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80岁高龄的张光斗在三峡工程现场。
张光斗正在展示江泽民同志赠给他的新年贺卡。
“如果国都亡了,我念书还有什么用?”
与众多老科学家的爱国情感一样,张先生的爱国热忱和行为,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早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初期,张先生在美国刚刚获得工程力学硕士学位,并已得到在哈佛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奖学金。但“七·七事变”的战火使得他再也无法在美国宁静地读书,正如张先生自己所说的“如果国都亡了,我念书还有什么用?”正是在这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驱使下,他毅然决定放弃优越的继续深造的机会,回国参加抗日救国工作。
1937年11月张先生回到国内,并立即投身到祖国的水电建设事业当中,不顾生活的艰苦,带着新婚的妻子把家从舒适繁华的大上海搬到了偏远的四川穷山沟,先后在龙溪河、瀼渡河上修建了一批小型水电站,为长寿和万县的军工生产提供了电力,支援了抗日战争。实现了自己“实业抗日救国”的愿望。
1947年底,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当时美国联邦能源委员会来华工作的柯登总工程师即将回国,由于他在南京长期和张光斗先生一起共事,对先生的工作能力和为人性格十分欣赏,临行前,他多次劝张先生举家一起与他赴美,并答应代办签证、代付路费并安排在美的工作,若张先生同意还可以和他一起合办工程顾问公司。但这一切都被先生婉言谢绝了。张先生表示:“我是中国人,是中国的老百姓养育和培养了我,我不能离开我的祖国,我有责任为祖国的建设效力,为养育我的老百姓服务。”六十余载的奋斗历程,证实了先生确实是一直在忠诚地履行着自己所承诺的这项神圣的职责。
张光斗先生关注祖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把全部心血都无私地奉献给了这项造福人民的事业,即使是在极端艰难的逆境当中,他的这种奉献精神也丝毫没有改变。常言道“危难之中见真情”,在顺境中做些好事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难就难在逆境中,还能坚定不移地为人民做贡献,这就反映出了一个人的思想境界。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密云水库,白河主坝保护层发生滑坡,为了抢险加固,工地指挥部的领导急召在外地的张光斗回京。先生不顾年迈体弱星夜兼程,及时赶到密云水库工地。但当时还是“四人帮”猖獗的时代,张先生仍处于受审查、受批判的逆境中,虽然先生是满腔热情、风尘仆仆艰难地从外地赶到水库工地,但清华军宣队负责人迎面送给他的却是冷冰冰的当头一棒,明确地向他宣布:这次加固工程的设计你要负责,但你不准在设计图纸上签字。即使蒙受了如此不公正的待遇,先生仍然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程加固工作中去。他每天奔波在大坝工地,爬上爬下检查施工质量,对设计图纸一张一张地仔细审查,提出意见后交给“负责人”签字。张先生后来向他的助手追忆这段经历时说:“我当时想,我是为人民工作的,不是为哪一个军宣队负责人工作的,让我签字也好,不让我签字也好,反正我要认真干事情,要对老百姓负责。”这是多么质朴的情感和语言呀!类似的感人事例还有很多。1980年夏季,张先生唯一的、年仅38岁的儿子在京不幸病逝,时值先生正在葛洲坝工地审查设计,当时主持审查会议的陈赓仪副部长怕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对先生的打击太大,在回京的路途中出问题,不得不对他谎称是学校要他立即回京参加重要会议。到家后,先生才得知儿子已经过世,听到此噩耗后,他两眼直瞪瞪一言不发地呆坐在那里,可以想象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对一位年近70岁的老人来说是何等的悲伤。即使是在这样极端悲痛的日子里,为了对工程设计负责,在儿子追悼会结束后,先生还是花了近两天的时间写出了一份上万言的“葛洲坝工程设计审查意见书”,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刘达同志见此“意见书”后深为感动,当即自己动手写信给余秋里副总理和钱正英部长、刘澜波部长,向他们推荐这份意见书,并盛赞张先生的这种对事业负责的精神。这份饱含丧子之痛写成的意见书,字字浸透着先生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对事业无私奉献的滴滴心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1月8日,由正泰新能主办的“新能新势·光耀未来”电站设计与组件选型研讨会在杭州召开。该系列研讨会已在北京、西安举办两场,旨在探讨多场景应用下,如何通过高质量电站设计、组件选型等举措提升电站可靠性。本次研讨会邀请国内大客户、供应商、认证机构及科研院校、电网公司、发电集团、业主单位等
工程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发动机,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11月8日,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揭晓仪式在京举行。核工业老领导、我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士禄荣获中国工程届最高奖项——“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成为继朱光亚、钱正英、徐匡迪、钟南山、潘家铮、
回望改革开放40年壮阔的历程,一个个中国奇迹随之产生,中国水电事业的飞跃发展无疑是其中之一。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具有影响力的水电工程,无须多言,雅砻江二滩的名字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人们的头脑中。2018年,正好是二滩工程首台机组发电20周年。特以此文以记之,追忆那些年代的人与事。感受二滩分量二滩
从云南昆明向北行进300公里,在四川、云南两省交界的金沙江畔,一万余名工人正紧张作业。近日,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建设投资1700亿元的白鹤滩水电站正式开工。这是继金沙江河段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建成投产、乌东德水电站开工建设以来又一重大工程。中国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卢纯说。白鹤滩水电
三门峡水库资料图1955年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召开。会上,人大报告将三门峡水库的修建上升到了政治高度,提出黄河清,圣人出。圣人出而天下治。这样一来,即使原先对工程持反对意见的人也只有噤若寒蝉了。决议的结果是全体人大代表一致举手通过修建三门峡工程。消息传出,举世瞩目,周恩来感慨道
