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环保发电生物质发电市场正文

两家生物质发电企业成长的烦恼

2013-01-09 10:38来源:《经济》杂志关键词:生物质发电生物质能发电设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被称为世界“第四大能源”的生物质能源,是唯一可以直接生产气体、液体、固体等能源的可再生资源,一直以来被各界所垂青。然而,经过调查采访后,记者发现,生物质能产业链上的不同类型企业的经营情况差距较大,有的企业能够实现有效盈利,还有企业正在迷雾中摸索前行。任何新兴产业发展初期都会遇到“成长的烦恼”。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乡电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袁英江、北京奥科瑞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辉。

袁英江的烦恼

袁英江向记者介绍,公司2006年进入生物质能源领域,主要是生产生物质气化发电设备。前4年主要做研发和技术攻关,后来在辽宁绥中建立了生产示范基地,承担设备生产和设备示范的功能,该示范基地安装的是400千瓦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正常发电后还会投入秸秆固体压块成型设备。目前,公司的生物质发电设备已远销东南亚各国,2012年8月,泰国BEST公司1200千瓦的订单再一次按时出货。泰国政府表示未来几年将在全国范围内投资建设30座这种规模的生物质气化发电厂,以解决国内的清洁电力的需求。袁英江解释说东南亚国家比较缺电,相对比较重视利用生物质能源进行发电,上网很容易。他笑称这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经过6年发展,袁英江认为今后企业发展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生产发电设备,卖设备,主要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以设备作为投资建设乡村低碳能源供应站项目,生产生物质燃料(如:生物质煤炭、生物质燃气、生物质电力以及蒸汽热水等),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袁英江说,在国内生物质气化发电行业有两个烦恼,一个是上网难的烦恼,而用地性质的界定是影响这个新兴行业发展的另一个烦恼。

要解决上网难这个烦恼,袁英江目前寄希望于通过发电+压块的模式来解决:即通过自产自销,用自己发出的电,供自己生产的生物质压块设备运转,将附件的生物质材料压成块,替代煤,这些产品可以供应到热力中心和其他需要燃料的地方。

要解决用地难这个烦恼,袁英江寄希望于政府能出台相关政策,让生物质能源项目用地与农村畜禽养殖行业的项目用地,享受一样的用地政策。

谈到在国内建电站的话题。袁英江充满希望地说,项目虽然很小,但我们国家有几万个乡镇,如果每几个乡镇能够建一个电站,村庄消耗一部分,剩余再补充到国家电网就好了,或者直接向农户提供热源或气源,用于取暖或做饭。“积少成多,实现从农村中来,到农村中去。千万家小电厂既为农民解决了一部分能源需求,而且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城镇化质量都有很大益处。”

过去北方农民都是一家一户的灶坑,烧秸秆,既能做饭也能取暖;城镇化后,楼房烧秸秆就不太适应了。只能寄希望于在村镇附近建设生物质能源供应站,供暖供气。对于大多数企业遇到的生物质原料收集的难题,袁英江还没有遇到,毕竟东北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原料非常充足。现阶段是将一些参数、数据提取出来,做好前期的生产准备,以适合当地的情况。“我很看好这个行业,虽然还要经过一段时间。”面对企业的前景,袁英江还是很有信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物质发电查看更多>生物质能查看更多>发电设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