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报道正文

辽宁电力应用物联网技术精益管理电网

2013-07-16 14:24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辽宁电力电力物联网智能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时刻监测通信机房设备状况

沈阳现在温度很高、大雨频繁,机房的设备高负荷运转,要时刻检测温湿度和防漏,保持设备正常运转。有了电力物联网统一应用系统,就可以时刻监测机房温湿度和水漏状况。

7月9日,辽宁平均气温30摄氏度以上,电网进入迎峰度夏关键时期。

在认真查看了一遍通信机房内设备温湿度数据后,辽宁电力信息通信分公司信息运维中心专责刘为说:“一、二次设备温湿度全部显示正常,机房也没有出现雨水渗漏现象!”电力物联网示范项目上线后,他们告别了以往借助红外测温等仪器检查通信机房设备温湿度的人工巡检方式。

“如今,值班人员在国网辽宁电力通信机房任意一台内网客户端,都可以了解重要设备的温度、湿度和渗漏情况,基于三维的场强显示,还可以形象展示机房的温度场强,有效提高了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刘为说,“夏季是设备运行容易不稳定的重要时期。沈阳现在温度很高、大雨频繁,机房的设备高负荷运转,要时刻检测温湿度和防漏,保持设备正常运转。有了电力物联网统一应用系统,就可以时刻监测机房温湿度和水漏状况。”

在国网辽宁电力通信机房示范点建设中,通信机房的另一主要功能是监测能耗与环境状态。

刘为逐项解释道:“通信机房试点建设基于统一的电力物联网信息通信总体框架,遵循统一信息模型和通信规约,部署统一标准的各类感知装置,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环境数据。系统统一对感知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加工,为维护人员提供机房实时能耗水平并提供能耗优化建议,降低了故障发生概率与整体能耗。”

基于物联网的绿色通信机房建设,实现了所采集数据与IMS系统监测数据互通有无、相互融合,构建面向机房监测数据的统一应用服务,支撑IMS系统及其他机房管理系统的监测数据与决策分析。

“我们在国网辽宁电力物联网示范的两个应用场景中,都采用了多种智能无线传感器与综合监控装置,与骨干节点组成无线自组网络,全面感知电力设备运行工况信息,并通过标准的通道和协议,保障各项数据的安全可靠传输。”刘为说。

国网辽宁电力的两个典型物联网应用场景,有效利用物联网技术,基于统一的标准规范,实现关键技术验证与应用环境建设,并展示智能电网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成果,为项目成果推广创造了必要条件,并将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提供支撑。

【 建设背景 】

智能电网发展需要物联网技术的支撑

目前,物联网开发和应用处于起步阶段,美、欧、日、韩等国家和地区起步较早。我国物联网应用还处于发展初期,许多领域已开展了一系列物联网试点和示范项目,在电网、工业自动控制等领域取得了初步进展。

智能电网将实现信息流、电力流、业务流三流合一,其中信息的流动必须依托于透彻的信息感知、可靠的数据传输、健全的网络架构及海量信息的智能管理等技术。物联网所具备的全面感知与协同处理能力,可以全方位提高智能电网各环节的信息感知深度和广度,有助于提升电力系统分析、预警及灾害防范能力。

国家电网公司物联网示范应用建设,自去年起在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和国网宁夏电力公司试点,涵盖变电、配电、机房管理等方面。公司信息通信工作部以智能电网建设为契机,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电网,将产生巨大的社会与经济价值。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辽宁电力查看更多>电力物联网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