如果说树木的年轮显示了树龄,那么张光斗的人生无疑是以一座座水坝为时间节点的。从黄河的龙羊峡、拉西瓦,到长江的葛洲坝到三峡、从雅砻江的二滩到红水河的龙滩,祖国大地从南到北各大水电站都留下了张光斗的足迹,:当代李冰,名副其实。张光斗,我国著名的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工程教育学家、中国科学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经常出现在古代文人的作品里,其中不乏名句。随着摄影术进入中国,三峡也成为中外摄影人探险拍照之地。三峡大坝建成以后,有一些照片记录的地点如今已永沉江底。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
2014年6月11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揭晓,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为获奖专家颁奖,中国电建所属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昆明院”)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张宗亮喜获大奖,成为我国水利水电行业第六位获此殊荣的专家,也是中国电建集团第二位获奖的专家。光华工程科技奖被誉为中国工程科技界最高奖项,由中国工程院组织评选。在张宗亮之前,水利水电行业前五位获此大奖的专家分别是:张光斗、潘家铮、钱正英、谭靖夷和陈厚群,每一个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其中,张光斗院士、潘家铮院士荣获的是光华工程
1953年3月24日,施工中的浙江黄坛口水电站工地,罕见地驶来一辆乳白色轿车。车门一开,三名白皮肤、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人走了下来。工人们见了十分好奇,交头接耳起来。这仨“洋人”是谁?从哪来的?到工地干什么?话还得从头说起。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进入国民经济恢复期,浙江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制定三年建设计划,建设黄坛口水力发电工程项目在列。经华东工业部部长汪道涵批准,1951年10月1日,黄坛口水电站正式开工兴建。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开工最早的中型水电站,被誉为新中国水电建设的摇篮之一。经过一年半的施工,银灰色的混凝土大坝已横贯乌溪
2013年6月21日,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科研和教育工作,为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卓越贡献的水电界泰斗、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张光斗先生,走完了他101岁的坎坷而光辉的一生,在北京与世长辞。噩耗传来,我顿感悲痛万分。回想与张先生在一起的情景,尤其是在三峡工程的点点滴滴,无尽的思绪禁不住涌上心头。作者与张光斗先生在三峡那是1997年春季,正值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前夕,我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从如火如荼的三峡工程工地考上清华大学水电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能够有幸沐浴张光斗先生的阳光雨露并有机会聆听他老人家的殷殷教诲,我感到无比荣幸
近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禁止在黄河茨哈峡水电站工程建设占地和淹没区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告,详情如下: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黄河茨哈峡水电站工程建设占地和淹没区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告青政〔2025〕15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确保黄河茨哈峡水电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原文如下;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可再生能源装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可再生能源
近日,由中国电建设计承建的尼泊尔三金考拉水电站实现投产发电,该工程采用引水式开发,项目的投产运行将有效缓解当地电力供应矛盾,助力尼泊尔电力系统稳定和能源安全。三金考拉水电站工程位于尼泊尔巴格马蒂区西北部,由中国电建所属水电十一局EPC总承包建设,成都院设计。工程是径流式电站,总装机
4月10日,中国电建海投公司塞尔维亚维特罗300MW风电项目EPC总承包工程中标结果公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牵头人)、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中标。项目概况:项目建设地点:塞尔维亚潘切沃市项目建设规模:项目总装机300MW,安装48台6.25MW机组。项目工
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尼泊尔三金考拉水电站9日举行正式运营仪式。项目运营有助于缓解当地电力供应紧张局面。项目竣工暨正式运营仪式当天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举行。尼泊尔电力局总经理希滕德拉·德夫·沙基亚致辞时说,三金考拉水电站并网投入运营对尼泊尔非常重要,有助于缩短工业区
抽水蓄能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规模新能源发电调峰、电力保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水电建设和运行情况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全国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容量达5869万千瓦,居全球首位。在河北省,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含规划、在建及已投产)达2997万千瓦,核准在建规模及并
