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农电人物正文

尉氏县供电局 用服务诠释忠诚与责任----记尉氏县供电局城市第三供电所所长杨卫礼

2013-06-14 23:34来源:河南省尉氏县供电局作者:郭蕾关键词:开封供电公司供电局杨卫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尉氏县供电局,有一个供电所所长,他个子不高,圆圆而略显黝黑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93年从部队转业走上电力岗位,20年来,他总把工作摆在首位,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管有多苦、压力有多大他总是毫无怨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用户和供电局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尉氏县供电局城市第三供电所所长杨卫礼

用管理传递正能量

2006年,尉氏县供电局成立城市第三供电所,一直在机关工作的他,调整到供电所担任所长。城市第三供电所分管我县产业集聚区和县城周边部分村的电力供应服务,杨卫礼上任后,就深入台区掌握设备运行情况,走访居民用户和产业集聚区了解用户的需求,并制订出一套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和考核制度。他首先从抓安全为切入点,清树障、查窃电,线损指标很快赶上先进供电所水平。

城市第三供电所供电辖区域内聚集各类企业100多家,是尉氏县的三大工业园区之一,年供电量占尉氏县整个农电电量的近1/6,作为一所之长的他,深深明白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六年来,他带领大伙,始终把为该供电区域内群众和企业搞好优质服务作为重中之重,千方百计抓好日常报修,竭尽全力当好电力服务“先锋”。

河南福甬针织服装工业城项目是我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2007年入驻伊始,因35千伏线路横跨选址地域,企方提出近乎苛刻的条件,不挪就不入驻。得知这一消息后,杨卫礼二话没说,就在全所召开动员会,立下军令状。随后,理思路,拿方案,去协调,大会战,硬生生地开辟出了一条线路通道,比企业要求时间整整提前了5天。该企业老板张益帆看到这一场景,当场握着累得满眼通红的杨卫礼的手说:“你们工作够给力,在尉氏投资,我投定了。”目前,该企业已成为尉氏纺织服装产业的领头者,还先后介绍了数家关联企业入驻。

“用心服务”是他的“品牌”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这句话一直是杨卫礼的座右铭。去年春天,尉氏大旱,许多庄稼面临着枯黄的考验。有一天,杨卫礼和所里的胡武卫等3人到辖区大槐树村检查抗旱浇地电力线路,当他们来到五保老人马红勋老汉家的麦田旁,只见老人正在工工整整地栽竹竿,杨卫礼觉得奇怪,来到老人面前问:“大爷,您这是做什么?”“俺在架线浇地。”老人的话,将杨卫礼吓了一跳,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只见一排一米高的竹竿,挑起一段无皮的破旧铝线从老人家的房子里曲曲弯弯向麦田延伸。“这怎么行,多危险呐。”“俺浇地一没有电、二没有钱,只有自己想办法。”杨卫礼听到这里,心里酸酸的,俯下身子问道:“老大爷,没电咋不去所里找我们哪,我们知道了好想办法帮您解决,哪能让您自己扯线呢!电线这么低,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可咋办哪。”听到这里,老汉站起来惊奇地问:“孩子,你们能帮俺解决这电的事?”这时,一旁的胡武卫上前一步说:“大爷您放心吧,我们所长心慈,心眼好,不但能帮助您解决电的问题,还能帮您浇地呢。”

杨卫礼看着和父母年龄差不多的老人还这样操劳,心情十分沉重,他立即叫胡武卫丈量一下老大爷所需的浇地线路和设备, “黑皮线130米,20安培电能一块,再加上瓷瓶、软线、开关,最低算得800元。”听到这里,杨卫礼当即从腰包里掏出钱,吩咐一同来的电工去买电表、电线等电气材料,之后三个人拿着工具帮老汉施肥、浇地。傍晚,老汉看着自己两亩绿油油的麦田,百感交集,颤抖的双手紧紧地握住杨所长的手,老泪横流,深有感慨地说了一句话:“实实在在为俺老百姓办事的只有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啊”。杨卫礼拉住马红勋嘱咐说:“大爷,下次浇地,记住还找我们那。”

这事儿经马红勋一说,一传俩俩传卅,杨卫礼的名声便传开了。在供电区里的客户一有啥困难都找杨卫礼,杨卫礼凭着对用户的爱,用真情帮助急需帮助的用户,这么年来帮助穷困客户交电费有1000多元,帮助客户买点料2000多元,客户不管有事没事都要所里来坐坐,找杨所长唠唠嗑。

