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核电同行评估五年路

2013-06-28 14:33来源:中国核能关键词:核电安全核电工程核电机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核电厂运行单位以保证运行安全、提高运行业绩为其目标;核电厂建设期间,以提高建设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为目的。委员会《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了同行评估就是要在建设阶段和运行过程中找出管理强项和待改进领域,以实现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目标。基于此,委员会在设计评估内容时便注重于对核电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切实改进和提升。在《管理办法》列出的核电厂运行评估范围中,涉及了组织和管理、运行、维修等10项具体内容;对于核电厂的建设评估,则从项目整体管理、采购与合同、设计、设备监造等16个方面来进行。

“我们始终把满足行业需求、注重工作实效放在第一位。”龙茂雄对委员会工作的出发点作出解释。2008年至2012年,秦山、大亚湾、田湾——几个核电基地都留下了评估队的足迹,8次运行电厂同行评估及回访为各电厂提高运行管理水平、提升电厂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提供了重要参考。随着大量新项目的开工,如何保证核电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成为行业共同关注的问题。委员会在开展运行电厂同行评估的基础上,推出了核电工程建设项目同行评估,开创了世界核电史上对核电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进行同行评估的先河。自2009年以来,华能山东石岛湾项目、中核秦山二期扩建项目、中核田湾核电扩建项目、中电投海阳项目、中广核阳江项目先后接受了建设评估,时至今日,建设同行评估越来越受到国内核电建设项目的亲睐,也深受国际同行的重视,成了委员会一项重要业务。

与同行评估并驾齐驱的委员会另一核心业务——经验交流,与同行评估一同被业界所认可。它们两者都要求同行之间的坦诚互助。这是由核电行业“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特性所决定的。共同的命运要求业界同行必须持有无比坦诚、开放的态度,以追求卓越的标准,对工作“吹毛求疵”,并交流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5年来,委员会深化和拓展评估领域,设立软课题研究,成立行业专题工作组,强化中国核电信息网运营,编制经验反馈报告、事件报告、生产与建设季报和年报……一系列创新性的工作都本着坦诚开放的态度,围绕着满足行业需求、提高运行与建设水平而展开。

“委员会已经成为我国核电业界开展行业自律和经验交流的重要平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核动力运行研究所副所长李苏甲在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说。5年来,委员会成员单位已由原来的22家发展到42家,在业界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5年后,我国核电在全球核电中占比将超过十分之一,位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位置的提升意味着我国核电运行管理水平与业绩状况更加受到世人关注,意味着我们可以在全球核电相应组织中赢得更大的话语权。问题在于我们能否把握得住?如何使我国核电科技创新能力、核电建设和运行管理能力与核电大国的地位相适应?”面对新的形势和行业发展特点,对于新一届委员会的工作,张华祝已经有所考虑。要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个答案,委员会的工作必将继续坚持坦诚开放的工作态度,以注重实效为出发点,适应发展形势,满足行业需求。

评估也需不断改进

2012年3月5日至3月23日,大亚湾核电基地里活跃着一批特殊的身影,他们是来自12个国家的45名核电专家。这是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巴黎中心与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核电厂同行评估及经验交流委员会共同组建的联合评估队,正在对大亚湾核电基地6台运行机组进行联合同行评估。这是日本福岛事故后WANO和我国核电界第一次针对亚洲核电厂开展的同行评估,也是大亚湾核电基地从建立以来接受的最大规模的同行评估。

在这次评估中,有11名中方评估员。“从总体上看,这次联合评估还是以WANO为主导,中方是全面参与,合作双方的地位是不平衡的,反映我们委员会评估能力还不够强,没有得到WANO等国际组织的充分信任。”张华祝说。

WANO的核电评估由来已久,具有丰富的经验。我国核电厂同行评估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和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与成熟的WANO同行评估相比,还存在着评估标准、方法和技巧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的空间。“现在评估员专业素养非常高,但对评估的方法、技巧还要继续加强。”这是参与过评估工作的核电人士对我国评估工作的一个认识。

借鉴经验,与国际先进对标,是委员会工作的一个方向。在探索同行评估工作的过程中,委员会在借鉴WANO评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不断作出改进。例如,适当压缩了评估时间;更加注重根据电厂需求来选择评估领域;更加注重根据工作经验和实绩挑选评估队员;更加注重评估过程中的沟通与交流。

这些积极的做法使评估活动的水平与实效不断提高。刚刚接受完建设同行评估的中核集团海南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美景对委员会的发展谈了切身的感受:“委员会的体系建设现已基本完成了,而且现在这套体系方法与国际能够接轨。我们的在建项目评估和专项评估做得非常好,有些规范比国际上一些标准还全面,还适用。一些专项研究成果也非常切合运行电厂的实际。”

在完成大亚湾联合评估后,评估队对WANO的评估实践与国内的做法做了全面的对比分析,提出了16条分析与建议。在评估总结时,中方评估队队长张涛的感受是:“通过联合评估,我们能够逐步与国际对标,找出差距,持续改进,进一步提高我国同行评估水平。”联合评估使我国核电厂同行评估从借鉴WANO评估模式、自主评估,逐渐走向与国际接轨。

谈及新一届委员会的工作,张华祝感慨地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建立委员会这一平台,不容易;利用好这一平台,充分发挥作用,更不容易。希望大家把委员会当作自身事业的一部分,共同把它维护好,发展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安全查看更多>核电工程查看更多>核电机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