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面临问题和障碍(图)

2013-03-05 12:32来源:solarF阳光网关键词:可再生能源风电生物质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影响了产业的持续发展

风电和太阳能相关产品制造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依靠短期超常规快速发展完成原始积累之后,已经将海外市场的拓展作为重点。但是,单纯依靠低成本而迅速扩张的中国企业,在走向海外市场的道路上却遇到了技术上占尽天时地利优势的欧美企业的激烈对抗,中国企业也在这场围绕核心技术的竞争中明显处于下风。尽管我国在新能源利用关键技术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但总体来看,无论技术研究水平和科研投入水平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明显差距。自身基础研究薄弱,创新性、基础性研究工作开展较少、起步较晚、水平较低,缺乏强有力的技术研究支撑平台,缺乏清晰系统的技术发展路线和长远的发展思路,没有连续、滚动的研发投入计划,用于研发的资金支持也明显不足,导致国内大部分企业的核心技术均来源于国外,技术上的受制于人为整个产业的发展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制造和配套能力有待提升,关键零部件依赖国外

过去几年,由于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拉动,我国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以风机制造为例,到2011年,我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累计超过100家,国产风机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明显提高。一批国外大型装备制造集团,如美国通用电气、西班牙歌美飒、丹麦的维斯塔斯、德国的恩德和印度苏司兰等国外大型风电制造企业早就在国内设厂,国内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业初步形成。尽管如此,我国可再生能源制造业体系仍然薄弱,配套能力不强,具体表现是:在技术上,我国仍落后于世界最先进水平,产品缺乏竞争力,在关键工艺、设备和原材料供应方面,仍严重依赖进口,受制于国外技术的垄断,如大型风电机组的轴承、太阳能电池的核心生产装备、纤维素乙醇所需的高效生物酶等。尽管近来情况有了改观,但从产业长远发展考虑,产业体系薄弱仍是困扰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大部分可再生能源产品的生产厂家由于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技术开发能力低,难以降低工程造价和及时提供备件。如果中国不迅速建立强大的制造业,则目前关键技术与主要设备依靠进口的局面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根本扭转。

政出多门,行业管理松散,标准体系建设严重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管理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包括能源、科技、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建设、环保、海洋、气象等,各部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资金分散,缺少协调性,冲突不断,无法形成合力,一定程度是削弱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存在“有机构无管理”问题。由于政出多门,各级管理部门协调性差和管理混乱,存在庙多和尚乱念经、念乱经,有时甚至不念经的现象。由于管理松散,企业间、政企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交流平台,造成企业各自为战,甚至出现“圈风”、“圈水”、“圈秸秆”等恶性竞争的现象,具体表现是:盲目增大投资规模、匆忙上马大项目,产业生产能力的扩大不能与市场需求增长相适应。例如,在风电领域,各方面似乎更注重装机规模,没有用上网电量考核风电场的绩效,使电网成为制约风电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在光伏产业特别是多晶硅生产方面,产业规模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趋势。此外,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技术标准的缺失和人才匮乏的问题日益突出。上述问题需要相关部门能统筹研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出台系统有力的支持政策,扭转资源开发无序的状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生物质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