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为年轻的中国核电凝聚“核力”

2013-04-01 09:28来源:中电新闻网 赵博关键词:核电核岛AP1000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1月29日到3月29日的两个月内,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中的三门核电1号机组、海阳核电1号机组,先后成功封顶。这是自AP1000机组问世以来,世界范围内,成功封顶的“前两名”。

两个核岛的成功封顶,其意义虽比不上阿姆斯特朗成功登月后迈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核电发展历史上迈出的一大步,这一关键性节点的突破,着实为尚未走出质疑和担忧的我国核电打了一针“强心剂”。

纵观全球,核电的年发电量提供了全世界15%的电力需求。作为清洁能源的核电,无疑拥有众多优点。而在全球减少碳排放的大趋势下,核电的优点及其在全球能源供应中的地位愈加凸显。

从去年开始,无论是核电休眠了长达30多年的美国,还是之前已宣布“弃核”的德国,亦或是遭受严重核危机的日本,都无不在重新开始审视核电。在经历了超过20个月的暂缓、审视、总结与期待后,我国核电也终于在去年低调重启。

抛开福岛事件以来全球关于核电的争论不说,人类在经历过数次核危机后,开始了对核电发展进行不停地考量和思辨,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同样更是刺激核电技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而人们似乎也在“挺核”与“反核”的争论中找到了达成共识的平衡点———技术与安全,二者将始终影响着核电的未来。

的确,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250万千瓦在运核电装机和2760万千瓦的世界第一在建核电机组规模的核电大国来说,安全才是核电的生命线,技术就是核电的“本钱”。 在经历了“适度”、“积极”、“大力”等种种核电发展方针调整之后,我国核电政策用最直白的“安全高效”宣告了核电建设的基础和本质。我国曾经用10年时间,使核电技术水平从落后到发展,技术路线从五花八门到逐渐清晰,如今,又开始了在技术进步和自主品牌建设上大步前进。

但我们必须看到,仍然年轻的“中国核电”,其专业技术人才尚存巨大缺口,管理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还要付出不少努力。

没有绝对的安全,也不存在无法攻克的技术。眼下,我国核电人正憋着“一股劲儿”,他们正低调的力争上游,“实干兴核”,以建设最先进、最安全、最高效的核电站。

我们期待我国核电事业在安全高效、技术进步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