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弃风”顽疾难治 风电场须从源头自救

2013-04-22 13:57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关键词:弃风风电场风电并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家风电信息管理中心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890小时,这一数据相比2011年的1920小时减少了30小时,比起2010年的2097小时更是大幅下降。据中国风能协会统计,2012年风电弃风损失的电量为200亿千瓦时,相比2011年的120多亿千瓦时增加了近一倍。

为解决“弃风”顽疾,2012年国家有关部门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以提高风电消纳水平。“今年整个风电产业都很平静,国家集中主要精力提高风电消纳水平,特别是已经安装却未能并网的风机并网问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一位专家在2012年时曾对本报记者如此表示。

然而,上述数据显示,一年的整治并没有解决风电并网问题。逐年下降的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是否意味着并网状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更为恶劣?

政策发力并网状况在好转

早在2010年,我国风电“弃风”问题便引起了业界重视。2012年以后,风电并网消纳更是成为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2012年6月和2013年3月,国家能源局先后发布《关于加强风电并网和消纳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关于做好2013年风电并网和消纳相关工作的通知》,并出台多项促进新能源并网消纳的政策。在核准“十二五”第二批、第三批风电项目时,国家能源局反复强调“风电利用小时数明显偏低的地区不得进一步扩大建设规模”,传统风电装机大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两次都在核准名单之外,国家能源局表示上述省份“核准计划另行研究”。

国家有关部门如此集中精力整治之下,风电并网状况真的没有改变?

“从风电利用小时数来看,并网状况确实没有改善,甚至变得更为恶劣。”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对记者表示,“去年全国弃风损失风电电量200亿千瓦时,超过2011年120多亿千瓦时将近一倍,这也表明风电消纳水平不升反降。”这一观点在业内支持者众。

“这种说法是片面的,这两年风电的并网状况有不小改善。”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记者表示,“单从上面两项数据看,风电并网状况确实有恶化嫌疑。但必须注意,早期建设的风电场都是优质资源,风电可利用小时数高,近两年开发的风电场是相对次等资源,风电可利用小时数本来就较少,所以风电利用小时数减少是可以理解的。”

“2011年年底,全国已安装风机大约有1/3未能并网。而2012年国内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590万千瓦,占全球新增容量1/3以上。两者相加,2012年风电并网压力要比2011年大得多。”林伯强表示,“可以说,如果不是一系列并网政策起了效果,我们现在看到的2012年弃风电量还会更多。”

消化产能并网压力累积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风电清洁供暖工作的通知》,要求北方各地区尽快制定促进风电清洁供暖应用的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地开展风电清洁供暖的试点和示范工作,提出为了缓解北方地区冬季供暖期电力负荷低谷时段风电并网运行困难,将在北方具备条件的地区推广应用风电清洁供暖技术。

另外,东北电网近日组织富余风电送华北交易,两次成交10亿千瓦时,预计可在2013年主要受限时段为风电创造40亿千瓦时新增上网空间。同时,东北电网已经开始风电、火电替代交易尝试。火电企业在获得一定经济补偿后,将发电空间让给风电机组,从而提升电网接纳风电水平。

这些措施能否扭转当前风电并网局面?

“这些措施对风电并网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是,新增风机装机速度并不会下降,并网压力还在不断累积。”林伯强表示,当前国内风机制造行业仍然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国家要消化这些产能,所以风机装机速度并不会有太多下降。“今年的弃风比例也许会有小幅的下降,但整个风电并网形势并不会有大的改变”。

“这些措施都只能缓解,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弃风’问题。”宋亮也认为,“能否解决风电并网难题,关键在于电网能否把风电送到用电地区甚至缺电地区。所以要么改变风电场布局,要么加强电网建设,其他措施都只能治标而无法治本。”

“但电网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一个风电场半年就能建成,而电网往往需要几年。”宋亮表示,“政府发现了并网问题,也很重视这一问题,正在推进电网建设,但这需要时间。可新增装机却每天都在产生,像潮水一样涌来,不在风电场规划上作文章,这两年并网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风电场要为“弃风”负责

提到风电“弃风”,人们往往把责任归于电网,呼吁“要加大电网建设,解决跨境电力输送问题”,对风电场则大多抱以同情。以往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制造商、风电场投资者大多如此。

“但这不完全对。”林伯强表示,风电场本身也是一种投资,当某个地方出现并网问题时,投资者就应该考虑‘弃风’损失。“建风电场惟一目的就是并网发电,不考虑并网盲目上马风电,这种态度本身就有问题。出了并网问题,风电场可以抱怨,也有资格抱怨,但也必须正视自身的责任,尤其是2012年‘弃风’问题明显之后建设的风电场。”林伯强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研究补贴政策,把更多的风电投资导向正确、高效的地方,能够并网、能够消纳的地区。

在各大发电巨头深陷风力资源丰富的“三北”(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电场,饱受“弃风”困扰时,国内风电装机规模第一的龙源电力却在一旁轻松“坐观”。

据了解,早在并网问题刚刚出现时,龙源电力便开始转型。在一片不解的声音中,他们的目光离开风力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投向了风力条件一般甚至恶劣,但电网条件好、消纳能力强、电价水平高的区域,也就是“高海拔、海上和内陆低风速地区”。

数据显示,2012年龙源电力获得核准的2231.8兆瓦风电项目中,非限电地区占比高达73.3%。因此,当各大发电巨头承受巨大“弃风”损失时,龙源电力迎来了齐声赞叹。

“风电发展绝不能仅看风力资源,电网的消纳、输送成本也必须考虑到,因为你发的电必须要输送到用户手里才算数。”林伯强说,“发出的电在当地用不上,要输送到外省消纳,这个成本谁来承担?现在风电场并不考虑这一点,他们不管电场建在哪里,发了电就要求上网,并不了网就抱怨。至于输送成本,那是电网的事,电网当然不乐意。所以电网与风电场就有了矛盾,平白增加了并网难度。”

“在最理想的情况之下,如果所有的风电都能在最近的地方得到消纳,现在这种规模的风电装机完全不会存在并网压力。”林伯强表示,“以前我们在制定补贴政策时,只考虑了风能资源情况,却没考虑风电场应该承担的输送成本,这是一个问题。下一步,国家应该制定一套合理的政策,把更多的风电装机导向需电、用电的地区,从源头上解决并网问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弃风查看更多>风电场查看更多>风电并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