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资源枯竭”不是发展“天花板”(图)

2013-02-18 09:50来源:经济日报关键词:火电行业电力发电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拿煤炭精深加工来说,区属煤炭企业虽然全面退出采掘,使得产量大减,但这里煤炭运销体系依然存在,同时因为这里的人们长期与煤炭打交道,深知它的特性,发展精深加工市场空间巨大,使得“煤—洗精煤—焦炭—煤焦油—煤化工”产业链很快成型。

经调研发现,一吨原煤的销售价格是400元至500元,但经过加工生产成焦炭每吨的价格是1200元,生产成煤焦油每吨价格上升到2500元,而提炼成丙二醇二甲醚以及萘、酚等化工产品,每吨就可以卖到近万元,增值效益可达几十倍。

在古冶工业园区,一块煤可以生产出将近30种产品,效益成倍增长,有的产品每吨售价达几十万元。目前,该园区已经有江西黑猫碳黑股份有限公司、芜湖三兴化工有限公司、廊坊新奥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投资的炭黑、化工萘、酚系列、焦炉煤气制天然气等项目在加紧建设,部分项目已经投产。这些项目建成后,古冶煤炭产业链越来越长,产品越来越精细,附加值越来越高,实现了对煤炭资源的榨干吃净,整个产业链形成后,产值将超过百亿元,利税超过10亿元,仅此一项就能顶上全区转轨之前的经济总量。

古冶煤炭产业形成上百年,这里堆积了近百座数十米高的煤矸石山,在自燃状态下释放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既污染环境,又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在转轨变型中,古冶区鼓励企业发展矸石发电项目,变废为宝,开滦东方热电一期30万千瓦工程已经全面投产,这一项目一举解决了当地电力紧张及居民供暖等问题,而且全部取缔了城区20多座污染环境的燃煤锅炉,同时年消耗煤矸石达80万吨,相当于节约标准煤近50万吨。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按照这一要求,古冶不断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力度,开滦东方热电二期60万千瓦电机工程每年可消耗煤矸石和洗中煤250.61万吨,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唐山六九水泥有限公司还用电厂产生的粉煤灰建设特种水泥生产线,年产硫铝酸盐水泥45万吨。

质量怎么上?

资源型城市转型决不能只停留在经济层面,而是必须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等层面上同步加以推进。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真正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古冶区先有矿后有城,是全省、全市棚户区、工矿区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规划建设滞后,人居环境差。为此,他们坚持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高度融合,把完善功能、发展产业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

说到古冶城市建设的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2009年外环路通车,2011年新建的公交枢纽站投入使用,区内已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一环三纵四横”的大交通路网格局。2009年以来,古冶实施城建项目233个,累计完成投资119.8亿元。尤其是投资60多亿元,在一片工业废弃地、荒山坡地上新建了一座集城市中央公园、现代居民小区、商贸休闲购物区、党政机关办公区为一体的新城,实施了一批标志性景观和配套服务项目,形成了新的城市中心和现代化城区雏形。

城市面貌不断改善,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吸引了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该区。2012年7月,总投资近4亿元的古冶大市场开门迎客,吸引了华丰家具广场、满仓粮油等大型商企落户。大市场建成后,将原来的卑家店、赵各庄等周边的农村集市集中起来,实现了对集贸市场的有序管理,彻底改变了农村集贸市场占道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等诸多问题,方便了群众和商户,促进了古冶商贸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真正实现还净于民、还清于民、还畅于民、还绿于民,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古冶区持续开展大规模环境整治攻坚行动,投资1.45亿元,实施了金山森林公园、城区外环路等35项大型绿化工程。2012年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14%,比2008年提高10.4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由2008年的11天增加到现在的292天。同时,投资99.8亿元,先后治理煤炭采空区、矸石堆放区,生产厂房占有区土地6万亩以上,为园区开发、产业发展、农业转型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提供了空间和保障。

近年来,古冶累计投入资金近70亿元,实施了包括危旧住房改造、饮水安全、城乡环境提升、兴市活商便民等12个方面在内的35件实事工程。特别是把危旧住房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的龙头工程,共拆除危旧住房70万平方米,完工回迁安置房144万平方米,6500多户居民实现回迁入住;投入资金1.87亿元,对不具备拆迁条件的旧楼房小区实施配套改造,两年完成32个小区、81万平方米改造,惠及居民1.5万户。

在古冶,不仅仅是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农村累计投入资金也大大增加,完成省市级新民居建设示范村12个,区级新民居建设示范村14个,建成新民居80.4万平方米、7622套。同时,投入资金1.3亿元,完成10个科学发展示范村和29个文明生态村的创建任务,全区文明生态村已达119个;完成83个村的“户户通”和全部122个行政村的村民中心建设,不仅使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实现了根本改善,也为资源枯竭区产业转型、人力资源集聚提供了强力支持。

2012年,古冶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95亿元,财政收入达21.38亿元,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这样的发展速度和转型力度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已属不易,而出现在古冶这个资源枯竭型城区更加难能可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行业查看更多>电力查看更多>发电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