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农电报道正文

宁波“清明麻团”的由来

2013-03-18 15:49来源:浙江省奉化供电局作者:邱国福关键词:奉化供电局清明节吃青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清明时节宁波农村都有吃青团的习俗,据说这源自古时的“寒食节”,我国有的地方至今仍习惯把“清明节”同称为“寒食节”。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国公子重耳,早年为躲避祸宫庭争斗曾流亡国外19年,受尽屈辱,生活十分清苦。一次,多日未进食的重耳饿得昏了过去,护驾伴臣介子推割自己腿上的肉烤熟后给重耳吃,救了重耳的命。后重耳当上了晋文公,封有功之臣时忘了介子推,在别人提醒下晋文公多次派人请介子推回朝当官,介子推不从,后背母躲入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境内)。晋文公一意相请介子出山,搜寻多日未见,他既想出了一个馊主意,放火烧山。

山火燃尽后,只见介子和他母亲相抱被烧死在一个柳树下。搜寻人从介子身后柳树洞中发现了一封血书,血书上写着:

割肉奉公尽丹心 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 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 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天心无愧 勤政清明常清明

晋文公阅之懊悔不已,走时,从那棵烧焦柳树上截了段柳木,命人做了双木履,天天望着木履叹道“悲哉足下”,“足下”一词由此而来。第二年,晋文公偕众臣上山祭祀时见烧焦柳树复又抽芽,便折柳枝编环戴于头上,赐名复活柳树为“清明柳”,并把这一天定为了“清明节”,晓喻全国,清明当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寒食节”亦由此而来。

宁波农村“清明节”吃麻团的习俗亦源于“寒食节”。宁波的“清明麻团”主料由糯米粉和艾草舂合而成。做法先将湿糯米粉上笼蒸熟,再将新鲜采摘洗清的嫩艾草入锅氽熟,滤去苦味,同置于石臼内捣均,即可平铺切块,也可搓揉成团。块状的称为“麻糍”,团状称为“清明麻团”,也可做成有馅的麻团,用熟黑籽麻或炒熟黄豆磨成粉,拌以白糖,嵌入麻团内做成甜麻团,喜食咸的可用切碎的咸齑油炒新鲜上市的竹笋作馅。为防麻团黏手,宁波农村的青团表面都会滚洒上一层新鲜采摘的松花粉,不仅让麻团不黏手更使麻团透显了青中带黄,黄中有绿的美感。

其实,艾草是味中药,平喘、镇咳、祛痰,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松花粉具有美容抗衰老、抗疲劳和养护心血管作用,是我国传统的食用和药用材料。前不久,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曾介绍过宁波年糕的做法,由于编导们的生疏,在年糕制作的镜头中混杂了部分青团制作的镜头,片中那部分带有绿色捣搡的不是年糕,正是“麻糍”的制作场景。

作者: 邱国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奉化供电局查看更多>清明节查看更多>吃青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