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发电信息化市场正文

电力三维可视化:不能遁地但下知地理

2013-03-05 15:07来源:EP关键词:电力信息化电力设施三维可视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厂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

电厂生命周期是电厂产生、存在和消亡的过程,从工作内容来说,是电厂从规划、设计、施工、建造、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直到最终退役、拆除的整个过程。现有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大多集中在企业正常生产运行时的信息管理,而没有从企业的整个生命过程去考虑信息的管理问题,电厂从规划设计到项目竣工,所产生的信息非常复杂,包括数据、文字、图形、三维模型等多种形式,这些信息作为电厂的历史资料对今后的生产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生产所依赖的大量信息来自于工程设计和建设阶段,如果不在一开始就注重信息的积累,工程竣工后,信息将会大量丢失,特别是人事变更等因素造成信息的整理非常困难。因此,有必要从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对电厂的信息进行管理。

由于地下管网不可见特性,所以,在电厂设计、施工阶段积累、保存数据,并辅之以直观的三维模型,将有效的提高电厂地下管网的规划、改造、维修、管理的准确性、先进性、科学性和及时性。

三维设计应用

国内一些电力设计院经过近5年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二次开发等过程,基本完成了三维设计系统的建设工作。在发电工程中,三维设计已成为新的设计手段,2005年开工建设的300MW及以上的火力发电厂主要专业基本实现了三维设计,提高了工程的设计质量和工作效率。

本院2003年开始使用PDMS进行发电工程的三维设计,已完成锡林电厂等多个新建发电工程三维设计,达到了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双提高”。设计中采用三维设计,二维出图,根据二维图纸进行电厂施工建设。工程项目的三维模型中包含着大量的设计数据及隐含着大量二维图纸不具备的数据,这些数据对于电厂全生命期数据管理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很难在电厂建成后补充完整。电厂工程三维设计成品三维模型的再利用,是电厂生命周期数据保存的重要环节。三维模型与电厂设计、建设、调试、运行的信息及数据库关联,可形成真实的可视化的数字化电厂,来提高电厂运行管理、设备维护、设备检修、培训等的管理水平。尤其对于电厂地下部份的三维模型对电厂的规划、运行、维护更具有实际意义。

电厂建成后地下管网将是不可见的,给地下管网的管理增加了难度,三维可视化技术很好的解决此问题,本院完成了呼和浩特金桥热电厂的三维设计,利用该电厂三维模型的地下模型及地上建筑等部分,与数据库信息关联,实现了呼和浩特金桥热电厂地下管网三维数字化可视化管理,收到很好效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信息化查看更多>电力设施查看更多>三维可视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