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水电水力发电企业正文

改制重组让葛洲坝新工局站起来

2013-07-31 10:25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葛洲坝集团水利水电水电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强化履约 让生产转起来

改制之初,为保障企业重组与生产经营两不误,葛洲坝新工局提出“平稳过渡、安置职工、整合重组、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实现平稳过渡的同时,重塑良好市场形象。

确保在建项目履约是企业立足之基。葛洲坝新工局把“干好在建工程是硬任务、硬攻关”贯穿于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中,把“丰碑文化”转变为谋划发展的指导思想、促进发展的具体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从强化管理入手,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把项目经理、成本、外协队管理作为重点,加强对在建工程的管控,班子成员带领相关部门分赴各工程项目部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协调沟通,确保工程有序推进。

当时的127个在建项目,5亿元的合同储备,分布在全疆各地,最小的项目只有几百万元,最大的也不过亿元。葛洲坝新工局采取重点项目、大项目由公司总部直管,其它项目划转子分公司管理的方式,保证在建项目不因破产重组而停滞,在人动起来的同时让生产转起来。

葛洲坝新工局将“五个一”(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交一批朋友,拓一片市场,育一批人才)的经营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形成了千人干工程、万人跑市场的局面,真正实现了“破产不停产,破产不破生产力”。葛洲坝集团把独家承建首个整体获鲁班奖的水电项目——清江隔河岩水电站、承建拥有世界最高面板堆石坝的水电项目——水布垭水电站等大型水电工程所积累的人才、技术、管理、文化优势,注入葛洲坝新工局,使生产经营局面迅速得到改善,到2009年底,重组仅仅一年,合同储备就达到了117.6亿元,奠定了持续发展的基础。

转型升级 让企业活起来

改制后的葛洲坝新工局在稳住阵脚后,开始谋划转型升级之路。

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突出主业,剥离辅业,向能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向发展。葛洲坝新工局提出“重点出击,合纵联横,独立为主”的市场开发理念,突出水电等建筑工程承包主业,立足疆内外,辐射国内外。经过6年发展,市场领域和发展空间逐步拓宽,除水利水电项目外,目前业务涉及公路、市政、风电、输变电、矿山开采、房屋建筑和土地平整等领域,非电市场所占比例不断扩大,“大建安”格局加快形成。

实施转型升级,带来的是葛洲坝新工局的跨越式发展。2009年新签合同、产值分别是2008年的364%、210%,实现了扭亏为盈;至2012年,新签合同、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是2009年的446%、764%和1356%。葛洲坝新工局已成为葛洲坝集团成员企业中的产值、利润大户。

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变革、体制机制的转变,让葛洲坝新工局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广大职工做强做优企业的愿望日益强烈,市场意识、开拓精神日益建立,企业各项管理日益规范,葛洲坝新工局逐渐由过去区域仅限于新疆,单一的水电施工,发展成为走出新疆、走向全国、走向国际的水电和非水电齐头并进的新型企业。

2013年,葛洲坝新工局进一步加大产业升级力度,坚持国际业务优先发展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继承建中国企业在国外的最大水电项目——巴基斯坦尼鲁姆·杰勒姆水电站工程后,又签订了该国80.7亿元人民币的苏基-克纳里(Suki Kinari)水电站项目,这是中国能建2013年上半年在国内外市场拿下的合同金额最大的单项工程之一。凭借良好的信誉,葛洲坝新工局实现了在巴基斯坦的滚动发展。

置之死地而后生。改制重组让新工局重现生机活力,一个破产企业通过改造升级获得了重生,屹立于中国能建大家庭。“葛洲坝新工局将汇聚广大干部职工集而成团的合力、走向世界的信心,力争通过数年的努力,迈入葛洲坝集团乃至中国能建旗下企业第一梯队。” 邓银启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葛洲坝集团查看更多>水利水电查看更多>水电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