2011年三十晚11时许,在万家团聚欢度新春佳节之际,杨卫礼巡线至三所辖区丰华小区变压器时发现不时迸出火花。“是灵壳螺丝松动!”杨卫礼凭着职业经验迎着寒风敏捷地爬上线杆时,发现因当晚负荷过大螺丝帽已经变形。不及时消缺,可能导致小区断电的后果。时间就是形象!他未多考虑,返回所里取回更换材料,再次爬上线杆更换螺丝。待他拖着近乎僵硬的身躯下来时,听到身边传来贺岁鞭炮的轰鸣声,眼角充满了幸福而满足的泪花。

凭服务提升形象

翻开杨卫礼的一页页工作日志,我们不难看出他每天跋涉的行程。多少次他头顶烈日,挥汗如雨,奔走在田间地头;多少次他顶风冒雪,趟着泥水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来,行进在抢修路上,多少次他披星戴月,满身伤痛,巡视着条条线路。我们完全可以想象,繁重的工作是怎样一笔笔地修改着他的容颜,那一双布满老茧的粗糙大手,在无言地昭示着他的艰辛付出。

付出总有回报,汗水终有收获,身先士卒的所长带出了作风过硬的队伍,在他的供电所,职工们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当遇到重大节日,特殊天气或是负荷高峰,职工们都主动地来到所里,整装待发,一有紧急情况,他们就迅速行动。正因如此,连续几年来,他们出色完成了供电保电和电网建设任务,受到县政府和百姓的一致好评。

今年2月10日凌晨,一场强大的龙卷风突袭贾鲁河,造成一条10千伏线路倒杆断线,从早晨五点到下午五点,整整十二个小时,杨卫礼和他的队员们马不停蹄,终于完成了大部分抢修任务,只有最后一基杆塔的金具更换工作没有完成,可是,这基电杆处于贾鲁河一片冰河之中,要想完成这项工作谈何容易。此时太阳已经开始西沉,附近的养殖户已聚集到附近,在焦灼的等待。这时杨卫礼命令安全人员:“去,抢修车上有条水裤,给我拿来!”当安全员拿来水裤后,好几个冲过来:“所长,你的腿有关节炎,你不能下去!”“所长让我下去吧”,杨卫礼一声大喝:“别争了,都听我的!”说完一把夺过水裤,穿上后,扛着工具,纵身跳进齐腰身的冰河之中。岸上的每一个人都屏住了呼吸。来到电杆下,脱下水裤,上杆,换横担,绑线,下杆,每一个动作都从容不迫,当他回到岸上时,他的嘴唇已经冻得青紫,牙齿在咯咯直响,腰部已经被冰水浸透,原来,坚硬的冰凌割破了水裤,一个养殖用户赶紧脱下棉衣来围他,一时间,大家眼里都含着热泪,每个人都有好多话要说,可谁都没有说出一句话,生怕话一出口,眼泪就要掉下来。事后,杨卫礼受雨淋风寒感冒高烧不退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每当大家谈起这件事时,杨卫礼都会轻描淡写的说一句:“没啥,谁让咱是所长。”

今年正月初十,杨卫礼给局领导头一回请假,他80高龄的母亲双目失明,他从没有时间尽孝心,春节期间,他遭到亲戚们的数落。母亲为了不影响他的工作,从来不在他家居住,看到母亲摸摸索索从床头拿着一个苹果塞进他的怀中,这位七尺男儿拿着苹果躲在墙角,鼻子一酸留下眼泪:“不是儿子不孝,是工作太忙我脱不开身,自古忠孝难两全呵!”

“我的工作很平凡,真的不值一提,我只是立足岗位尽力把每一项工作干好。”这是杨卫礼的最朴实话语。是的,杨卫礼是一位平凡的供电所所长,但伟大正寓于平凡之中。 “润物细无声”的细雨看似平凡,可它奉献的是一片热情,一片不求回报的热情;“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看似平凡,可它奉献的是一种力量,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真情看似平凡,可它奉献的是一颗真心,一颗晶莹纯洁的真心。杨卫礼不正是这样吗?为了万家灯火明,他每一次勤勤恳恳对工作的专注,每一次为用户服务的细致,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早出晚归,兢兢业业地履行着一名平凡所长的职责,坚实的足音诠释国家电网人的对事业的无比忠诚与热爱,他时时刻刻都在用真诚诠释着供电企业的责任和奉献!

作者: 郭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开封供电公司查看更多>供电局查看更多>杨卫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