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市场正文

国产PM2.5环境监测仪器究竟差在哪?(图)

2013-08-16 15:07来源:《中国科学报》关键词:PM2.5自动监测系统监测设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进口的PM2.5监测设备,救活了美国一家‘默默无闻’的仪器制造企业。”一名环境健康专家曾向记者感慨。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室工程师张凤英向记者透露,环境监测总站目前正在对相关仪器设备进行计量检测,其中有不少国内产品,但测试结果尚未出来。

据环境监测总站消息,截至7月底,已有10种PM2.5自动监测系统完成大部分检测工作,预计将于明年初测试完成后推向市场,届时将打破国外检测技术的垄断局面。

尽管市场不断发出召唤,但短期内国产仪器厂商仍难以摆脱产品技术差距和品牌认知差距所带来的尴尬。

在一次行业展会上,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董丹向记者抱怨,用户对于国产仪器的稳定性等指标判断还停留在过去的认识上,很难改变。只要经费到位,大多用户倾向于采购国外产品。

“前几年还有七八百万元的政府采购单子,现在几乎没有了,都做零散的小单子。”董丹介绍,他们的产品很难进入好的实验室,因为科研机构对仪器设备的要求比较高;同时也很难进入质检等行业应用大户。这些单位拨的经费较多,一般也不会采购他们的产品。

“国产仪器的一些指标已经达到国外仪器的水平,我们就希望政府能给国产仪器多一些平台,再多一些支持。”董丹说。

海尔医疗科研仪器北京某代理商告诉记者,海尔生产的低温冰箱系列产品已经在部分国内单位和机构得到应用,虽然市场空间很大,但进一步拓展依然充满了阻力。

“国产仪器不仅仅是性价比高的问题,它的售后服务相对有保障。”该代理商强调,“出了问题,我们能马上送一台备用的过去。而国外品牌维修售后比较麻烦,并且服务价格很高。”

“中国的分析仪器行业良莠不齐,整体质量体系不完善,这种现状对整个行业的形象、品牌必然造成损害。”刘召贵认为,来自市场的质疑还需要企业通过市场来解决。

刘召贵今年参加了一个大气重金属检测仪器的竞标,发现用户更关注仪器指标能否满足,指标够了就OK,“已经不再刻意要求非国外仪器不用了”。

“今年已经开始悄悄变化了,只要有国产仪器参加,大家都愿意选择国产仪器。说实话,中国分析仪器的春天就要到来了。”刘召贵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PM2.5查看更多>自动监测系统查看更多>监测设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