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工程人物正文

戈壁滩上等“风”的人

2013-07-30 09:07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风机低电压穿越风电并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350千瓦、1400千瓦……

5分钟、10分钟、半小时……

郑翔宇紧紧盯住数据采集系统上显示的即时数据,心里大喜。待检测风机连续半小时以上功率超过1350千瓦,这意味着,他等了两周的风机满负荷低电压穿越测试可以开始了!

在杨俊的监督下,郑翔宇开始有条不紊地操作。他点开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综合实验系统,启动测试,随即系统自动拉低电压,触动记录仪,试验开始!8时54分,第一项试验完成。

试验异常顺利,在接下来的2个多小时里,其他3项试验均成功完成。11时21分,完成所有试验,记录完数据,郑翔宇叹了口气。因为,这一天对于他来说,是个大日子,他盼这一天,盼了4个多月。

截至这一天,国投酒泉第一风电有限公司风机的三次低电压穿越能力检测全部完成。完成检测并不容易。“技术上完全没问题。瓜州风多,但完成满负荷风机试验需要的10~15米/秒的持续大风难等,每检测一台机组平均需要等一个多月。我们都不敢脱衣服睡觉,得时刻准备着,夜里风来了,穿上鞋就得往现场赶。”郑翔宇回忆从2011年起加入低电压穿越能力检测团队的这3年,感慨万千。

“风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很难预测它来的时间,所以你得等。”由于风的不稳定性,郑翔宇在这片茫茫的戈壁上,每完成一个风电场的检测,就得等数月。家在兰州的他,整个2012年有283天在戈壁滩上与风为伴。团队里,像他这样经年累月在甘肃各地风电场“等风的人”,一共有十几个。

“瓜州地区还剩下两个风电厂没有进行检测,今天下午我和杨俊要赶往下一个风电场。”走出“小蓝盒”,郑翔宇脸上满是欣喜,丝毫看不出坚守了多日的疲惫,“风电并网安全了,风电发展才能跟上去,我希望接下来的检测也能像今天一样一气呵成,早日为风电并网上完这道"保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机查看更多>低电压穿越查看更多>风电并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