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物联网市场正文

物联网的发展桎梏是成本过高

2013-08-28 09:58来源:国脉物联网 陆海天关键词:物联网芯片华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物联网行业这些年热度颇高,市场上也有大量产品面世。

物联网的三个困境

1、核心芯片和配套应用模块鲜有国产,进口成本居高不下,物联网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因为物联网体系需要建设一个“主控中心”(可以是台智能仪器),但是国产产品因为缺乏自主研发能力,不得不高价向国外引进这些设备。江苏企业公司创始人陈勇指出,他们和中科院几年前联合开发的国产“龙芯”CPU,在研究市场后,发现该款产品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前景最为广阔,更重要的是它的出现,直接将成本降低了80%。一些民用产品可以降低到1000多块钱,和现在数万一套的别的厂家的物联网设备相比,价格优势非常明显。

另外,有自己的芯片,可以根据自己芯片的运算能力,布置物联网的规模。而不用受制于外国技术的发展。

2、物联网现有的传感距离太近了,应用场景有限。以家居设备为例,目前国内外产品利用的技术是短程无线传输技术即WIFY,一般覆盖在20米左右,用户对设备的控制,严重被距离限制,因为超过一定的距离,要想实现控制,就必须要通过现有的数据传输渠道来做,但是数据每次转发就意味着大量数据的流失。因此,为了确保用户能够轻松远程控制自己家庭中的设备,该江苏企业利用和革新了现有的通信技术,目前可以确保在15公理以外,实现远程控制。

3、传统企业项目和产业利用物联网技术成本居高不下,推出的产品也没有竞争力。目前国内开发智能家居设备的企业非常多。但是一套这样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居设备动辄几十万。但是,江苏企业的设备很简单,它开发了一个类似客户端的小设备,这个设备大小如U盘大小,售价也及其低廉。厂商可以在不改变任何电器构造的情况下,将其内置,实现产品入网的目的。而用户也可以购买,即插即用。

商业策略与前景

“我们只是想做物联网的基础设施硬件开发商”该公司CEO陈勇对黑马记者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它们选择了自己的策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