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天然气调价暗藏玄机 未来或连续上涨

2013-07-01 16:42来源:财经关键词:天然气价格天然气价改天然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有专家指出,由于国家发改委未明确是否以上海市场作为计价基准点,无法精确计算增量气此次的调价幅度。但可以假设今年的计价基础与2011年的试点价格基础持平。2011年广东试点核算出2.74元的门站价格,扣除管输费因素和此次调价的系数比试点时少5%的因素,折算出的结果还是大大高于此次调价之前的1.69元的全国均价。“这还只是估算。发改委很多信息没有披露,如果能够多告诉公众一些信息,可以得出更精确的结果。”上述专家称。

由于“市场净回值”法计算的天然气涨幅较大。为了平稳过渡,国家发改委设置了“存量气”和“增量气”概念。存量气是2012年实际使用的天然气数量,这部分继续实施成本加成法定价;增量气是新增加的天然气数量,这部分使用“市场净回值”法定价。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此次价格调整,涉及的存量气数量为1120亿立方米,增量气数量预计为110亿立方米。存量气与增量气的比重分别为91%和9%。这意味着增量气权重很低,即便涨幅惊人,在平均涨幅中仍然显不出来。

发改委在调价《通知》中明确:“存量气价格分步调整,力争“十二五”末调整到位”。这意味着占总量90%以上的存量天然气价格,未来两年将分布持续上涨,直至“调整到位”,达到“市场净回值”法的水平。

“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对石油石化企业和各燃气分销企业有利,但是对于中国的经济竞争力是不利的。”新能源产业投资人、原新奥公司副总经理林世平告诉记者,“对于燃气应用企业,会直接推高成本;对于我们发展分布式清洁能源也非常不利。”

而国家发改委的负责人则认为天然气价格上涨,“有利于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林伯强认为,一年半的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只是“花架子”,没有起到实际作用。“在市场化定价的地方进行市场化定价的试点,得不到典型的结论。比如你并不知道老百姓的承受能力,接受度是怎样的,但是这个信息是至关重要的。比如你认为广东可以,就推行全国,其他原来用气很便宜的用户的可能无法接受。”

体制瓶颈

国家推进天然气价改的终极目标,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政府只对中下游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管输价格进行监管。但在实践中,遇到体制改革与价格改革“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冲突。

“目前的方案不是真改革,我们很清楚,还是成本定价。我们讨论了好多遍,怎么改都没有万全之策。”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告诉记者,然而不调价今年年底将出现全国性“气荒”。“今年以来各地的天然气需求量有明显的上升,他们判断肯定要涨价,“老气”(存量气)涨得慢,因此一些城市煤改气就全力推进,企业的项目也在冲刺。再不调价hold不住了。”

另一方面,中石油集团等垄断巨头,也在极力释放气荒信号。中石油从西边中亚国家进气约3元,但售价约2元一方,国内开采的天然气是几毛一方。“有时候跟中石油座谈,他们认为越进口越亏,如果不调价那就要少进口。其实国产的天然气利润空间很大,都用来暗补了,补了多少,是笔糊涂账。”一位接近调价方案的专家告诉记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价格查看更多>天然气价改查看更多>天然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