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自动化技术正文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DCS系统国产化三步走

2013-08-09 14:58来源:中国机经网关键词:超超临界机组DCS国电智深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8、控制组态通过基于XML的标准控制语言,实现组态、编译过程的分离

通过组态与编译功能的分离,控制组态既可以在集成组态环境中人机交互式地进行,也可以按照脚本,自动在后台批量自动完成。方便地实现工程间以及工程内的批量拷贝与修改。

9、兼容国际标准

通过基于XML的标准控制语言和专门定制的编译器,可以方便地兼容IEC1131的五种组态方式。

10、开发容错控制技术

通过系统检测和故障诊断等措施,预先发现设备隐患,采取系统冗余和容错控制技术等主动性保护措施,自动限制故障范围、改变控制策略与控制系统结构,使系统仍能继续工作,为提高大型火电机组的控制和保护水平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结语

近年来,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围绕超(超)临界机组的控制、保护策略和超大型分散控制系统的自主化研发开展了比较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这一领域还存在着不少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1、对超(超)临界机组的热力学特性、运行方式的深入研究:

由于超(超)临界机组采用的直流锅炉工质在汽水流程上一次性通过的特性,被控对象的各变量间耦合关系复杂,构成三输入三输出系统。由于蓄热量显著减小,蓄热能力仅为汽包炉的1/4-1/3,且机组蓄热能力与汽压呈反比关系,即汽压越高、蓄热能力越小,控制策略应克服蓄热能力小带来的不利影响而发挥其有利因素。同时,由于机组主要采用滑压运行方式,控制策略应如何适应大范围滑压运行的要求,什么样的协调控制系统方式(炉跟机协调还是机跟炉协调)更适合。

在实际运行中,往往还存在燃用煤种变化、大负荷变化过程中的磨煤机启停、磨煤机检修备用带来的倒磨等问题。控制系统如何进行补偿和修正。

2、加强超(超)临界机组控制特性的试验研究

由于国内超(超)临界机组机组投运的时间均较短,对机组的控制特性还缺乏更多的实际运行和动态特性数据,这已经成为制约控制系统设计和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必要尽快针对典型超(超)临界机组开展这方面的试验和分析研究。

3、进一步实现超(超)临界机组控制系统标准化设计

随着第一批超(超)机组的投运,国电智深公司已经熟悉和掌握了国内引进的不同类型超(超)临界机组和不同机炉匹配下的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策略,我们也看到,很多国外主机制造厂商提供的控制策略也各有其特点,但大部分都不是采用DCS实现的方案。如何针对国内实际情况和目前DCS的技术水平,有针对性开展标准化设计,以更好地满足电厂运行监控的需要,保障在机组基建调试工期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控制策略设计的完整性,更好地实现包括APS、FCB在内的更高一级的自动和保护功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超超临界机组查看更多>DCS查看更多>国电智深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