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张博庭:科学的水电开发有利于减轻地质灾害

2013-08-07 10:14来源:中国三峡工程报关键词:三峡工程水库水电开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水库大坝有利于防灾减灾

近年来,“生态”和“环保”成为人们谈论较多的热门词汇。针对部分舆论提出的水电站引发地质灾害的提法,张博庭并不赞同,他认为,水电站的建设不但不会增加地灾风险,相反,科学的水库大坝建设还可以通过消能,有效减轻地质灾害。

“一些媒体对水库和生态环境关系的说法存在过度炒作的嫌疑,认为三峡工程影响了河湖关系。实际上,河湖关系一直在动态调整。先前,长江干流不断淤积抬升,使得很多湖都封上了。现在的河湖关系变了,不是淤积,而是下切。有人认为清水下泄会影响库岸稳定性,但河水下切也能带走泥沙,降低地上悬河,增加河道行洪能力。无论是淤积还是冲刷,都有其有利和有弊的一面,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面。总的来说,地上悬河总不是好事,所以,三峡工程的利大于弊。

张博庭表示,很多人认为,水库的蓄水会增加地质灾害,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误解。滑坡、崩岸、泥石流等各种地灾的本质是水的能量不断深切造成的。而水电的本质则是利用河水的能量。水的能量被充分利用后,就没有能力再对库岸进行深切,从而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地质灾害趋势的形成。

“水电工程在建设前和建设中,会对地质情况进行处理,处理后很多灾害就释放掉了。水库蓄水后,水位波动,库岸有一个再造期。在这期间,原有的地质风险会不断释放出来。三峡蓄水后,新库岸有一个潜在的地质灾害释放的过程,因此会出现局部地质灾害。随着能量被释放,以后的很多灾害可能就因此避免了。”张博庭说“清华大学泥沙研究室曾经针对泥石流防治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试验,试验的结果是,如果注意消能,可以有效地减轻地质灾害。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水电开发对减少地质灾害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我们这方面宣传得不够。”

应着力破解水电核准难题

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认为,要实现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减排承诺,需要大力发展水电。但核准难一直是制约水电发展的现实问题。据悉,我国原定“十二五”期间核准水电1.6亿千瓦,如今“十二五”过去一半,实际开工的水电项目还不到规划进度的一半,核准量不到四分之一。

对此,张博庭认为,水电核准难的原因主要在体制和观念上,要破解水电核准难题,也应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在观念方面,主要体现在有关部门对‘保护生态’的认识上。生态与环境是不一样的。应该正确理解‘保护生态’的概念。我们要保护的是大生态,不能局限在小生态上,要从大环境方面考虑。有些时候保护小生态的结果往往是破坏了大生态和大环境。在体制方面,中国应该学习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开发方式,从更高层面来统一谋划水电规划和开发,避免水电开发企业在一条流域上的交叉竞争,从而从根本上避免中央企业与地方政府的矛盾和博弈。解决这两个问题,是破解水电核准难的关键。”张博庭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三峡工程查看更多>水库查看更多>水电开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