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潮汐能 来自海洋的清洁能源

2013-04-17 14:05来源:亮报关键词:潮汐能水力发电水电开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古人将潮水在白天的运动称为“潮”,晚上的运动称为“汐”,人们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的涨落称为“潮汐”。潮水不仅是一项壮丽浩渺的自然景观,而且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可为人类所开发利用。潮汐能是一种不消耗燃料、没有污染、不受洪水或枯水影响、取之不尽且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发展历程】

潮汐能发电研究近百年

人类对潮水动力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甚至古罗马时代。但研究潮汐能发电的研究则是近百年的事情。

潮汐发电始于欧洲。20世纪初,德国和法国已开始研究潮汐发电。后来,美、英、加拿大、苏联、瑞典、丹麦、挪威、印度等国都陆续研究开发了潮汐发电技术,兴建了各具特色的潮汐电站。

据媒体报道,1912年,德国在胡苏兴姆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电站,从此,将潮汐能转变为电能的历史便开始了。到了20世纪20年代,一批潮汐电站的设计方案陆续被提出,如阿倍尔富拉克潮汐电站(法国,1924年)、弗列涅潮汐电站(法国,1925年)、圣—河塞潮汐电站(阿根廷,1928年)、克渥吉潮汐电站(美国,1935年)、布祖姆潮汐电站(德国,1940年)、基斯洛湾潮汐电站(俄罗斯,1939~1940年)等等,但真正付诸实施的并不多。

据报道,1967年,当时世界上第一座大型潮汐电站——朗斯潮汐电站在法国投入商业运行,该电站装机容量24万千瓦。后来,其他国家的潮汐电站也陆续投入使用。1968年,苏联建成基斯拉雅湾潮汐电站,安装了一台400千瓦双向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1984年,加拿大建成芬地湾安纳波利斯中间试验潮汐电站,安装了1台容量为2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2011年,韩国始华湖潮汐电站建成发电,装机容量25.4万千瓦。

很多历史悠久的潮汐电站至今仍运行正常,这证明潮汐发电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世界上几乎没有新建的潮汐电站,主要原因是经济性以及潮汐电站对海洋其他功能的影响。

国内潮汐电站前景可期

中国的海岸线曲折蜿蜒,全长约1.8万千米,沿海有8000多个岛屿,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据测算,中国潮汐能的理论蕴藏量达到了1.1亿千瓦,可开发总装机容量为2179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624亿千瓦时,其中浙江、福建两地的蕴藏量最大,约占全国的80%。

2013年,浙江温州启动了温州市海洋能综合开发利用项目,温州潮汐电站是其主要项目之一。根据规划,温州潮汐能电站装机容量将达到40万千瓦,总投资355亿元,建成后规模将居世界第一。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发挥潮汐能技术和产业较为成熟的优势,在具备条件地区,建设1~2个万千瓦级别潮汐能电站和若干潮汐能并网示范电站,形成与海洋及沿岸生态保护和综合利用相协调的利用体系。到2015年,建成总容量5万千瓦的各类海洋能电站,为更大规模的发展奠定基础”。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不断扶持,可以预计,尽管我国的潮汐电站尚未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但其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原理】

利用水的位能转换发电

所谓“潮汐”是潮水在天体的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潮水在涨落中形成了水的位能转换,人们对这种能量加以开发利用,并将其命名为潮汐能。潮汐能是一种不消耗燃料、没有污染、不受洪水或枯水影响、取之不尽且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在各种海洋能源中,人类对潮汐能发电的技术研究最为成熟,利用规模也最大,在很多具备条件的国家,潮汐能被广泛应用于发电领域。

潮汐能发电的原理和普通水力发电十分相似。在涨潮时,海水会以势能的形式存储到水库内,在落潮时,海水会被放出,利用高、低潮位之间的落差,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潮汐能查看更多>水力发电查看更多>水电开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