windows8操作系统商用版本。与传统的开始菜单说再见,Windows8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可供触摸的用户界面,给用户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PC使用方式。与此同时,Windows8支持全屏显示HTML5应用,并可以通过向左或者向右滑动屏幕来切换不同的程序。更为重要的一点是,Windows8消除了平板电脑和PC操作系统之间的隔阂,使得平板电脑和PC融为一体。而且通过WP8,微软打通了PC、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所有硬件环节,这对于用户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诱惑。

·点评:微软对Windows8寄予厚望,希望通过Window8和WP8,在移动互联网塑造另一个辉煌。然而,Win8自面世以来,经常出现死机、与应用不兼容等毛病,微软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让更多的个人用户愿意升级到Win8系统。。另外,OEM厂商对于预装Window8的热情并不高,微软还要争取更多的OEM厂商。

10、智能化OSS支撑系统提上日程

满足智能管道建设需求

·事件:今年,中国移动提出打造智能化OSS支撑系统的口号。2012年,中国移动针对OSS系统中的网络资源管理、服务配置管理以及业务接入控制管理等多个技术环节进行改造,满足智能管道所需要的灵活配置资源、快速提供业务的反应能力。同时,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支撑部门也在积极筹划推出智能化的OSS系统。2012年,中国电信将着力提升OSS系统的网络规模、部署、优化以及自动化等方面的能力,减轻运维负担,实现运营商网络资源与服务能力的高效结合。

·点评:2012年,运营商进入智能管道建设期。在实现智能管道的过程中,OSS将发挥重要作用。智能化的OSS,将具有全面支撑网络和业务运维工作的能力,从而让运营商更高效的管理网络。未来,运营商还要实现OSS系统的“集中化”、“标准化”,形成端到端的网络与业务的支撑能力,缩短业务开通时间、提升业务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网络和支撑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