3月26日,河南巩义后寺河抽水蓄能电站启动全面建设。作为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该抽蓄电站启动全面开工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河南巩义后寺河抽水蓄能电站是三峡集团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发布新疆电力开都河公司哈尔嘎廷郭勒水电站三大专题及可研报告审查技术服务公开招标项目(第3次)中标候选人公示。项目名称:新疆电力开都河公司哈尔嘎廷郭勒水电站三大专题及可研报告审查技术服务公开招标招标编号及包号:CEZB240411320001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当地时间3月15日,秘鲁圣加旺III水电站项目圆满完成充蓄水试验,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施工基本结束,为机组试运行创造了良好条件。据悉,当地时间3月1日上午9时,圣加旺III水电站项目开始充蓄水试验,共历时14天。目前,项目引水隧洞全洞段已完成充水,调节库水位已达设计目标蓄水位1409米。圣加旺III水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牙根一级水电站联合体顺利完成导流洞中下层开挖作业,实现全线贯通并顺利转序底板找平混凝土浇筑作业,这标志着该工程正式进入混凝土施工阶段。据悉,牙根一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境内的雅砻江干流上,电站计划安装3台10万千瓦轴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30万千瓦,
“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抽蓄产业又好又快大规模高质量发展,优化布局、科学选址、提升质效至关重要。发展抽水蓄能(以下简称“抽蓄”)是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举措。“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抽蓄产业又好又快大规模
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EPC水电站首台定子吊装就位3月22日,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EPC水电站项目——杨房沟水电站首台(1号)机定子顺利吊装就位。该项目共4台单机37.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150万千瓦。详情点击夏特水电站实现全面复工复产3月23日,夏特水电站正式恢复建设状态。夏特水电站位于克孜勒苏
葛洲坝集团总经理等领导班子成员调整!1月13日,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了集团股份公司人事任免聘任宋领为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调整后领导班子为:陈晓华、宋领、彭立权、黄浩、邓银启、龚祖春、王一淮、冯兴龙、吴平安、徐志国。详情点击三峡集团与上海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
2019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9月4日,由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2019中国清洁能源成就报告发布会暨辉煌70年清洁能源创新发展盛典”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相关阅读:中国海装获2019年清洁能源领域“两大殊荣”联合动力荣获辉煌70年清洁能源创新发展成就“最具卓越贡献企业奖”
引言:我国必须要大力发展清洁、低碳、绿色的可再生能源,这里面水电是首选。以下内容根据2017中国能源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研讨会上的嘉宾发言整理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楚汉:我想谈四个字:祝贺,展望。首先要祝贺晏志勇同志荣获2017中国能源年度人物大奖。我和晏志勇同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为了从长远入手,根本性地分析深圳水问题,寻求彻底解决问题的治水战略,今年我市经公开招标,确定由清华大学作为牵头单位的院士团队编制《深圳水战略2035》。近日,正在紧张编制的《深圳水战略2035》又有重要进展:《基于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的城
如果说树木的年轮显示了树龄,那么张光斗的人生无疑是以一座座水坝为时间节点的。从黄河的龙羊峡、拉西瓦,到长江的葛洲坝到三峡、从雅砻江的二滩到红水河的龙滩,祖国大地从南到北各大水电站都留下了张光斗的足迹,:当代李冰,名副其实。张光斗,我国著名的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工程教育学家、中国科学
情注水电的人生追忆我国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潘家铮院士他是中国水电事业的当事人。以开发水电、实现西电东送为平生夙愿,主持了中国几十座大坝的设计与建设。他是三峡工程论证和建设的当事人。工程建设的每一个节点,面对各种疑虑,他坦诚相见,力排众议。他是自己人生的当事人。80多年的人生旅途,他
“乌江梯级开发走出了一条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挤出资本金加快流域梯级滚动开发,由一个公司同时建设多个大型水电站,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为我国流域水电开发树立了榜样。”在16日开幕的中国大坝协会2014学术年会专题报告会上,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志强与现场千余名中外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分享了乌江梯级开发经验。乌江是南方能源大省贵州的第一大河和长江上游右岸最大支流,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被称为“水电富矿”。张志强说,“加快乌江水电开发,对于加强贵州能源安全建设和优化
溪洛渡水电站泄洪洞首次开启泄洪9月14日,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首次开启泄洪洞泄洪。从上午9时30分至下午15时,依次开启了3条泄洪洞泄洪进行观察运行。更多详情中国水电:不一样的国际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开拓新的市场,但国际市场风云变幻,布满荆棘。此前爆出多个进军海外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巨亏惨败的消息,诸如中铁建的沙特轻轨项目、中海外的波兰公路项目,央企经历一次次海外之殇。意外的是,海外工程建设项目完成最多的中国水电却鲜有上述失败的传闻,无论是同样在折戟中国企业的利比亚、波兰、沙特,还是在中国传统优势市场的非洲和东南亚。更多详情回顾向家坝一期工程建设与大江
“我从小就在农村长大,不喜欢看高楼大厦,就喜欢看山看水。”谈起为何投身水利水电事业,92岁高龄的谭靖夷院士的回答几乎是脱口而出。谭靖夷,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家、中国第七届光华工程奖获得者。这位从业60余年的水电工程专家,足迹踏遍了祖国的江河湖川。他亲自参与建设和技术咨询的水电大坝有80余座,被誉为“从江河里走来的院士”。闽粤湘黔留杰作“靖夷”一词,取自《诗经 大雅》:“实靖夷我邦”。当年取这个名字,是谭靖夷父亲希望他将来能为多灾多难的祖国效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