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甘孜打造以水电为重点的生态能源基地

2013-05-09 14:38来源:甘孜日报关键词:水电开发水力发电甘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打造全州生态能源开发的先行区和试验区

——访中共泸定县委书记陈廷全

已经建成的泸定电站,呈现高峡出平湖的美景

地处我州东大门的泸定县水能资源极其丰富,纵贯全境的大渡河日夜述说着其水能资源的富有。近年来,泸定县委、政府把水电产业作为该县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全州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记者在7日召开的全州生态能源开发暨水电移民工作会议上,就如何进一步抓好生态能源开发和水电移民工作,专题采访了中共泸定县委书记陈廷全。

记者:请谈谈泸定在水能资源开发过程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陈廷全:泸定水能资源丰富,有序开发水电资源,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泸定电站(92万千瓦)、大岗山电站(260万千瓦)、硬梁包电站(120万千瓦)三大电站是大渡河流经泸定县境内的三级电站,共涉及搬迁2307户、安置移民8018人,生产安置移民8172人。这样数量多的人要搬迁,在全州水电开发中史无前例,老百姓“故土难离”的情结又很重,因此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泸定县水电资源开发之初,由于移民工作氛围未形成、移民工作机制不健全、移民安置不理想、少数移民群众期望值过高等,工作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大力开发生态能源,发展水电产业是历史的选择,是发展的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有阵痛,为了使泸定从阵痛和阴影中走出来,州委、州政府在为全州水电资源开发和移民工作把脉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为泸定水电资源开发和移民工作支招,并充分借鉴其它地区的先进工作经验,在州委、州政府大力支持和协调下,专门从州外招贤纳才,为泸定安排了大批具有水电资源开发和移民工作经验的援州干部,真可谓“借智、借力”。实践证明,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懈努力,已取得认识基本统一、局面基本打开、氛围基本形成、政策不断完善的成果。目前,泸定电站移民安置点建设已全面启动;大岗山电站得妥集镇和繁荣移民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硬梁包电站“三通一平”基本完成。

记者:对于下一步具体工作有何打算?

陈廷全:泸定县水电产业是全州水电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州水电资源开发和移民工作的先行区和试验区,鉴于泸定水电资源开发和移民工作的特殊性,必须充实领导机构,建立该县三大电站移民工作站,下设综合协调、政策法规宣传、产业扶持、维稳应急、督查考核五个工作组,围绕“泸定电站”五大集中安置点组建五个移民工作组,形成“纵向三级管理,横向五组协调配合”新机制,整合、发挥好移民干部工作力量,强力推进电站建设和移民安置工作。充分发挥雅安援泸干部熟悉移民工作优势,安排3名县级领导专项负责泸定电站白日坝、沙湾、烹坝三个安置点建设,攻坚克难,示范引领全县移民安置工作。

在水电资源开发和移民工作中,干部必须全力以赴、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解决移民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消除工作阻力,夯实群众工作基础,融洽关系。要特别解决好遗留问题,要“疏堵”结合解决好新问题,要创新开展工作,解决好移民顾虑问题,把电站建设和移民工作与群众工作全覆盖结合起来,以民风建设为抓手,“两手抓、两并重”,狠抓水电开发环境治理,增强服务意识,为水电开发企业清除障碍、打开通道。下一步我们要积极探索在移民安置点建设和移民安置中,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与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整合资源,全面提升移民安置点产业配套和升级,确保移民群众“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快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开发查看更多>水力发电查看更多>甘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