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评论正文

大数据“先行者”带来的启示

2013-07-15 14:06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关键词:大数据信息化节能减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3年6月12日,Facebook向外界公开了其位于瑞典北部城镇吕勒奥的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是Facebook在美国本土之外建立的第一座数据中心,也是Facebook在欧洲最大的数据中心。吕勒奥位于波罗的海北岸,距离北极圈只有100公里之遥,当地的气候因素是Facebook选择在吕勒奥建立数据中心的重要原因之一。据Facebook介绍,自1961年以来,吕勒奥的气温高于30度的时间不超过24小时,在该地区建立数据中心将节省一大笔散热开支。

目前,从公开的报道来看,我国多个地区已经开始或计划兴建大型数据中心,希望在建设过程中提前考虑好能耗问题,避免重蹈西方国家一些大型数据中心的覆辙。可喜的是,我国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提前进行了规划。今年年初,在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重点推广绿色数据中心和绿色电源,明确要求新建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的PUE值必须在1.5以下,已建的数据中心通过整合、改造和升级,PUE值应降到2.0以下。

建章立法 填补法律空白

大数据从数据生成、信息收集到数据的发布、分析和应用,牵涉各个层面。目前,我国在数据的收集、使用上还存在一定的法律空白和欠缺,发达国家在大数据中心的建设上也面临同样问题,相关立法应包括以下内容。

推动数据公开。推动中国大数据发展,关键在于政府理念的转变。应推动数据公开,带动从政府到各行业公开数据,让数据这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其附加值。美国和英国都已经有了政府大数据网站,在数据公开方面先行一步。

加强隐私保护。日本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NTT DoCoMo2010年以前就开始着手大数据运用的规划。NTT DoCoMo不但着重搜集用户本身的年龄、性别、住址等信息,而且制作精细化的表格,要求用户办理业务填写更详细信息。尽管信息完整度高,但因为日本社会十分注重个人隐私,NTT DoCoMo多年来在大数据运营上仍停留在规划阶段,对如何越过隐私问题进行商用还是比较头疼。NTT DoCoMo曾为未来的大数据商业化制定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建立资料库,其次是建立活用机制,最后是实现活用,而当前还处于第一阶段。步子最为激进的则数美国运营商Verizon,Verizon已开始通过一项名为Precision Market Insights的服务,将手中的用户数据直接向第三方出售。

因此,对我国来说,为保证大数据中心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应通过立法或立规,妥善处理政府、企业信息公开与公民隐私权利保护之间的矛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数据查看更多>信息化查看更多>节能减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