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市场正文

“风光互补”将光明送到草原深处

2013-08-07 14:23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风光互补风能太阳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为茫茫草原带来生机

7月,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最美的时节,刚下过雨的草原显得格外绿,天格外蓝,悠闲自在的牛羊低头啃食着嫩绿的鲜草。记者乘车沿边防公路在该市陈巴尔虎旗的草原中穿行,公路两边分散的蒙古包旁陆续有呼呼旋转的风机映入眼帘,有的蒙古包旁隐约有太阳能电池板熠熠生辉,这就是部分牧民目前使用的小型发电机。

“这是牧民的夏营地,每年5月到9月,是牧民放牧的时节,他们会将蒙古包扎在水草丰美的地方;到了冬天,牧民们会将牛羊圈养在避风的冬营地。”呼伦贝尔供电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冬营地基本都有大电网连接,可以保证用电需求,而夏营地因游牧等特点,难以将大电网延伸过去,牧民们只能安装一些小风机、光伏等满足基本的用电需求。”

在一家名为满都拉游牧人家的蒙古包前,记者进去后仅看到几个照明的灯泡。女主人介绍:“有了小风机后,晚上包里有了灯光,比油灯亮多了,一家人可以围起来说说话,草原上也不再是一片沉寂,但还用不了其他电器。”同时,由于小风机等设备缺乏后续维护,也影响到牧民的用电质量,甚至造成部分牧民从有电变成无电。

实现分散电源就地供电

为进一步探索解决偏远用户供电问题的新模式,蒙东电力建成了用“风能+光能+微电网”供电方式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的工程——“赫尔洪德分布式电源接入”试点工程。该工程主要包括1台30千瓦及1台20千瓦风力发电系统、110千瓦光伏发电系统、42千瓦/50千瓦时储能系统,以及微电网集中控制器、电能质量监测、微电网运行控制等系统。工程于去年7月投运,牧民们不再守着油灯度日,还用上了电视、洗衣机等电器。

据介绍,赫尔洪德的牧民原本都居住在沙化严重的哈日干土嘎查,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开始固沙禁牧,把牧民整体迁移到这里。呼伦贝尔供电公司农电工作部副主任郑元清介绍:“这里风力和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因此建设了风光储互补发电站,同时还有一条35千伏东赫线与主网连接,实现了电网供电、可再生能源的互补,保证了当地获得持续稳定的电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光互补查看更多>风能查看更多>太阳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