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我国电力中长期发展预测

2013-02-21 13:06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电力工业风电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服务于千家万户的公用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较好的保障了全社会的用电需求,有力的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未来我国将在2020年左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研究我国未来发电能力及电力需求的发展趋势,掌握电力需求变化情况,适时调整电力供应,对促进我国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保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经济与电力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从1980年至2012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约10.0%。2012年全国GDP总量达到519322亿元,同比增长7.8%,是1980年的20.9倍,1990年的8.6倍,完成了比2000年翻一番的既定目标。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跃居全世界第二。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电力需求也迅速增长。2012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了49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从1980年至2012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6.8倍,年均增长9.2%。

截至2012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4491万千瓦,同比增长7.8%。其中,常规水电22859万千瓦,占总容量的20.0%;抽水蓄能2031万千瓦,占总容量的1.8%;煤电75811万千瓦,占总容量的66.2%;气电3827万千瓦,占总容量的3.3%;核电1257万千瓦,占总容量的1.1%;风电6083万千瓦,占总容量的5.3%;太阳能光伏328万千瓦,占总容量的0.3%。

2012年,我国人均用电量达到3662千瓦时/人,人均GDP约6078美元/人(当年价)。以美国经济学家H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标准判断,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高级阶段。

观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历工业化中、高级阶段的历程,从人均用电量1800千瓦时/人增长至4000千瓦时/人,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在上世纪中叶分别用10年~13年。而我国自2005年人均用电量达到1900千瓦时/人后,仅用7年时间,就于2012年达到了3662千瓦时/人。用电增速及GDP增速均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令世界为之侧目,后发优势非常明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